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浪費不將就 談電腦DIY配件取捨

雖然大而全是最好的,但涉及到錢袋子的時候大家還是希望能夠少花錢多辦事。電腦DIY中哪些配件或特性是不必過多追求,哪些又是必不可少的,都需要根據自己情況而定。

不浪費不將就 談電腦DIY配件取捨

CPU指令集:

最近有報道指出英特爾要在下一代10nm處理器上全面添加對AVX512指令集的支持,這無疑是一項重磅炸彈:現在即便是AVX2.0都是酷睿i3以上才標配,入門的奔騰與賽揚則無緣染指。AVX512更是隻有Xeon志強服務器以及酷睿i9桌面發燒系列才有機會獲得,突然間標配給所有型號似乎有些牙膏擠多了的感覺。

不浪費不將就 談電腦DIY配件取捨

那麼AVX指令集到底是什麼?哪裡會用到它?AVX(Advanced Vector Extensions)高級向量擴展指令集提供單指令多數據流(SIMD)矢量功能,最早出現在2011年的Sandy Bridge處理器當中,發展到AVX 512已是第三代。

不浪費不將就 談電腦DIY配件取捨

以下一些常見軟件能夠充分利用AVX指令集來加快運行速度:Adobe設計套裝(Photoshop等)、7-ZIP等壓縮軟件、X264視頻編解碼軟件(轉碼壓制)、MATLAB開發、Excel數據計算等計算密集型應用。說白了就是那些平時會讓CPU滿載算上半天也做不完的工作,AVX比較有機會顯露身手。而對於3D遊戲而言,AVX並沒有特別顯著的影響。相信大家應該知道怎麼取捨了。

主板板型:

主板的ATX大板和mATX小板之間主要就是板型和擴展能力的區別,對於性能沒有直接影響。可超頻的高端主板通常會支持PCIE信道拆分(雙顯卡交火的前提),多條PCIE插槽通常需要大板的空間來實現。

不浪費不將就 談電腦DIY配件取捨

超頻能力強弱主要看供電規格和BIOS調教能力,小板一樣有超頻的基礎。

固態硬盤接口:

固態硬盤當前有2.5寸SATA、M.2 SATA和M.2 NVMe三種主要形式,前兩者性能完全相同,只是物理規格的差異。如果不是隻有M.2插槽的筆記本電腦的話,通常還是2.5寸規格用的更多。下圖是2.5寸與M.2版本的東芝Q200固態硬盤,採用八通道主控與東芝原廠15nm MLC閃存。

不浪費不將就 談電腦DIY配件取捨

M.2 NVMe是近兩年剛出現的新型固態硬盤接口,使用與SATA不同的PCIE協議通信,帶寬更高但同時溫度感人,幾乎所有M.2 NVMe固態硬盤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過熱限速情況,在筆記本電腦當中更是普遍高燒不退。NVMe需要有良好的散熱條件做後盾才能保證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

不浪費不將就 談電腦DIY配件取捨

2.5寸固態硬盤則通常沒有散熱困難,特別一提的是Q200 2.5寸版本,全金屬外殼表面使用細微凸起增加空氣接觸面積加強散熱,內部更是使用導熱墊將主控與所有閃存顆粒全部熱量快速傳導至外殼散發。這樣的工業設計在家用固態硬盤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散熱效果也是非常的好。

不浪費不將就 談電腦DIY配件取捨

顯卡DirectX版本:

顯卡性能自有天梯榜幫助大家選購,存儲極客在這裡想說的是如果你選擇入門級顯卡,DirectX版本或許並不是重要的選擇依據。譬如GT1030能夠完整支持DirectX 12(12_1),但它的性能遠不如只能做到基礎支持DirectX 12(11_1)的GTX750Ti。入門級的顯卡性能也不會很強,能否完整支持DirectX 12意義並不大。

不浪費不將就 談電腦DIY配件取捨

內存頻率:

除了APU需要高頻雙通道內存來支撐3D性能之外,其他核顯與獨顯平臺都不需要很強的內存帶寬。或許高頻內存會在密集計算型應用中發揮明顯作用,但和多數家庭用戶使用方式來看,3000Mhz以上頻率的高頻內存條相比2400Mhz的普條效費比不夠高。

不浪費不將就 談電腦DIY配件取捨

當然,最終如何取捨還是各位玩家自己來決定,選擇多樣性才是電腦DIY的最大樂趣。只要沒有明顯短板和浪費,都將是一臺能讓自己稱心如意的好電腦。

不浪費不將就 談電腦DIY配件取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