夫妻月收入多少,生活才不會過的緊張?

不離不棄的青春

生活過的是否寬鬆不能看月收入,而是要看減去必須開支以後的結餘能有多少用於生活費。一個有房無車無負債月入8000的家庭,肯定比有房有車有貸款月入10000的家庭壓力小得多,而後者肯定比沒房沒車沒存款月入15000的家庭壓力又小得多。單看受水平,1.5萬的家庭幾乎8千的高出一倍,但是人家不動產增值速度比後者收入增速快得多,重點是人家不用再為房子和房貸發愁,後者多少年才能攢出買房首付款還不知道,就算1.5萬開支都用於生活,看似生活品質高了,可是精神上以及對未來的規劃不會緊張嗎?

另外就是要看生活在什麼城市,假設同樣是有房有貸有孩子的年輕家庭,在一線城市至少2.5萬才不會過得緊張,新一線和強二線1.5萬,普通二線和強三線1萬,普通三四線七八千。這裡說的只是過的不至於不緊張,而且不是以現在買房成本和還貸額度計算,否則收入還得上浮20%左右。

以統計部門的數據來看,大概數據是一線城市稅前人均月收入是8000多,新一線和二線6000多,三線5000多。這個數字減掉一千多的稅費和社保等費用再乘以2,基本就是人均家庭收入水平。


子夜的風

這個問題不取決於月收入的多少,而在於所得與慾望的平衡,當處於相對平衡,滿足的狀態,生活才不容易過於緊張。

比方說,我同學他們夫妻兩人月收入都是在6000,在市裡上班,住在鎮上,生活開銷不大。他們也在準備考公務員,有2個孩子,有公婆幫忙照顧。他們前幾年貸款買了車,目前車的貸款已經還清,週末可以驅車出去旅遊,平時開車上班也很方便。市裡房價上漲空間大,去年又貸款買了房,雖然經濟上有些壓力,但一家人在一起,夫妻目標一致。相對於北京上海月收入過萬,但房租日常開銷大,沒人幫忙照看孩子等上班簇來說,他們的生活是相對輕鬆的。

在我看來,生活會不會緊張,取決於多方面因素,收人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心理健康水平,拿我自己說,3年前我的收人水平比現在要高,目前我的工作不穩定,收入也是有時無,但我現在不像之前那麼焦慮了,和我這幾年學習的心理知識以及相關的體驗有關,心理相對健康,生活也不會過於緊張。

個人人生的經營,給自己投資,比如說看書,興趣愛好的培養,經營好個人人生,生活的滿意度會更高,生活會更加充實滿足。

家庭幸福程度,幸福的家庭環境,更容易帶給人力量,有一個溫暖的港灣,生活會更加舒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