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拼音字母為什麼跟英語那麼像?

代表作城市裡的我們

這個問題很簡單,不是因為我國的拼音字母跟英語像,而是因為我國和拼音字母和英語字母都源自同一種字母:拉丁字母(羅馬字母)!

拉丁文的字母約公元前7世紀~前6世紀時,由希臘字母間接發展而來,成為古羅馬人的文字。

拉丁字母(羅馬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的字母體系,與阿拉伯字母、斯拉夫字母(西裡爾字母)並稱為世界三大字母體系。至於為什麼古羅馬人使用的文字會叫拉丁字母呢,大概是由於下面這個原因吧:

“公元前1世紀,羅馬實行共和時,改變了直線形的希臘字體,採用了拉丁人的風格明快、帶誇張圓形的23個字母。”

古羅馬滅亡前,拉丁字母共有23個字母,後來慢慢演變為26個字母。


英語也是慢慢演變的。首先把古代英語口語記錄成文字的,是羅馬傳教士,於是自然而然使用的是那23個字母。由於古英語口音眾多,經過摸索和發展,古英語共有27個字母:

a æ b c d ð e f g h i l m n o p r s t þ Ƿ x y,和極少使用的k, q, v,z。


1066年,以諾曼底公爵威廉(約1028~1087)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對征服了英國(史稱諾曼征服),法國人拋棄了一些他們看不慣的拼寫規則,又從法語中引進了一些新的規則,有的字母被廢除,有的被改造,逐漸演變為現代英語的26個字母。所以,現代的英文字母完全借用了26個拉丁字母。


漢字的羅馬注音最早始於明朝末年。

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為了學習漢字,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漢語。

隨著來華的外國傳教士的增多,以及鴉片戰爭之後,國內不少有識之士也希望漢字能與國際接軌,以便“師夷長技以制夷”,對漢字的拉丁化有過很多探索。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掃盲、提高全民素質,也做了很多探索。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准《漢語拼音方案》。

這個方案吸取了以往各種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特別是國語羅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拼音方案的優點,它是我國三百多年拼音字母運動的結晶,是六十年來中國人民創造拼音方案經驗的總結,比任何歷史上一個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方案都更加完善和成熟。

所以,漢語拼音和英文字母看起來才那麼像!所不同的就是,漢語拼音有“ü”而無“v”,英語字母則正好相反。


越南天牛

中國的拼音字母和英語不是很像,而是就是借鑑的英語字母這就是漢字的拉丁化。

從文言文到現代的白話文的轉變,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間經歷了很多曲折的過程,還有各種爭論。

並且文言文到白話文的轉變,和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有很大的關係。在庚子賠款之後,很多有識之士認識到,要想改變積貧積弱的中國,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發展教育。當時的知識分子認識到,日本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教育的普及。

那麼要普及教育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怎麼讓很多的人都能夠識字。

文言文本身是一種比較簡潔的語言,但是入門起來是比較困難,包括現在很多文學系的專業學生,學起文言文還是比較頭疼的。

因為文言文本身就是一種官方的語言,主要是用來公文的下達,商貿的交流。在一個以農耕為主的社會,是沒有多少人需要識字的,也沒有識字的必要。

大部分人的日常交流肯定不是用文言文交流了,而是用方言,很多人的交流僅僅限於十里八村之間的熟人交流,所以用方言就足夠了。

而風險最大的問題就是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的方言,據當時統計將近有一百多種方言。語言上的不統一,識字的門檻比較高,當然十分不利於教育的普及。

文字發展的大辯論,年輕的胡適初露頭角。

很多人對於胡適的瞭解,可能是來自於歷史課本這種的新文化運動。但是胡適第一次走進公眾的視野,是當時還在美國讀博士期間,年僅26歲。

關於中國的文字是不是要廢除文言文將走向何方?當時可以說有三派觀點。

一種觀點就是認為中國之所以積貧積弱,就是語言文字方面,是為了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廢除現在的語言文字。不僅是文言文要廢除,甚至漢字都要廢除掉。廢除漢字之後用何種文字進行代替最為簡單的借鑑方式就是借鑑英語的字母,還有一些其他先進國家的語言。

第二種觀點,不主張廢除文言文,認為文言文是優秀的傳統文化,經過了長時間的積澱,最重要的問題是去除那些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詞。

最後一種觀點相對來說是比較中立的,在不廢除漢字的情況下,借鑑西方的字母。在這場爭論之中,以胡適為代表的一批人勝出。這就是現在所看到的漢字和漢語拼音的前身。

漢字的拼音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也是為了提高中國廣大人民的識字率,另外一個是同西方國家接軌。

不僅是中國做了這樣的嘗試,同是漢字文化圈的其他國家,也做了相應的嘗試。

在當時,漢字的字數眾多,學習起來比較費勁,甚至有些字體,師承不同,字的具體寫法也不同。

如果仔細追索的話,漢字的字母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西方的傳教士來到中國傳教的時候,他們對漢字進行了一些注音。也就是說,這些傳教士期望通過學習英語的辦法來學習漢字。

現在看到的漢字和漢語拼音得益於語言文字工作者的大力推廣。

在1955年的時候,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也就是現在的國家語言工作委員會的前身。如果是報過普通話考試,可能對這一個機構就比較熟悉。

語言文字改革委員會頒佈了漢字注音的拉丁化方案。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

並在全國各地大力推廣普通話,推廣簡體字。這些標準逐漸被其他國家和地區接受並使用。

拼音最大的一個作用就是能夠降低設置門檻,很多人即便是不會寫字,他也可以和外地人正常的溝通。


十點深談

拼音字母當然與英語字母很像,因為它們都是從拉丁字母轉換過來的,拉丁語又是羅馬的語言,又稱羅馬語,所以拼音字母和英文字母可以說同源,但不同發展,國外是用英語字母來表達意思統一發音,而我們中國是借用這些字母來給漢字做拼音,來統一發音,表達意思是使用漢字。

我們國家從1952年開始研究制定漢語拼音方案,當時方案主要有漢字筆畫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幾種字母的混合形式等等,直到1956年大致確定了採用羅馬字母的方案

1956年2月,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第一個草案發表,使用了6個新字母.經過徵求全國意見和國務院“漢語拼音方案審訂委員會”的審訂。

1957年10月拼音方案委員會又提出完全採用拉丁字母的修正草案,也就是今天的漢語拼音方案。

1958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以後,秋季開始在全國小學教學.小學生入學,先學漢語拼音字母,然後用拼音字母幫助識字.同時在推廣普通話和外國人學習漢語方面,採用漢語拼音字母作為學習的工具. 現在拼音字母已經普遍用於字典、詞典的注音,用於各種產品的型號標記,用於辭書和百科全書的條目排列順序,用於書刊的索引 ,用於視覺通信和無線電報,用於聾人的手指字母.

1977年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採用拼音字母作為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

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採用拼音字母作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

你現在明白了,英文字母跟中國拼音字母的不同與相同之處了吧。別糾結啦,開始學吧。


駱天學英文

中國的拼音字母為什麼跟英語那麼像?

我國的漢字最先擬定拉丁字母漢語拼音方案是意大利耶酥會傳教士利瑪竇制定的。這個方案是有系統地用拉丁字母制訂漢語拼音方案的開端。該方案首次引進了西方文字的音素制字母給漢字注音的拼寫方式。

為了解決漢字的注音問題,我國古代曾經使用了多種注音方法,比如直音、讀若、反切法等。直音、讀若法雖然簡易明瞭,然而如果沒有同音字可注,或用來注音的字更加深僻、複雜時,就發揮不了作用。

魏晉時發明的反切,較之以前的注音方法的確是一大進步,但是反切法的使用也很不方便。唐宋時期,在反切注音的基礎上,人們又用漢字制定了三十六個聲母,兩百來個韻母,但它們最終沒能發展成為漢字的注音符號。

利瑪竇發明的拉丁字母注音方案為漢字注音開闢了一條嶄新的、科學的道路,從此開始了拉丁字母拼寫漢語的歷史,揭開了漢字注音拉丁化的序幕。

儘管這個方案是為了方便外國人學習漢字和漢語而制訂的,然而其注音方式以及應用的便利,給後來學者以很大影響和啟迪。據統計,利瑪竇方案以後,1958年公佈的漢語拼音方案以前,我國編制並有一定影響的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有三十來個。

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公佈以前,由中國人自己設計而又比較有影響的拼音方案有三個:注音字母(1918年公佈)、國語羅馬字(1926年發表)、拉丁化新文字(1931年公佈於前蘇聯海參崴)。注音字母方案,目前臺灣還在繼續使用,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套法定的漢語拼音字母。

通過以上的資料我們就可以看出,我國現在使用的漢語拼音方案,是東西文化碰撞、交流之後的產物,這裡面飽含了中華民族因外侮而通過文化自強自興的奮鬥史!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9354d052d41f4aeb9198704918f9b926\

瑞德仁英語教育

漢語拼音和英語所使用的都是拉丁字母,所以很像。我們目前所用的漢語拼音方案是解放以後才制定的,而英語使用拉丁字母拼寫少說也有N個世紀了。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漢語拼音方案兼收國語羅馬字、 拉丁化新文字、 威妥瑪式拼音和注音字母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