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電信要退市。你怎麼看?

渾水金融

您好,前瞻經濟學人APP為您提供相關數據分析:


在中興遭到美國製裁之際,國內另一家電信企業也面臨生死危機,那便是連續兩年虧損超過十億元的大唐電信。由於兩年虧損,大唐電信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昔日中國通信業“大佬”走向沒落,令人不勝噓唏。而且,大唐電信2017年財報透露的動向,也未能看到起死回生的希望,能否繼續留在資本市場仍是個未知數。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諮詢報告》就大唐電信2017年報進行了深入解讀。


看點一、營收一落千丈,2017年已縮水至高峰期的一半

從近十年財報數據可以明顯看出,2015年以來,大唐電信業績開始大幅下滑。到2017年,大唐電信營業收入為43.48億元,同比下滑39.86%。這一數據已接近2010年的水平,僅有2015年營收最高點的一半左右。

圖表1:2008-2017年大唐電信營收收入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分行業來看,集成電路設計、終端設計、軟件與應用和移動互聯網業務營收均較上年明顯縮水,同比跌幅均超過27%。其中,移動互聯網營收為1.70億元,降幅最大,為61.37%;集成電路設計營收11.48億元,降幅也有近50%。

圖表2:2016-2017年大唐電信營收分行業情況(單位:億元,%)


看點二、營收過山車,源於3G的快速衰落

大唐電信營收如同過山車,普遍認為是來自3G的收入可持續性減弱。作為參與過3G通信標準的制訂的龍頭企業,大唐電信曾對其擁有的專利寄予厚望,預期未來十餘年將帶來豐收專利費收入。但現在看來,大唐電信押寶的3G,並未帶來預期的回報,反而浪費了整個集團的主要資源和精兵強將。


這是因為大唐電信參與制定的是TD-SCDMA制式的3G網絡標準,儘管屬於三大3G國際標準之一,但國內僅有中國移動一家採用,導致大唐電信對於3G標準研發的投入能否收回成本乃至盈利,與中國移動的3G發展密切相關。


然而,眾所周知,無論是3G,還是TD-SCDMA,在我國商用都不順利且時間較短。其中,3G通信商用比歐美等國晚了近5年,因此在5年後便被4G通信取代;TD-SCDMA的網絡相比其他兩種3G制式的網絡,傳輸速度是劣勢,因此中國移動早早拋棄3G佈局4G。到2017年,全國TD-SCDMA制式網絡已基本退完,僅有新疆等少數省份、自治區保留著部分大唐電信研發的3G網絡。


3G的衰落,令大唐電信自2009年開始,與3G有關的業務營業成本不斷攀升,而營業收入不斷遞減。2012年後,大唐電信不再單獨公佈行業應用與通信服務類業務,終端類業務也變為終端設計。同時,2012年後,終端設計版塊毛利率不斷下滑。2017年,終端設計營收為16.20億元,同比下滑37.75%,毛利率僅有4.74%。

圖表3:2012-2017年大唐電信終端設計業務毛利率變化(單位:%)


看點三、虧損幅度不斷加大,兩年虧損總額超過44億元

2014年,中國移動開始轉向4G網絡建設,致使大唐電信營收進一步承壓,盈利空間不斷被壓縮。2015年,大唐電信淨利潤僅剩下0.28億元,銷售淨利率則跌至0.52%,隨後兩年即開始出現大額虧損。2016年,大唐電信淨虧損高達17.76億元,2017年再度擴大至26.49億元,兩年虧損總額超過44億元。

圖表4:2008-2017年大唐電信淨利潤及淨利率情況(單位:億元,%)


對於虧損原因,大唐電信的解釋集中在兩點。第一,是在移動終端芯片領域投入了大量經費,而收入暫無法覆蓋前期投入。事實上,大唐電信在研發投入比重一直較高,2014-2017年,研發投入總額佔營收比重均超過10%。2017年,大唐電信研發投入合計6.34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達到14.58%。

圖表5:2008-2017年大唐電信研發投入總額及佔營收比重(單位:億元,%)


第二,行業競爭激烈。面對日益嚴峻的外部環境,大唐電信繼續推進轉型升級,放棄低毛利業務,受此影響營收出現下滑,致使毛利總額不能支持其實現盈利,未能實現扭虧。


看點四、芯片業務成為發展重心,但技術水平較弱

近年來,大唐電信的業務正逐漸把資源聚焦在集成電路,特別是芯片領域。2014年,以旗下大唐半導體設計有限公司成立為標誌,大唐電信開始整合旗下芯片產業。2016 年,大唐電信提出“集成電路+”的產業佈局,對集成電路設計板塊子公司適當引進新業務和內部整合。


目前,大唐電信集成電路涵蓋可信識別芯片、汽車電子芯片、融合通信芯片、移動通信芯片等方向。可信識別芯片業務面向公安、社保、金融、城市管理、交通等行業客戶提供二代身份證芯片和模塊、社保卡芯片和模塊、金融支付芯片、指紋傳感器和指紋算法芯片、讀卡器芯片、終端安全芯片等。汽車電子芯片業務主要從事車燈調節器、驅動芯片和電源管理芯片的研發和銷售;融合通信芯片業務面向無人機市場、汽車後裝市場、工業控制市場等方向,為行業客戶提供終端芯片、通信模組及解決方案。

圖表6:大唐電信集成電路設計產品列表


根據大唐電信發展戰略,未來其他業務板塊,也將轉化為圍繞集成電路業務的拓展和應用。但2017年,集成電路設計業務營收比重只有26.52%,顯然要擔起大唐電信的營收重擔,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圖表7:2017年大唐電信營業收入分行業佔比情況(單位:%)


而且,大唐電信的芯片技術水平處於比較弱的水平,產品主要以中低端為主,市場表現並不樂觀。2017年,除了融合通信芯片和智慧城市外,其他產品表現不佳,缺乏新增長點。具體來說,在金融 IC 卡芯片與國內競爭對手相比仍有差距,可信識別芯片仍在培育中,汽車電子芯片的新產品規劃和研發尚未到位,移動終端芯片領域競爭激烈。

圖表8:2017年大唐電信主要產品產銷量情況(單位:萬元,%)


看點五、資產總額減少近三分之一,資產負債率逼近100%

2017年,大唐電信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和業務轉型,退出部分毛利低、佔用資金大的業務,優化公司資產。與資產規模最大的時候相比,2017年,大唐電信資產總額降低了近三分之一,但資產負債率並非下滑,反而出現上升,2017年已達到99.52%。

圖表9:大唐電信重大資產和股權出售情況


圖表10:2008-2017年大唐電信資產總額及資產負債率情況(單位:億元,%)


目前來看,大唐電信的資產優化情況並不樂觀,資產負債率高居不下,將為其未來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看點六、2018年以扭虧為盈為目標,但開局並不理想

對於2018 年,大唐電信表示,將繼續堅持結構調整的“加減乘除法”,以扭虧為盈為目標,進一步降本控費,壓縮人員規模;存續業務需進一步強化市場引領,深耕行業市場,構建系列根據地市場;對於與公司產業關聯度弱、盈利能力下降的業務積極尋求轉型退出。 然而,實際情況遠比想象糟糕,大唐電信想扭虧為盈的難度很大。財報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大唐電信營收為5.65億,同比下滑63.56%;淨虧損1.53億,同比降幅達16.96%。;資產負債率為101.44%,已資不抵債。總體來看,大唐電信前景不甚樂觀。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經濟學人APP

上週一、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中興通訊出口限制的禁令。

有人說這是對國內通信行業巨大的打擊,也有人說這是中國“芯”崛起的好機會,一時間各大門戶、自媒體平臺、用戶評論都在為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獻言獻策。

經過一個週末的降溫,輿論的熱度漸漸褪去,中興通訊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從剛開始拒絕執行禁令的強硬態度,到今天的嚴格遵循禁令規則,其中發生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也不去深究。但作為曾經和中興通訊、華為齊名的大唐電信,可能在未來這幾天要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了!

從2018年1月31日開始到2018年4月20日,大唐電信已經發布了5份2017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和退市風險警示提示公告。從剛開始的預計虧損20億元到24億元之間,到最近一份預計虧損突破24億元,並表示股票可能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而且時間已接近5月份,大唐電信的年報遲遲未出,以目前財務數據仍在審計中為由一拖再拖,大唐電信到底在幹什麼?

曾經的電信巨頭

據瞭解,大唐電信的前身為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於1998年上市,是我國首家改制上市的科研院所,主營業務有大容量程控交換機、光通信設備、移動通信設備與終端、智能網設備、數字微波通信設備、有線、無線接入網設備及新型光纜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通信軟件與系統集成;專用集成電路;技術服務等。

在90年代中後期,國內電信市場正處於蓬勃發展的時候,有四家靠程控交換機起家的企業打破了中國通訊市場長期被外國企業壟斷的局面,這四大中國通訊企業在當時也有個相當霸氣的名字“巨大中華”。分別是巨龍通信、大唐電信、中興通訊和華為技術。

當時的大唐電信也是紅極一時,旗下大唐微電子自主研發了國內第一枚公用電話IC卡,隨後又開發了國內首張移動電話SIM卡,打破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並連續多年蟬聯中國移動SIM卡供應商綜合評比第一名,可謂風光無限!

轉型投資受阻

在近期發佈的公告中,市場人口紅利消失,市場競爭激烈成為了大唐電信虧損的最大理由,公司部分存貨和無形資產因為產業和技術的升級導致減值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顯然,這只是一個藉口而已,誰的市場競爭不激烈呢?期間大唐電信也嘗試過多次轉型和通過投資拓展業務領域,但都沒有取得太好的效果!

2001年大唐電信孤注一擲,全力投入TD-SCDMA技術專利研發,並拉上了中國移動一起,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技術突破,TD-SCDMA也成為了國際3G的通信標準,但TD-SCDMA在應用上實在是不成熟,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失敗。中國聯通的WCDMA和中國電信的CDMA2000在下載速度上遠遠超過了TD-SCDMA的速度,這也造成了中國移動客戶大量流失。於是移動果斷選擇了TD-LTE,並完成了命運的轉變。大唐電信到最後只留下一堆遺憾!

在消費升級的浪潮衝擊下,傳統的通信業務已經不能再維持公司的發展。華為和中興早已就開始佈局消費終端和芯片產業來彌補傳統制造業的不足,實現自我的產業升級。這也是同為“巨大中華”中的企業,華為和中興能遠遠走在大唐電信前面的原因之一。當大唐電信選擇進入這個市場時,發現裡面已經打得熱火朝天,自己想要站穩腳有相當大的難度。

在2008年到2012年期間,大唐電信成功拿下上海優思,推出過一款手機名為“U2”的超薄、手寫GSM雙頻手機,並取得了所謂的“巨大成功”,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最近和優思相關的新聞也就是去年大唐電信以3.32億元的售價賣出優思100%的股權,試圖扭轉其虧損的局面。

為了讓2017年的賬面虧損數額看起來更小一些,大唐電信於2017年5月成功轉讓了廣州要玩21.2%的股權,獲得了約3.7億元的賬面收入。現在看來,上述兩筆大額收入也沒能讓2017年的虧損控制在預期範圍內。

據瞭解,大唐電信還曾在2010年發起過設立規模50億的物聯網基金項目,旨在對物聯網等技術領先的上市或者非上市企業進行投資或者收購併購,共同促進物聯網產業發展並實現資本增值。但該項目什麼時候涼的都不知道,項目終止的時候連公告都沒有一份,靜悄悄的就結束了!

掙扎前行的集成電路

大唐電信於2012年資產重組後,確定了“集成電路設計及解決方案、軟件服務、終端業務和移動互聯網業務”四大主營業務。並在2014年決定聚焦集成電路設計領域,加大芯片投入力度,因此聯芯成了重點扶持的對象!

有意思的是,當初聯芯是為了更好的推動TD-SCDMA建設而成立的。數據顯示,從2008年成立到2010年的三年時間,大唐聯芯收入從剛開始的不足1億元到年銷售8億元,同比增長達12倍,淨利潤同比增長50倍。但是好景不長,2010年之後,TD-SCDMA漸漸被中國移動放棄,整個市場快速向終端消費電子領域轉移,大唐聯芯也開始向集成電路和芯片設計轉型。

但大唐電信進入消費市場時已經晚了,市面上消費產品和芯片的競爭已經相當激烈了,剛入門的聯芯在高通、聯發科等巨頭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而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又是一個需要大量資金、技術難度相當大的行業,大唐電信近些年不斷的虧損,也印證了其在這條路上走得有多坎坷!

當然,也不能說毫無進步,聯芯科技這些年掙扎前行的歷程中一個小高潮就是智能終端芯片LC1860。採用28nm工藝的4G LTE智能終端芯片LC1860,是一顆自主可控的“中國芯”。成功和當時的小米紅米2A達成合作,整顆芯片的出貨量達到千萬級別。

除了LC1860以外,也再無亮點了,不過大唐聯芯也在尋求其他方向的突破。聯芯科技去年就和高通發起成立中外合資企業瓴盛科技,想要和高通在中低端芯片市場搞事。毫無疑問,有高通的協助,瓴盛科技必定會讓大唐電信目前困難的局面有所好轉。但這將嚴重阻礙國內中低端自主研發芯片企業的發展,這也惹怒了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發文怒斥大唐電信,所以瓴盛科技現在都沒有通過審批,大唐電信想通過合資企業來翻身的想法目前來看要告一段落了。

藉助政策再搶救一下?

從2014年出臺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開始,到前段時間發佈的《關於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政策在持續加碼,集成電路也成為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雖然政策利好,但從中興被美製裁限制進口事件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半導體對外依賴程度極高,而且在高端芯片領域,競爭力基本上為零,這也會再次激發國內集成電路企業加強自主研發的決心。

回看大唐電信的發展,在2008年斥資1.72億美元,持有中芯國際16.6%股份,以中芯國際目前在我國集成電路領域的地位來看,這或許就是大唐電信這些年做的最明智的一個決定了。考慮到半導體的戰略地位以及國家政策扶持的決心,我國在集成電路領域一定會冒出一批具備頂尖技術研發能力的企業,而大唐電信能不能抓住機遇,最後再搶救一下自己呢?


搞機教授


大唐,4月25日公告2017業績虧損二十多億27起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昔日通訊行業的明星公司跌落神壇。曾經的第三代通訊的代言人核心技術的擁有者就這麼從輝煌走向隕落,大唐的經歷就如同他的股價一樣從巔峰滑向谷底。


大唐並非孤例,中興就是個鮮活的例子擺在我們眼前。小則精,大則亡好像一直是我們國內一些公司的通病,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一旦上市就開始他們的滑鐵盧之旅,這是為什麼?因為這些公司很多都基本沒有他們自身的核心價值,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更缺乏技術研發力,只是基於國內巨大的消費群體市場而迅速做大的一個外圍加工廠。肥皂泡吹得再大再怎麼絢麗也只是個泡泡,外表華麗內中空就是他們致命的弱點,遇上一陣風一個飛沙就足以讓這些巨無霸破滅,直接打回原形。


很多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後變富了就開始飄飄然,手握巨資野心就開始無限度的膨脹,要麼經受不了資產大幅翻番的誘惑直接套現走人留下空殼,要麼就是漫無目的的擴張併購跨界整合,開始脫離他們公司創立的初衷偏離了軌道,最終導致脫軌車毀人亡。

中興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讓我們國人幡然醒悟。我們“大”卻無“心”,我們的大隻是因為我們有足夠大的市場,而不是我們技術有多麼先進有多強大,脫離了這個巨無霸市場也許他們什麼都不是,他們就只是一個漂亮的“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