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實行縣管校聘,城鎮學校的教師宿舍或農村學校會準備教師週轉房嗎?

abc

全國正在推行“縣管校聘”的教師交流制度,部分省市已經全面推開,部分省市也已經試點推行,這項制度的目的是平衡縣以內的教師資源,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



我所在的縣即便距離縣城最遠的鄉鎮都通班車,每天早晨老師們坐車去學校,能保證7點半到校,下午放學後,再做班車回縣城的家。

中午在學校吃飯,休息。老師們休息的週轉房能保證比較乾淨,不能說待遇有多高,基本上住著還是比較舒服的。


即便全面推行縣管校聘制度,教育管理部門也會考慮老師們的實際情況,妥善安排交流教師,保證老師交流後能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



師路斑斕

國家在1月20號發佈的文件當中,已經明確提出教師實行“縣管校聘”制度,“縣管校聘”真的來了!

那麼教師實行“縣管校聘”以後城鎮學校的教師宿舍或農村學校會準備教師週轉房嗎?我認為不會!如果有那也僅僅是極少數經濟發達的地區。

縣管校聘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教育師資不均衡問題,有助於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讓學生接受同樣的教育資源。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容易出現很多問題,教師的宿舍或者是週轉房建設就是其中之一。許多地區經濟不發達,教師的工資勉強發放,再給教師建設宿舍或者週轉房,很顯然不現實。由此產生的就是很多老師不願意去偏遠的鄉鎮去任教。進而就容易滋生腐敗問題,這就是一個連鎖效應。


希望國家在推進“縣管校聘”的過程當中,能夠全面的去考慮問題,讓“縣管校聘”真正的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而不是流於形式,和職稱評定一樣,成為教育發展的掣肘!


對於這個問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討論~



小V也來說教學

教師週轉房,現實中欠缺很多,而且與當地的財政收入、教育局對學校資金的支持力度、地方政策等等影響很大。

有一點不得不提是在“十二五”規劃中,教師週轉房的面積是35平方,要求是兩個老師一起住,而且是學校老師的百分之七十享受週轉房,按照一個學校一百個老師,那麼學校老師住房面積為(100*70%)/2*35平方=1225平方,按照數據計算,一些學校的住房面積已經超標,所以很難申請老師週轉房,而實際上在農村,很多學校的絕大部分老師是住校的,加上現在特崗教師招聘,很多老師是外地的,特別是農村寄宿制學校,晚上要上自修和管理學生,一些結婚或者有子女的老師生活很不方便,所以一些學校只能安排老師住學生宿舍。

這段時間中央發文加大對教師各方面的重視,看到了希望,也希望地方政府實實在在的去履行。個人看法!





魚等佛

週轉房是建在鄉村的,我縣有三個鄉鎮建有教師週轉房,但都沒有投入使用。原因一,不全,主要配套設施不全,水電暖不到位。二,沒人,鄉村學校學生少教師也少,週轉房全是樓房,蓋起也沒人住,老教師本地人不住,新教師留不住。三,沒錢,資金不足,學校經費負擔不起,也不值得。如我縣一鄉村學校三層樓幾十個房間週轉房,本地住校年輕教師六七人,開通週轉還不如弄兩間宿舍省錢。

縣管校聘,教師校長交流計劃,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概念多,實施少,口號多,落實少。一領導不重視,只為應付檢查,上邊三項本人方案,總結,典型材料,案例都做過,但我只是個材料員。二是實施困難多。縣管校聘原地不動,幾十年都這樣,何必重提。交流計劃,教師不願,編制不許,拿什麼去交流?支持計劃,有責沒錢,靠嘴支持?

從事教育人事工作十五年,真心希望教育磚家們到下邊走一走,看一看,制定一些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否則就像當年的三株口服液一樣,概念吹上天,療效空也無,加重一些基層材料員負擔,僅此而己。


飛筆迅藏

鄉村教師週轉房建設是解決鄉村教師留不住問題的關鍵措施之一,因為建設鄉村教師週轉房所需資金較大,在鄉村學校,由於沒有住房,教師都是走教式,外地新招教師要麼群住式,要麼在校外租房,這讓待遇很低的教師,生活壓力變得更大,這些年上級對學生校舍建設力度大,唯獨對教師週轉房建設拖之又拖,教師地位和生活處於漠不關心的地步,教師是個弱勢群體,他們的生活根本沒有得到領導的重視,如果教師生活解決不了,鄉村教師下不去,留不住問題依然更加嚴重,下步教師輪崗更是困難重重,如果執意執行,對教師,對學校,對學生,對整個教育將會帶來嚴重的影響,不但解決不了教育難題,反而雪上加霜。


慧眼面面觀


小學語文laoshi

準備啥,好多地方直接有。沒有的自己想辦法。下面是有的地方的教師宿舍。




戈巴迪

城鎮學校總會有幾個剛從學校畢業的老師,他們沒有成家,往往家住的也很遠。另外也會有個別老師離家很遠,中午回家花費的時間較長。學校都為這樣的老師準備了教師宿舍,設施還不錯。不僅如此,大部分城鎮學校還有食堂為這些老師提供午餐,工作條件是很不錯的。至於農村教師週轉房的情況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只是惦記

一般學校都有備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