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還有人在等著房子降價再買?

lemoncai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說明當下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時代背景:自1998年房子開始商品化之後,這20年房子基本在一種上漲趨勢中。

等房子降價再買,這其中體現出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問題:

1、太猶豫:有些人想買但又怕買到高點,遲遲不敢下手。這是大多數人的基本心理,沒有人願意買到最高點。

2、太聰明:有些人過度計較房價的高低點,幾乎是在用放大鏡看房價,總想買到最低點,生怕自己買房後房價出現短暫的下跌,更不願意承受任何一點點的回撤或損失。

3、不甘心:經常會聽到很多踏空房地產的人說,我曾經看的房子是200萬,現在那套房子已經400萬了,心有不甘,總在想200萬的時候,無法面對當下,活在幻想中。

4、太完美:有些人天生想追求高品質,而自己手中的錢又不夠買高品質的小區,但又不願降低標準退而求其次,造成無法下手。

5、錢不夠:總有不少人就想要個房子,不奢求品質,只要有房子著就行,但真的連首付都付不起。

6、太喜歡預測:有些人天生喜歡預測房價,結果聰明一時糊塗一世。

7、太喜歡比較:有些人買房子,喜歡跟自己周圍買房的人比較,別人買低了就不平衡,覺得別人買的低,自己如果買高了不爽。

以上七點是想等待等房價降了再買的一些心理誤區,針對這些問題天檀也對應給出七點建議:

1、做人太猶豫是成不了氣候的,這是格局小的表現,放大格局機會不請自來,線條稍微粗一些會輕鬆很多。

2、太聰明其實是高度不夠,努力提高自己的戰略視角。

3、不甘心這種事,每個人都會有,不止是在房地產領域,做人要學會向前看,過去就讓它過去吧,學會總結教訓把握現在,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4、太完美的人就像找對象,總想找自己喜歡的,找不到喜歡的就不結婚,最終將自己的年齡拖大。建議買房子差不多就行,任何房子都有優缺點,心胸放寬別太糾結。

5、錢不夠這一點很頭疼,我們給出兩點建議:第一隻有努力工作掙首付;第二借錢付首付(

最終還得通過努力工作來還)。

6、從大方向來看房子基本趨勢是上行的,沒有多少人能夠對房子上漲過程中的每一個高低點準確預測,別太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7、人比人氣死人,改不掉就慢慢比較吧,建議別活的太累。


最後強調:買房子就是買一個有優點、又有缺點,自己能支付的起,並能滿足自身需求的房子。切記:千萬別跟人比!


天檀

最近一段時間,房價將是平穩的,但下降可能性肯定沒有。

說句實話,哪位看過房價下跌過,一般情況下,不漲就為跌,因為中國經濟一直是向好發展,居民收入也是一直上升的,所以類比下來,房價不漲就為跌。

從大的方面來說,國家的願景是人人有房子住。為此,國家住房政策方面,以後會有幾種模式,一種是租房子住,一種是買房子租,但從政策層面來看,現在是大力興建廉租房,後續廉租房的市場如何,還未可知。

另外,國家可能徵收房產稅,但是再怎麼收,一般情況下,有幾套房子的,一般都用於出租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收稅,肯定還是租戶出。

還有,中國人的習慣,如果房租便宜,當然可以,但國人一般情況下,習慣上都不願意在租的房子上下力氣裝修,或者添置更多的生活用品,所以生活質量就會下降,而且,付了房租,最後房子卻不是自己的,感覺上總是不舒服、不安穩,國人的習慣,還是付了房貸,然後房子是自己的才安穩。

而且,中國還有大量的農村人口要向城市轉移,剛性需求還很旺盛,所以,我敢斷言,房價穩定是必然的,但緩慢增長也是必然的。

排除政府GDP的要求,但是,最後,大家記住一條,地價還是在上漲,成本不就是還在上漲嗎?工人工資也會上漲,因為大家都在漲工資,所以房價想下跌的可能性沒有。

不過中國房產市場會進一步細化,是教育性用房,還是舒適性用房,是年輕人住,還是中老年人住,以後都會有所區別。房的區間也會影響房價,而且影響會很大。


姑且言之

最近,無論是朋友圈、微博又或者是各種自媒體,都被同一個新聞刷屏了,那就是融創中國以295.75億元收購了13個萬達文旅城的項目股權,並以335.95億元收購萬達旗下的76個酒店。這可真是震驚了不少的小夥伴,網友的評論也是千奇百怪,有的高呼萬達要不行了,有的高呼萬達簡直雞賊,當然受教育程度不同以及真有腦和真無腦的網友們評論出現不同的趨勢顯然也是合理的。

以前都是看見王健林到處買買買,卻從未想到有一天他從買買買變成了賣賣賣,這確實是讓不少業主有點摸不到頭腦,更為重要的是,很多網友之所以感覺到震驚是因為這件事發生的完全沒有預兆,簡直就是平地一聲雷,把大家雷的外焦裡嫩,不過很快王健林就發聲了,他表示,這次轉讓的項目可以大幅降低萬達商業目前的負債,這樣一來就能讓萬達商業進一步實現輕資產化運營。


而這次通過變賣產業所回收的資金將全部用於還貸,萬達商業計劃在年內,清償絕大部分銀行貸款。

萬達想轉型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畢竟之前就有不小的苗頭,很久之前王健林就已經明確的表示過“不再做地產商”,而我們從一些數據之中不難看出來,現在很多房企都是債臺高築,截至到今年5月7日,公佈年報的上市房企平均資產負債率達到79.3%。23家內地房企(包括A股上市和港股上市的內地房企)的債務超過千億,很多所謂的明星房地產企業,負債率居然高達85%以上。

很明顯無論是中小型房產企業面臨著嚴重的債務危機,很多大型的房產也沒有幸免於難。

就在前不久,潘石屹宣佈要將旗下包括北京CBD核心區的資產的三個項目進行出售,請其實這麼做完全是為了保障資金能順利的回收而不是到不可挽回的時候被套牢,那個時候可真的是哭都沒地方哭了。而無論是高層做生意還是底層做生意,這兩年都嗅到了非常明顯的危險氣息。就像李嘉誠曾經說的,商人的首要目標是保證資本安全,其次才是想辦法讓資本增值。

而北上廣深現在房子的趨勢是供大於求,所以租房的確實不少,但是買房的業主確實是每年都在不斷的減少。

然而大部分人滿腦子是隻要買房就能賺錢,根本沒有風險意識,還有很多人跟著炒房團去各地炒房,很少有人評估風險。其實那些還準備買房投資的業主應該細細琢磨一下,為什麼現在李嘉誠、潘石屹等紛紛出售資產?這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信號?業主們可不要傻傻的在買房投資了,不然也許就會發生買房在最高點,賣房卻在最低點的尷尬局面了,要提前能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未雨綢繆,做好家庭房產優化配置。有的時候該做加法,有的時候就要做減法,有減有加,想好退路才是投資之道。

你還在等著房子降價嗎?八個原因告訴你,房價為什麼如此堅挺!

下面咱們就來說一說:

一、居民享受意識增加

在當今社會,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住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據有關部門研究顯示,人們在居住一套房子大概七八年的時候,就會考慮更換新房,以提高自己的居住環境。這樣看來,每個人都不可能一直住在一套房子,更換房子是一定的。

二、城市化進程加大

隨著鄉鎮改革、棚戶區改造的進程加大,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大步邁開。據顯示,中國的城市水平離發達國家的城市水平差了百分之三十,有很大的差距。這就意味著,將來會有大量的鄉鎮居民往市中心湧進,住房需求非常大。

三、通脹預期加大

CPI在不斷上升,農產品價格屢創新高,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食品價格指數將直接反射到房價上。物價指數的走高,必然帶動房價上揚,連白菜蘿蔔的價格都在上漲,房價沒有不漲的理由。不可能其他物價上漲,而獨讓房價下跌吧?

四、開發商主動降價幾率小

一般來說,開放商主動降價的幾率是很小的,一旦降價,就有可能會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反而會更沒有人買了,因為,很多人看到開放商降價,就會有等待降更多的心理。買房子就好比買股票,都是買漲不買跌的。換句話來說,如果你是開發商前幾期的業主,看見之後開盤的幾期降價了,你會善罷甘休嗎?

你還在等著房子降價嗎?八個原因告訴你,房價為什麼如此堅挺!

五、建材價格攀升

除土地價格暴漲外,房地產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斷上升,鋼材、水泥等建材價格的上漲,成了房價上漲的一個隱形幕後推手,成本增加,房屋售價無疑是會跟著增加的,並且房價的增加比成本增加的係數高很多。

六、地價猛漲

大家只看到房價在飛漲,實際上地價比房價漲得更快,有報道說,十年前買下的地,至今未開發,光地價就翻了幾百倍,比做開發還賺錢,又省事。地價是一年比一年高,象孫悟空翻筋斗似的。而地價佔了房地產開發成本的一小半,地價上漲,房價肯定上漲。

你還在等著房子降價嗎?八個原因告訴你,房價為什麼如此堅挺!

七、房子已經成為投資手段

在很多人看來,房子已經成為了一種投資手段,買到一套新房、產權歸自己,在之後或出租、或在漲房價的時候出手,都是一本萬利的事情。所以,在銀行利息式微、股市風險較大、黃金行情不穩等因素催動下,房子成了百姓最為保值增值的投資產品。

八、受傳統觀念影響

在傳統觀念的意義上,有房才有家,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在結婚之前都會置辦婚房。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女人在談戀愛之前最先考慮的就是男人的房產及經濟條件,所以,一撥又一撥的年輕男女戀愛結婚,必然需要買房子了。


千機問問問

因為傻唄。這些等降價的人大概永遠都以為房價都是開發商說了算,開發商賣不出去就會降價。

然而,房價在拍地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底價。比如,開發商拿地價是7000/平,建築成本3000/平,開發商利潤2000/平(只是舉例勿較真),你覺得這個地段房價會降到1.2萬以下嗎?開發商是企業不是雷鋒,會虧本建房給你住嗎?

房價最大的成本來自地價,憲法規定土地都是國有,天朝做的才是無本的買賣,最大贏家。

當然我並非是在噴,事實求是的說,每年中央調撥的預算根本不夠用,所以地方要發展,除了招商引資就是賣地了,賣地的錢來搞基建,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然後出政績,所以當官的是不會讓房價跌。

另外北上廣深房價為何這麼離譜?外來人口多隻是一方面但不是全部,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土地不是可再生資源,總量就那麼多,賣一塊少一塊,對應的新房供應也會越來越少,而且二胎開放,需求不會減少,市場供需關係擺在那裡,結果不用我多說吧?

最後,房地產在我國GDP佔了很重要的位置,中央調控歸調控,只會讓房價漲得慢,而不會讓房價跌。

所以總結下,中央、地方、開發商、甚至普通購房業主(你也不想你買的房降價對吧?),沒有一方是希望房價降的。從長遠五到十年來看,房價整體依然會漲沒商量的。短期2-3年可能(注意只是可能)會因為你所在的當地因為政策、調控、規劃等原因略降,但降價之後會是更瘋狂的上漲,2015-2016年的成都就是最好的例子,不信走著瞧。


秦衣1

還在等的人,多數應該是錢不夠、或盲目看空,但恭喜你誤打正著!未來1-2內年房價必降,你必須要等!

目前,部分一二線城市目前己降了,未來1-2年左右極有可能是最低點。三四線城市,緊跟著也必降,未來2-3年左右是最低點。

為什麼我預計必降?很簡單:一是週期,二是調控,三是慣性,四是換撥。

何為週期?近十幾年,中國房地產幾乎是3-4年一個週期。12、13年—16、17年,漲了剛好四年左右,現在該降了。而且己有調控開了頭。

何謂調控?還用說嗎?史上最嚴,而且政府下了決心要推動行業的長效機制,即租售同權、共有租賃。許多中大城市禁止新房2-5年再售,擺明是以時間換空間,以便建立長效機制。

何謂慣性?在以上兩者作用下,降價一旦開了頭,就不可能突然停止,放心等一陣吧!何時炒底?後面告訴你具體操作。

何謂換撥?上階段房價確實瘋狂,有錢或掂下腳夠得著的,追漲買了,但暫時也不會再買了。沒錢的呢?必須等一下了,而且價格得降一些,才能湊夠。所以客戶要換一撥,這是此輪降價的客戶基礎。

以上四點,板上釘釘,房價必降!但,降一輪,又要漲一輪,而且必然會創造新一輪高點,為啥?因為——-需求依然龐大且緊迫;經濟依然快速發展卻依然無投資渠道;另外,一二線城市依然土地稀缺、人口淨流入、發展快速,它們依然會創造快速上漲神話,並帶動三四線城市適度上漲(部分三四線城市也許持續平穩)。

既然目前必降,未來又必漲,那麼抄底將是人生大事。而且我相信,此次抄底,大概率將是你未來10年最後一次發財機會、或改變階層固化的機會。

那麼,怎麼抄底?首先,不要追求理想化的最低點,而是階段性、相對低點即可,忌記!

如何抄?

首先記住我前面說的時間點:一二線城市未來1-2年左右極有可能是最低點,三四線城市未來2-3年左右是最低點。必須特別關注這個時間點。

然後,密切關價格上漲的那一刻!怎麼做?當你在等待時,保持市場關注。過了一段時間,留意庫存及價格變化。當庫存開始緊張、個別項目開始漲價時,立即入手,別猶豫!恭喜你,成功抄底!

許多人不懂操作,或無法堅定自己的內心,因此屢錯時機。其實只要理解以上觀點、並遵循以上做法,你就可以抄底。so easy!

不要問我是誰,我是雷峰。一個幹了十幾年地產、卻已經對地產不感興趣的活雷峰。

色驢哥在泰國清邁、ZOE IN YELLOW,為你殫精竭慮。


色驢哥

嗨!我是大熊。。。

先來講一個窮逼的故事..本人現座標珠海,苦逼奮鬥中.2010年過去那邊某小區房價4000多一方,剛過去沒錢,後來一家人努力奮鬥發揚我重慶人吃苦耐勞的精神,終於到了2015年感覺存了一點錢....

去到當時那個小區旁邊的新樓盤,一問價錢居然已經要8500元一方..當時的心情是崩潰的。

辛辛苦苦存了錢..發現這房價漲的比我工資快多了...沒錢買沒辦法

今年已經最便宜的也要12000元左右了...所以我為什麼不買房?因為我相信馬雲啊!

我多希望..馬總能夠金口玉言..八年後真的是房子最不值錢..讓那些建房子的人虧死球。。

但是事實告訴我....再過幾年房價也不會不值錢...至於

我們為什麼要等待房子降價在買,那是因為窮!窮!窮!窮!窮!窮!啊。。。

我是大熊--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草根大熊

雖然大眾心理是“買漲不買跌”,但誰都希望能夠在低點買入,只不過有的人堅持踐行不跌不買的事情罷了。那麼,為什麼現在還有人等著房子降價再買呢?



1、輿論左右人們的心智

炒股別看股吧,雜音太多會影響自己的判斷,買房子也是一樣。目前,我們的房價已經運行到高位,各地也陸續推出限購限貸政策,媒體大肆宣傳拐點論,這些信息摻到一起很容易讓人產生一個判斷:房價會跌!於是,便安然等著房價跌下來。



2、不得不等著房子降價再出手



3、不降到心理價位就是不買

有性格的人就是這樣,你再漲我也不買,除非能夠到自己的心理價位。有理由嗎?沒理由,我就覺得它應該這樣!



說來說去就一句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房價就在那裡,愛買不買!


文言狀語

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有感觸的。我是2012年在上海很偏的地方買的房子。當時剛畢業工作沒多久,手上也沒有什麼錢,家裡湊,加上借了一些錢,把首付三十萬給付了。還首付債都還了好幾年。當時買的時候房子總價是100萬,現在已經漲到300萬了。買的時候,也很猶豫糾結,因為當時很多人說房子要跌,再等等,現在想想幸虧沒等,不然後面更買不起了。

當時的想法是自己住,能買得起就買,跌漲都沒關係,咬咬牙就買了。

現在的觀望情緒主要是前幾年房價漲的比較厲害,而且限購的很厲害,二套首付提高,利率提高。也限制了很多的購買力。現在上海的很多人都去嘉興,南通買房子了。

現在是國家給沒有買房的年輕人一個買房的窗口,後面估計還要漲,所以看的合適就買吧。要是自己住的,漲跌影響都不大的。尤其是一線城市,能買就買吧,等著買房的人很多啊。因為沒有房子,孩子上學啊什麼的很麻煩,在一個城市長期工作生活,房子還是必須的。


左駕右行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房價幾乎是不會降的。就算降也是小幅度的變動,不會讓購房成本發生大的變化,如果有那就是漲價!


早年間,很多人想買房,礙於當時的利率高,隨著房價慢慢的上漲,利率也開始下調,想出手怕還要漲,這個時候突然冒出來好多專家,發表了很多言論,房價馬上要跌,房子最不值錢。好吧,部分抑制不夠堅定的人就選擇了偃旗息鼓,等待房價的下跌。可是很多年過去了,房價非但沒有跌還翻倍了。這讓這些人很絕望,在幾年還能買現在是買不起了。正當絕望的時候,大佬們來了,“房子入蔥”“不要買房”“最不缺的就是房子”等言論再次讓這些人看到了希望,在加上近幾年的調控比較嚴苛。房價上漲速度放緩,就使得等待房價下跌的這些人信心愈發堅定了。



但是,事實就是如果你現在不買,接下來房價還會漲,而不是像蔥。可是,已經吃虧的這部分怎麼都是無法讓他們改變觀念的。自然,就出現了等待房子下跌的人。


等其實就是購房當中最不明智的做法。也可以說是最不理智的行為。目前來說工資跑不贏房價,你還有什麼還等的。就算房價原地等你又能用幾年追得上呢?

還有很多人,心裡想的住房是大豪宅,市中心。而錢包裡就是一個郊區的小兩居。就像很多人當時不屑於在燕郊買房一樣,認為沒有必要,自己能在北京買。結果現在多年過去,想在北京買的首付還沒夠,而在燕郊買房的房價早就翻了幾番可以去北京交首付了。實現了房子的更迭的,實現了改善的住房。這就是及時出手的眼光。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魄力。但是燕郊2000的房子你不屑5000的你呵呵,10000的你猶豫,現在都20000還限購了你也只能看著。



這就是真實的等著房價下降卻把自己賠進去了。


所以說,現在為什麼還有人等著房子下跌,那就是心中存著一份執拗或者怨恨。


房產老J

為什麼還有人等著?

因為錢不夠!

扯出別的話題:不建議等著降價再買!或者15年內,堅決不買!

買房需要什麼?需要錢,需要首付,外加貸款。大多數人都是如此。

中國拉動經濟的3駕馬車:

1.消費在今年雙11表現的淋漓盡致,根據數據顯示,今年旅遊也進一步增加。這駕馬車算是基本按照預訂軌道行駛。(如果你錢的來源處,就在這輛車中,那恭喜你啦)

2.投資,在當下社會,什麼能承擔的起,大規模資金的注入?房地產是一個非常好非常好的選擇。似乎是進可攻城掠地,退可保本固守的產業。還有其他嗎,你打算拿錢創辦企業還是風險投資呢(一般人可玩不轉)

3.出口。川普上臺後,加大了美國的出口量,美國的國策,確實是影響我國的經濟的。當然,我們還可以把大量貨物輸出到其他國家。出口,依然是堅挺力量,不過需要我們比以前更加認真對待了(任重而道遠)。

鑑於此,考慮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會。你還打算等它降價再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