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真的有香格里拉這個地方嗎?

王遠楊

當然有,這個世界上不但有香格里拉,而且不止一個,而是曾經有四個!其中一個存在於文學作品中,另外三個存在於現實世界中。



而現實中的三個香格里拉,一是現在的香格里拉市(原迪慶州中甸縣),二是四川甘孜州稻城縣香格里拉鎮亞丁村,三是西藏林芝地區。這三個地方接壤,也都部分符合小說描述的場景,三個地方為此爭論很長一段時間,最後雲南勝出,中甸也如願以償獲批更名為香格里拉縣(已升級為市)。


題主想問的應該是文學作品中的香格里拉是否存在,其實這部作品所表達的故事類似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採用了融合現實和人們希望的誇張手法來表達人類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應該是虛擬的。當然,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也許真的在宇宙的某個時空存在不為人知的天堂呢,只不過現在沒人知道而已。


不冷紅塵

香格里拉這個名字原本是一個虛構的地方,小說中描寫的人間天堂,類似烏托邦的人類嚮往之地。本來現實中是沒有這個地方的,但是小說描寫的這個地方太誘人了,於是現實中就經常被引用,後來就真的有這個地方了。這本小說叫做《消失的地平線》,作者是英格蘭作家詹姆斯·希爾頓,他就是香格里拉這個詞彙的創始人。

《消失的地平線》本質上是一本玄幻小說。書中描寫的是20世紀30年代初,南亞次大陸某國巴司庫市發生暴亂,駐守此地的英國領事館的兩名官員、一個美國人以及一位女性宗教狂信徒乘飛機撤離此地之後發生的故事。

原本他們的目的地是巴基斯坦,但在途中偏離航線因故障墜毀在一處地方,飛行員臨死前說這裡是藏區,距離香格里拉不遠。四人在一位會講英語的當地漢人幫助下,來到了香格里拉。他們四人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這裡的居民雖然信仰和習俗各不相同,但人們團結友愛,社會安康,非常幸福。

因為美好的環境,這裡的人民非常長壽,他們的宗教領袖竟然已經二百多歲了。這裡的人們認為人的行為要適度社會才能完美,如果過度或者不及,就會破壞社會的祥和安寧。

他們四人也認為香格里拉是他們所見過最幸福的社會,美國人和女信徒決定留下不走了,但是其中一名英國人想回家結婚,他拉上另一名英國人離開了這裡,不過在回家的路上一個病死了,另一個也失去了關於香格里拉的所有記憶。

這本書的作者實際上從未到過中國的雲南或者西藏,作者是在那個沮喪、恐慌的大蕭條時期,因對社會現狀不滿,希望能找到一個精神家園而創造出來的虛幻的世外桃源,他稱之為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就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它代表了所有遙遠而迷人的地方,是人們夢中的人間仙境,希望裡的天堂,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1997年雲南宣佈這個世外桃源就在迪慶自治州,2001年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

此外,滇藏交界的怒江州也稱這裡的丙中洛才是香格里拉,麗江也說香格里拉在當地,四川的稻城縣也說最後的香格里拉就在稻城。

所以,你問世上是否真的有香格里拉這個地方,有,也沒有!只要我們心中有香格里拉,哪裡都是香格里拉。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人們都把它嚮往。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人們夢想的天堂
那裡四季常青,那裡鳥語花香,
那裡沒有痛苦,那裡沒有憂傷,
它的名字叫香巴拉,傳說是神仙 居住的地方,
哦~ 香巴拉並不遙遠,哦~ 香巴拉在我的前方,

那就是我們,我們的家鄉。

旅行中國

我是王大雷,很樂意與您分享過去幾年我的旅行見聞和經驗。

香格里拉是真實存在的哦,我們口中常說的香格里拉是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從昆明等地出發去往香格里拉可以乘坐飛機、大巴直達,也可以選擇火車+大巴,交通還是比較方便的。

香格里拉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橫斷山脈南段北端,地處“三江並流”腹地,形成了獨特的融雪山、峽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景觀。這裡素有“高山大花園”、“動植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的美譽。


都說香格里拉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那麼香格里拉都有哪些景色美到讓人窒息的風景區呢?

一、普達措國家公園

普達措國家公園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拉姆撒國際溼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碧塔海與屬都湖兩個生態旅遊區組成。

普達措就像是一個沒有任何汙染的童話世界,鳥語花香,水清天藍,風景絕美。普達措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每個季節的美麗都讓人為之魂牽夢繞,深受攝影愛好者的青睞。春天有百花盛開的高山草甸,夏天是滿山碧綠的美景,秋天有色彩斑斕的層層密林,冬天可欣賞一片雪白下的碧藍湖波。


二、噶丹·松贊林寺

噶丹·松贊林寺始建於1679年,寺廟依山而建,面湖而居,氣勢恢弘,莊嚴而神秘。殿內還供奉著五世達賴和七世達賴的銅像,還有眾多佛像及貝葉經、五彩金汁精繪唐卡、黃金燈、傳世法器等歷代珍品,寺內現有僧侶700餘人。

噶丹·松贊林寺因為外觀與拉薩的布達拉宮類似,因此被稱為“小布達拉宮”,這裡是雲南藏傳佛教的首要寺廟。每年藏曆年12月26~29日,藏民們會在這裡舉行盛大的格冬節。在松贊林寺對面,還有一片名為拉姆央措的湖泊,藏語意為“聖母靈魂湖”。


三、納帕海

納帕海自然保護區建立於1984年,高原型季節湖泊、沼澤草甸都是重點保護對象,每到冬季黑頸鶴會飛到這裡棲息過冬。帕納海總面積達到31.2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266米,它是滇西北地區最大的春季牧場。

每年5月份,納帕海處處是綠草茵茵;6、7月份,野花爭奇鬥豔,牛羊吃草,呈現出一幅“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油彩畫;;等到秋冬來臨,草原又變成一片金黃,皚皚白雪的山峰倒影於湖泊中,黑頸鶴、黃鴨、班頭雁在草叢中、水面上嬉戲,給廣闊空靈的草原仍舊充滿生機!


四、獨克宗古城

獨克宗古城依山勢而建,它是按照佛經中的香巴拉理想國建成的,有“建在石頭上的城堡”和“月光城”兩層含義。古城的路面起伏不平,由一些歲月久遠的舊石頭就著自然地勢鋪就而成。

獨克宗古城的石板路上還留著深深的馬蹄印,可以看到當年馬幫的活動是多麼的頻繁,經濟是多麼昌盛。 014年1月11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侵襲了古城,導致古城遭到嚴重損毀,真是令人惋惜。

五、石卡雪山

石卡雪山景區位於香格里拉縣城西南7千米處,距離香格里拉機場非常近。它是國家5A級風景區,景區最高點石卡山主峰海拔4449.5米,最低點納帕草甸海拔3270米,相對高差1179米,幾乎包容了滇西北“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地亞高山帶和高山帶所有自然垂直帶立體生態景觀。

藏語中石卡的含義是“有馬鹿的山”,而馬鹿是藏傳佛教的吉祥物之一,寓意著“吉祥、長壽、驅邪、正法”,在藏民眼中它就是香格里拉的守護神!

“香格里拉”在今天不僅僅代表了一個景區,它更是伊甸園、理想國、世外桃源、烏托邦的代名詞。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香格里拉”,我的“香格里拉”在大理,你的香格里拉在哪呢?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

不盡全面指出還請指出,


行遊記

這個問題值得回答。

首先回答,香格里拉到底是什麼意思?


“太陽最早照耀的地方,是東方的建塘,人間最殊勝的地方,是奶子河胖的香格里拉。”

這是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對香格里拉的描寫,這是世界上文字作品中第一次提到香格里拉這個詞彙。

書中把香格里拉描寫成一個世外桃源,人世間最美的地方,那麼這個地方在哪呢?答案就在中國的西藏、雲南,四川某處。

香格里拉在藏語中,是心中的日月意思,是對美好事物的嚮往。那麼香格里拉到底在哪裡?實際上作者也沒說具體是哪裡,它是一種世外桃源般的象徵。

可以說,只要是藏區那些風光優美的地方,都可以被稱為香格里拉。


後來雲南,西藏,四川都紛紛開啟尋找香格里拉的活動,為了發展旅遊,雲南迪慶,四川稻城等地都想把香格里拉這個名字搶到。

最終根據各項評定,舉世尋覓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定在了雲南迪慶,最後迪慶的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

如今的香格里拉就特指雲南迪慶的香格里拉縣了。這裡的藏區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絢麗,擁有普達措國家公園、獨克宗古城、虎跳峽等眾多世界級景點。


小川叔

既然題主這樣問,那應該不是問的雲南那個香格里拉了!

香格里拉藏語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一種美好而又理想的生活方式!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香格里拉”,也許就在身邊的某個地方,也許在遙遠的一個小鎮或者一片小區域,或者在另外的國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香格里拉”能讓自己心情愉悅,看透一些事情,一身輕鬆,不再為一些俗事所煩惱。比如世外桃源,極樂世界等等。

2009年有一部電影《這兒是香格里拉》,用一個喪子的母親經歷過旅途,讓我看到了雲南香格里拉的風景,又讓我看明白了其實每個人的“香格里拉”都不同!\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ef00005930bc9efe6a7\

茶餘速看

我去過雲南迪慶州香格里拉兩次,那是在2004年,從昆明坐汽車去的,大約需要十多個小時,當時去的是十一月份,下車以後覺得好冷,寒風刺骨,吹得人冷冷冰冰的字打羅嗦,有好多穿紅色布袍的人。香格里拉下面有一個是小布達拉宮,還有一個草原牧場,五塊錢看一次,那天我是騎單車去的,草原上有好多犛牛,那些犛牛靜靜的在那裡吃草,草地上有好多小花,在遠處有梅里雪山,太子雪山,感覺好神秘。香格里拉,還有很多地攤貨,還有很多藏刀,但管嚴,不敢買。那裡主要是藏族人,我還有心聞了聞藏族女孩身上的味道,有一股牛油味。那裡也有酥油茶,青果。那裡的天空很明亮,人很少。我在草原上啃著野豬肉,望著空蕩蕩藍色天空,遙望著梅里雪峰真想在此坐化了。圖片上就是我說的那個小草原



劉金子

這個問題提得好!

相信悟空問的不是香格里拉這個地名,這個地名在雲南省這誰都知道。



我到了雲南叫做香格里拉的地方,可是我找不到香格里拉的感覺啊!真的找不到香格里拉的感覺!我站在香格里拉的土地上也發出這樣的感嘆:世上真的有香格里拉這個地方嗎?



香格里拉其實是一個虛構地名,是一個作者心中的秘境。

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在他1933年出版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裡》裡,描述了一個香格里拉,那是一個

與世隔絕的神秘國度,這個神秘的國度在喜馬拉雅山的西部地區,在群山包圍之中,香格里拉也許就是存在作者心中的美景。就像《西遊記》裡孫悟空大鬧天宮,天宮在哪裡?在作者心裡,在讀者腦海裡。



陶淵明寫了《桃花源記》,若干年後人們到處尋找桃花源,湖南人說在湖南,湖北人說在湖北。這都是後來人為了商業利益的行為。

香格里拉也是這樣,雲南人說在雲南,四川人說在四川。以我到過的這兩個“香格里拉”,我感覺四川稻城亞丁一帶更接近《消失的地平線》這部小說的描寫。但也不一定就是作者心中的香格里拉。

所以,旅行是很有意思的,行萬里路還讀萬卷書,那就更有意思了。就不會人云亦云,就會找到你心中的香格里拉!


呆呆熊沙龍

香格里拉一詞源自詹姆斯·彌爾頓根據探險家約瑟夫·洛克發表在美國國家地理上的大香格里拉藏寨及雪山見聞。我想你問的“香格里拉”並不是指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而是指最後人間淨土之意吧?其實這樣的地方有很多,有的被發現了(之後就漸漸不再像香格里拉了,比如中甸、稻城、禾木);有些還沒有被遊客發現,比如塔莎古道、木裡縣(被譽為最後的香格里拉)等地。我們心中其實都有香格里拉,只是有些後來因為遊客及民風受到感染,而不再是香格里拉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