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婕任監製《活著唱著》在蓉開機 用年輕人視角講述川劇傳承

5月25日,電影《活著唱著》在成都市新都區石板灘鎮開機。該片監製鄧婕、“四川女婿”張國立、演員媛鳳、加拿大華裔青年導演馬楠,製片人鄔憲健以及影片主角“火把劇團”的眾演員亮相。鄧婕表示,“我們能把這群人的故事做成電影,不是我的能耐有多大,而是說明現在依然有很多人關心熱愛著川劇。我希望這部電影能夠真正弘揚川劇藝術的精髓。”

鄧婕任監製《活著唱著》在蓉開機 用年輕人視角講述川劇傳承

“火把劇團”的故事

讓張國立、鄧婕夫婦熱淚盈眶

《活著唱著》講述了趙麗和她的民間川劇班“火把劇團”十多年來幾經輾轉漂泊,堅守在成都鄉間的簡陋舞臺。戲班成員平均年齡接近半百,大多自小學藝,儘管有人開過茶館、餐廳,賣過百貨,也去浙江的流水線上做過工人,但最終還是回到了這個舞臺。

於他們而言,川劇就是平凡生活的英雄夢想,是謀生的手段,更是一種生活的尊嚴。登上舞臺,他們就是駙馬爺、狀元郎、帝王將相或是書生小姐,在每天兩個小時的演出中,他們可以暫時忘卻現世的艱辛,為自己,也為觀眾而活著,唱著。

這份對川劇藝術的堅守與熱愛感動了許多人,也吸引了電影創作者的目光:成都電視臺紀錄片導演趙剛以戲班為背景拍攝了紀錄片《民間戲班》,最後經過種種機緣巧合,被演員張國立、鄧婕夫婦看到。

現場張國立動情的說,“看了之後熱烈盈眶。現在川劇在四川我覺得比大熊貓還珍貴,因為如果我們再不關注的話就要絕跡了。然而這樣一項傳統文化現在是靠什麼在支撐呢,就是火把劇團的演員們。”其實,當看完紀錄片《民間戲班》後,張國立還想過跟鄧婕一起來演,“但後來認認真真看過紀錄片後我發現我演不了。因為,我不如他們那麼好,他們真的是太好了,是無法超越的好。所以我們就想由他們自己來演,給更多的人來看,給全世界的人來看。”

鄧婕出生於川劇世家,也曾學習花旦,畢業後就到了四川省川劇院,與川劇可謂淵源頗深。她感動地說,“看到趙麗的故事,覺得太震撼了!沒想到還有一群人用這樣的方式,把自己的生存與川劇聯繫在一起。謀生的方式有很多,而他們把個人的生存與川劇結合在一起,他們這麼多年的堅守讓我非常感動。”

川劇絕非僅僅是變臉+吐火

用年輕人視角講述川劇傳承

很多人說,年輕人遺忘了川劇。但這部電影的主創團隊卻是一支來自中國、加拿大、美國、德國、新加坡、比利時的年輕而又國際化的隊伍。加拿大華裔青年導演馬楠出生於上海,十歲移民多倫多,處女作《老石》曾於2016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舉行世界首映,並於同年摘獲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佳加拿大處女作大獎及加拿大銀屏獎最佳處女作。這次,為了創作劇本,兩年間他多次探訪戲班,與他們同吃同住,甚至一起度過了今年的春節。“希望能通過這部片子讓川劇重回印象中高高在上的位置。”

據悉,該片全程主要在成都市新都區石板灘等場地拍攝,項目早在策劃階段,就備受國際業內關注,曾獲邀參加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所主辦的雙年展電影工作坊及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合拍市場。影片計劃拍攝一個月,目前已有參與多個國際影展的規劃。這次,他們不只要把川劇與火把劇團的故事帶到更大的銀幕,還要讓世界的觀眾,聆聽川劇,聆聽中國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