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越劇電影《紅樓夢》和小說《紅樓夢》一樣難以超越嗎?

那蛋黃的幽旋律

我最早知道《紅樓夢》,其實還不是看書,而是跟著我的奶奶一起,用家裡的一臺破收音機聽越劇《紅樓夢》。徐玉蘭和王文娟老師的演繹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其中,“黛玉葬花”、“金玉良緣”、“黛玉焚稿”和“寶玉哭靈”等唱詞我至今依舊會哼哼。如果大家注意過央視春晚的戲曲連唱,凡是唱到越劇,基本上都是採用了“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那一曲的唱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只道他腹內草莽人輕浮,卻原來骨格清奇非俗流。嫻靜猶如花照水,動好比風拂柳。眉梢眼角藏秀氣,聲音笑貌露溫柔。眼前分明外來客,心底卻似舊時友。”

這一段就來自書中寶黛初會時賈寶玉說的那句“這個妹妹我曾經見過”,是一見鍾情的感覺,是前世的因緣。

後來,生產隊放露天電影,也多次看過這個版本的《紅樓夢》,至少看了有五遍之多,尤其是看到後來“寶玉哭靈”時唱的“上天入地難尋及”,真正是心都要碎了。

除了徐派的《紅樓夢》,後來我還聽過尹派(尹桂芳飾演的賈寶玉)的《紅樓夢》,可能是先入為主的緣故,聽尹派的怎麼聽都不如徐派的來得好聽。但是,聽尹派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就完全沒有違和的感覺。

後來還聽過梅花獎得主錢惠麗、鄭國鳳等唱過徐派的《紅樓夢》,然而,徐玉蘭老師的經典,仍舊感覺是後人無法超越的。我相信,但凡喜歡越劇的人,也都會將徐玉蘭和王文娟老師的合作看作是越劇史上絕對的經典。


蘇小妮

是的。那時侯信息不發達。娛樂較少,各莊放電影也是全縣輪留。有時新片放映都是一晚排兩個村放。人們對電影渴望之極。誰莊有電影方圓六七里步行來回追著看。要是新片等到半夜也得看。在這背景下,62版紅樓夢電影開播。看慣了戰鬥片還是黑白的。突然看到彩色愛情為主線的影片。那真是眼界大開,百看不厭。久旱逢甘霜的感覺。先入為主的觀念根深蒂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