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1907年10月太原府衙門的影壁牆。這組照片由法國人德華·沙畹於1907年所拍,他是學術界公認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中國學大師,公認的“歐洲漢學泰斗”。同時他也是世界上最早整理研究敦煌與新疆文物的學者之一,被視為法國敦煌學研究的先驅者。


圖為1907年10月太原府衙門的影壁牆。這組照片由法國人德華·沙畹於1907年所拍,他是學術界公認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中國學大師,公認的“歐洲漢學泰斗”。同時他也是世界上最早整理研究敦煌與新疆文物的學者之一,被視為法國敦煌學研究的先驅者。

圖為1907年10月5日,太原府永祚寺。永祚寺,民間俗稱雙塔寺,位於太原市區東南約3公里的郝莊村南山崗上。創於1599年(明萬曆二十七年),初名永明寺,1608年(萬曆三十六年),五臺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續建,易名永祚寺。

圖為1907年10月7日,太原府城隍廟。1907年3月27日—1908年2月5日,沙畹再來到我國東北和華北地區冀、魯、豫、陝、晉省,考察文物古蹟,歷時十個月,時年42歲。收購了大批圖書,拍攝大批照片,獲得刻石拓片數以千計。

圖為1907年10月7日,太原府城隍廟。據史料記載,太原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三年 ,明萬曆二十七年重修。

圖為1907年10月7日,太原府城隍廟。史料記載其佔地面積為1萬多平方米,廟內有四進院,前院有亭閣,作供奉祭祀場所,中為正殿,內供城隍爺神像,後為寢殿。民國二年,太原軍政府除舊佈新,革除傳統封建祭祀,城隍廟內誕生了太原第一座生產棉毛製品的輕工企業—— 平民工廠,後來成了閻錫山統轄下的印刷廠,城隍廟街變成了城坊街,但是廟宇建築還在。

圖為1907年10月7日,太原府教堂。

圖為1907年10月,太原府南城門。

圖為1907年10月9日,太原府小五臺寺廟。

圖為1907年10月9日,太原府小五臺寺廟。

圖為1907年10月,太原府九仙橋。

圖為1907年10月,太原府牌樓。

圖為1907年10月,太原府牌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