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為什麼被清廷封禁了兩百年?

清朝興也長白山,敗也長白山,風水輪流轉,這是歷史的魔咒。回看歷史,中國的幾次大的國土擴張和民族的大融合,甚至外敵入侵都與東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元,大遼,金,滿清;沙俄入侵,日本入侵等。(1616年—1912年)是中國清朝時期的歷史。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到1912年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共296年的歷史。努爾哈赤起兵於遼寧的新賓,東征西討,統治了東北,劍指山海關,其後人統一了天下。可是為什麼他們要對長白山封禁二百餘年呢?

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
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

“封禁”最早始於努爾哈赤天命年間,範圍在威遠堡邊門外,鴨綠江以西,長白山西南一帶,方式是設圍場、參山和松子官山。崇德年間,皇太極在原明代遼東邊牆東段與鴨綠江之間,設置了一條空曠地帶,即東邊外閒荒作為禁區,這一禁區主要是禁止朝鮮人為入禁區採獵定居,而踐踏“龍脈”設置的。這也是封禁的最早形式。

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

其實,可以看出清廷實行封禁的目的主要是維護滿洲人及國家的經濟、政治利益,從而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可以說封禁政策源於少數民族特有的自我保護的本能,為保證自己的統治長治久安,清朝統治者從經濟、政治、軍事戰略各方面考慮,精心制定封禁政策,改進這一政策,清朝考慮東北是其“龍興之地”,還有他們對於長久統治的不自信,將來如果有一天江山坐不下去時能舉族搬回去不至於滅頂的根據地,同時統治者十分清醒,要保持族群的純粹。

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

考慮不可謂周密,可是歷史卻和清朝的皇帝們開了個玩笑,他們忽略一個現實問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更何況都是戰功卓著的猛將,七大姑八大姨隨著八旗子弟大部入了京。清人自己的說法入關之後滿洲人煙絕跡幾乎成為無人區,所以其他八旗必須輪流到滿洲駐防,而滿州駐防八旗實際上逐漸變為囤墾兵就是種地的。清代東北的封禁政策,是滿族貴族對東北地區進行統治的一種特殊政策,它成為有清一代東北政策的核心。封禁政策集中體現了清朝首崇滿洲的基本國策。

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

所以就以關外是大清龍脈所在,嚴禁漢人前往的主要理由。清朝初年,在東北設置了盛京將軍、寧古塔(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三將軍的轄區在管理方式、行政制度及土地佔有形式方面和中原地區不同。多爾袞在1644年下令嚴令禁止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這就是“禁關令”。 順治初年開始修築柳條邊,經過順治、康熙兩朝的修築,形成了以山海關、威遠堡、鳳凰城和法特哈四個交通要塞為點連成的“人”字形籬笆。柳條邊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對所經地方起到了較強的保護與隔離作用,同時也較明顯地界定了畜牧區、遊牧區及農業經濟區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禁止朝鮮人、漢人進入關外,以維護其“發祥聖地”的作用。

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
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

邊牆大多都是土堤,上面種上柳條,因而又稱柳條邊。根據修築時間的先後,又分乾隆朝東北禁邊與八旗生計之關係成老邊和新邊。順治年間分段修築了老邊。據《柳邊經略》記載:“(老邊)西起自長城,東到船廠(今吉林省吉林市),北自威遠堡(今遼寧省開原市境內),南至鳳凰山(今遼寧省鳳城市)止。設邊門二十一座,每門設蘇喇章京一員,筆貼式一員,披甲十名。”全長1900餘里,由盛京將軍管轄。清政府在東北設邊牆,置哨卡,劃分邊內外,旨在限制內地漢人和朝鮮、蒙古人等去邊外採參、狩獵和墾殖。若需要進入邊外禁地,則必須持其所在地方政府發給的印票,限時、限人出入。康熙十六年(1677),清政府又先後在今遼寧省境內修兩條邊牆,被稱為新邊,由寧古塔將軍(後更名“吉林將軍”)管轄,周圍千餘里境內,遂成“禁中之禁”。

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

直到歷史已經進入到了19世紀,黃河下游廣大地區連年遭災,成千上萬的農民破產,滿清政府卻禁關令依舊。於是,破產農民不顧禁令,冒著被懲罰的危險,源源不斷地“闖”入東北,這就是“闖關東”的來歷。晚清邊疆危機日甚,清朝被迫開放邊禁,採取“移民實邊”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陸續開放了吉林圍場、阿勒楚喀圍場、大淩河牧場等官地和旗地。1882年(光緒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墾,設立琿春招墾總局,此後又開放了黑龍江地區的土地開墾。並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將軍,改置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設巡撫,並設東三省總督。到了清末,國際上列強步步進逼,尤其是沙俄對東北虎視眈眈。在此形勢下,清廷不得已於1897年全部開禁,至1910年東北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建立後, “闖關東”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斷,新中國成立前夕達到近4000萬人。

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
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

社會的發展進步是不依人的意志轉移的。清朝統治者沒有想到,封禁政策對他們的“龍興之地”並沒有產生預想的效果,而是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第一,封禁政策阻礙了東北的土地開發和農業發展,導致經濟發展出現倒退。清前期有兩大移民流向,一是四川盆地,一是東北地區,由於清廷對兩個地方採取的政策不同,導致兩個地區開發速度的巨大差距。在遼東招墾時,奉天人丁增長速度是全國最快的地區,“從順治十八年(1661年)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其人丁增長率高達471.96%,而同時四川省僅為114.99%。

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
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

但是在取消了遼東招民授官例,開始對東北實行封禁後,奉天人丁增長速度遠遠地被甩在了四川省後面,尤其是厲行封禁的乾隆年間,其人丁數幾乎停滯不前,在全國人丁總額中比例長期停滯在0.22%—0.34%之間,直到咸豐元年(1851年)才達到0.6%。”因此,封禁東北的後果非常嚴重,它使東北土地開發與農業發展停滯,遠遠地落在了全國後面。東北墾區長期侷限於少數八旗駐防地點和流民安置區,大片沃野被人為封禁,長期處於荒廢狀態。一直到清末弛禁放墾前,東北北部地區仍是人煙稀少,被文人描寫成“遐荒”遠境或“絕域”,其荒涼落後可想而知。

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长白山为什么被清廷封禁了两百年?

第二,封禁政策使東北邊防力量削弱,而俄國卻以人煙稀少為由,實行武裝移民,以填此“真空”地帶。在造成武裝移民強行佔據的既成事實後,下一步即施以外交訛詐,逼籤條約,從法律上使其佔領行為“合法化”。結果通過逼籤《璦琿條約》、《北京條約》,使東北喪失大片領土。第三,兩個多世紀的封禁也不無好處,他對東北的生態環境和草原、森林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可以說被世界環保組織列為全人類共同財富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及吉林西部的向海、黑龍江西部的扎龍等溼地能存留至今。由於封禁造成人口巨降,結果痛失外興安嶺,溥儀的最後退守滿洲國已是末日黃花。興也長白山,敗也長白山是清朝的宿命。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紅石湖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特別提示:山花季開始了,至五月末六月初。

除此之外,我還提到了...

霧凇灣聯繫人:王先生:15567385157

金花鹿場張女士:15044638177

實木傢俱體驗館郎女士:13844682186

實木傢俱體驗館李女士:13944283493

老山村農家菜聯繫方式 :劉總:15981214266 楊總:14794446066

紅石國家森林公園:0432——66885999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運神府君 更新:2018.04.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