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世界上還有哪些大國?

王爾筱

秦始皇統一中國,即公元前221以後,此時亞洲存在量大版圖,一個是華夏曆史大統一的秦朝,另一個就是南亞次大陸得孔雀王朝。


不過大秦不久變成“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的大漢王朝。秦統一六國時,南亞次大陸存在著動盪的孔雀王朝。因為秦亡二十年後,它也亡了。

公元前三世紀是南亞次大陸此時最強的時期,此時阿育王統治南亞,疆域廣闊,政權國家強大,後來月護王在位後期雖然擊敗塞琉古一世的入侵,但國家以開始衰弱

此時地中海周圍存在著羅馬帝國

此時羅馬帝國崛起,後來一度成為地中海地區的霸主,在圖拉真統治時期,羅馬控制大約六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因此成為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此時的尼羅河流域有這托勒密王朝


這個王朝是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他的一個將軍托勒密創立的王朝,首都就是亞歷山大港。

此時的兩河流域,存在著塞琉西王朝
塞琉西王朝是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亞歷山大大帝手下將領塞琉古一世創立的王朝,主要以今天的伊朗,敘利亞為中心



此時世界其他地區基本處於莽荒時代,鄰居日本還在從原始社會轉型!


小林子雜談

秦朝滅六國統一華夏的時候,其實世界上其他的文明發源地已經出現了比較強大的政權,比如在埃及,出現了著名的托勒密帝國;西亞地區,波斯人建立的安息(帕提亞)帝國與希臘人建立的大夏(巴克特里亞)還沒多久;南亞地區的摩揭陀國孔雀王朝,因為阿育王的死正在衰落;地中海地區的羅馬共和國正在征服迦太基而發動布匿戰爭,走向帝國時代。


埃及的托勒密帝國

原本作為亞歷山大大帝手下的一員總督管理埃及的托勒密一世,帝國瓦解以後,在埃及自立為王,於公元前305年建立托勒密王朝,定都亞歷山大港。秦朝統一時,托勒密四世在位。

歐洲的羅馬共和國

早在公元前510年,羅馬人民就結束“羅馬王政時代”,建立了著名的的羅馬共和國,確立了元老院、執政官與部族會議三權分立的體制。秦朝統一時代,羅馬共和國正在發動第二次布匿戰爭,攻打地中海商業強國迦太基。



伊朗高原上的塞琉古帝國與安息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其部將塞琉古一世自立為王,建立塞琉古帝國,統治著當年亞歷山大帝國在亞洲的幾乎大部分領土。公元前247年,阿爾撒息從塞琉古帝國之下征服波斯地區,建立起“帕提亞帝國”,中國史書稱為“安息”。而當年亞歷山大帝國時代移民到南亞地區的希臘人,建立起了巴克特里亞王國(中國史稱“大夏”)也脫離了塞琉古帝國的統治。




印度的摩揭陀孔雀帝國

早在公元前324年就建立了的孔雀帝國,因為阿育王在位時代曾經鼎盛一時,秦朝統一的時候,孔雀帝國處於阿育王的孫子三缽羅底的統治之下,已經開始分裂走下坡路。


澹奕

目送歲月,目送歷史。

秦始皇統一中國是在公元前221年,在同一時期,世界上還有不少強大的國家,比較有名的如下:

一,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是古羅馬在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之間的政體,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

在成為共和國之前,羅馬處於王政時代,共經歷了七位國王,歷時200多年,是一個傳統的君主制國家。在其末代國王塔克文統治期間,對外窮兵黷武、對內壓制民意,激起了民眾的反抗,爆發了反對專制獨裁的起義。

在暴君被驅逐以後,王政時代結束,羅馬共和國建立,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在共和國剛建立時,羅馬只是一個城邦式的小國家。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羅馬經過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先後征服了一些鄰近的城邦,成為了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隨後又與伊特魯里亞人進行了長達百年的戰爭,並贏得了最終的勝利,羅馬的領土擴大了一倍,成為亞平寧半島的中部強國。接下來,羅馬通過與迦太基的三次

布匿戰爭、與馬其頓的四次馬其頓戰爭,徹底征服了迦太基和馬其頓,控制了非洲北海岸和希臘全境。後又通過敘利亞戰爭,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終於建成了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國家,使地中海成為了羅馬的內湖。



在後來的蘇拉、前三頭同盟和後三頭同盟的軍事獨裁統治下,羅馬的共和制逐漸名存實亡。後三頭之一的

屋大維於前27年被元老院授與“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了元首制。屋大維大權在握成為事實上的皇帝,羅馬共和國結束了,古羅馬進入了羅馬帝國時代。

二,馬其頓王國。

馬其頓王國是指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146年間,小亞細亞及希臘地區的國家。

馬其頓在最初只是一些獨立的部落聯盟,直到公元前6世紀下半葉,才形成了早期的君主制國家。又經過了200多年的發展之後,出現了馬其頓歷史上一位傑出的統帥——腓力二世。腓力二世建立了一支強悍的軍隊,並創造了戰鬥力極強的馬其頓方陣,擊敗了反馬其頓聯盟軍,征服了希臘,稱霸巴爾幹半島。可是天妒英才,腓力二世在準備進攻波斯前夕被刺身亡,於是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繼位,成為了馬其頓的新國王。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年輕人竟會是馬其頓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他在接下來的十幾年將會橫掃天下。

亞歷山大繼位後,對內清除政敵、對外鎮壓反叛,很快穩定了政局,隨後親率大軍開始了傳奇般的東征。亞歷山大遠征東方首先碰到的就是波斯,此時的波斯內政腐敗、危機四伏,馬其頓軍與波斯軍的戰鬥歷時四年,終於滅亡了波斯帝國。亞歷山大隨後率軍穿越興都庫什山,直至中亞錫爾河一帶。在離開中亞後,亞歷山大又經過開伯爾山口,南下侵入印度,迅速佔領了印度西北部大片地區,企圖打到“大地終端”。但由於馬其頓軍厭倦了長期征戰,再加上印度炎熱潮溼,士兵們拒絕繼續前進,亞歷山大無奈下令撤軍。將近10年的亞歷山大東征結束了,他以巴比倫為首都,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它的版圖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依多瑙河和黑海,成為了波斯帝國之後又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國家。



亞歷山大醞釀再次東征之前,突發瘧疾,不治身亡。在亞歷山大死後,他的部將們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爭鬥,直到安提柯二世被馬其頓軍隊擁立為王,建立了安提柯王朝(前276~前168)。隨後,馬其頓與滲透到地中海東部的羅馬發生了衝突,雙方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經歷了四次大戰,馬其頓終於被羅馬征服,成為了羅馬的一個行省,馬其頓王國成為了歷史。

三,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是約公元前324年到約公元前187年古印度摩揭陀國著名的奴隸制王朝,因其創建者旃陀羅笈多(月護王)出身於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而得名。

亞歷山大大帝在征服波斯以後,南下入侵印度,後因士兵厭戰且氣候不適,最終從印度河流域撤軍。隨後,月護王趕走了馬其頓人在印度的殘餘勢力,填補了權利真空,漸漸征服了印度北部。月護王之後賓頭娑羅繼位,仍然堅持擴張政策,為孔雀王朝新增了很多領土,同時鎮壓了國內的叛亂,牢牢掌握著對北印度地區的統治力。



賓頭娑羅死後,阿育王繼位。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第三位君主,也是印度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君主(相當於秦始皇在中國的地位)。阿育王通過嚴酷的手段坐穩了王位,並經過連年征戰使孔雀王朝成為第一個基本統一印度的政權。在阿育王統治期間,佛教得到了大力推廣,傳聞他曾修建84000座佛塔供奉佛骨舍利,並整理經典,編撰了《論事》。可以說,阿育王對佛教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佛教走出印度,逐漸成為了世界性宗教。


在阿育王死後不久,孔雀王朝王權衰落,印度重新分裂為許多國家。約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巨車王在閱兵時被大臣普沙密多羅·巽伽所殺,孔雀王朝正式結束。


目送歲月

謝謝題主提問。這個問題非常有氣魄哦,涵蓋面極其廣闊。

一、公元前221年秦朝統治開始時,與此同時,世界上其他地方還有許多個大國,呈現群雄並峙的局面,這些大國自東向西依次是:

(一)孔雀帝國:南亞霸主。阿育王時期曾經統治南亞次大陸絕大多數地區以及西亞局部,不過,當秦統一時,阿育王已經去世十多年,帝國面積已經大縮水。但是仍然維持著對恆河流域的統治。(不久以後,帝國滅亡。)



【圖為阿育王時期孔雀帝國面積最高峰。不過,到了秦始皇時代,圖裡的西部、南部已經脫離出去了。】

孔雀帝國時代,佛教藉助於國家政權的佑護,在南亞很昌盛,並開始向境外全面傳播,佛教日益東漸(此後,漢代逐步由西域傳向華夏腹地)。

(二)巴克特里亞王國(中國古史書稱之為大夏):以今阿富汗為中心,統治西南亞—中亞的大塊地區。是從塞琉古王國分離出來的一個強大的“希臘化國家”。



巴克特里亞王國時期,希臘文化諸多因素(貨幣形制、雕塑藝術等等)在這個遠離歐洲之地與西南亞、中亞本土文化碰撞交匯,增進了東西方的文化溝通。

(三)帕提亞王國(史書又稱帕提亞帝國,中國古代史書稱之為安息):統治伊朗高原等地。該國新近從塞琉古王國裡脫離出來,可以大致視為古波斯帝國的復興,此時國勢方興未艾,後來,國祚延續了數百年之久。後來,它成功地將羅馬軍事力量阻擋在兩河流域以西,可見其實力之不俗。帕提亞(安息)是東西方交流的重要橋樑。(它最終被波斯薩珊王朝取代。)

(四)塞琉古王國(又譯為塞硫西王國、敘利亞王國):此時,已經是塞琉古王國的中期,它統治著以敘利亞為中心的西亞西部的一片地區。是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後的第一批“希臘化國家”之一。

如果把歷史的視線從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繼續向上追溯一個世紀,那時的塞琉古王國初期,是“希臘化國家”中的面積之冠,堪稱當時世界上的一個巨無霸,其疆域從小亞細亞、地中海東岸直抵帕米爾高原以西、印度河流域! 不過,一個世紀以後,到了該王國的中期(秦始皇時代),該國東部、中部已經分離出去,形成了大夏、安息等國家,只剩下西部(敘利亞等地)。此後,塞琉古王國在與四周強鄰們的角逐中,漸漸支撐不住,江河日下。(最終被羅馬所滅。)

(五)本都王國:統治小亞細亞等地。是“希臘化國家”,統治者則是希臘化的波斯人。(後來被羅馬所滅。)

網友如果不是歷史專業的,或許對於“本都王國”很陌生。不過,歷史上,這個國家曾經風雲一時,雄踞小亞細亞以及黑海沿岸,控制這一戰略要地,影響著”希臘化時代”的東地中海局勢,後來曾經令羅馬人大量損兵折將(米特拉達梯戰爭),其國力不可小覷。

(六)托勒密王國:統治埃及等地。也是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後的第一批“希臘化國家”之一。在第一批“希臘化國家”中,托勒密王國統治相對穩定,國祚最為綿長,持續近三個世紀。(後來,它最終被羅馬屋大維所征服,不過,那已是秦朝滅亡一百七十多年之後,相當於我國西漢晚期了。)

(七)羅馬共和國:統治亞平寧半島及其附近。國勢正在穩步上升中。



公元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後)羅馬共和國的疆域(紅色粗線條以內)

(八)迦太基王國:統治著以今突尼斯為中心的西北非沿海、地中海西北岸大片。是西地中海的老牌強國,海上軍事實力雄厚。

正當秦始皇在東方忙於鞏固擴大新帝國的一體化之際,公元前218年,西方發生一件劃時代的重大事件——第二次布匿戰爭(迦太基—羅馬戰爭)爆發。迦太基名將漢尼拔揮師征討羅馬共和國,長驅直入亞平寧,羅馬共和國危在旦夕,羅馬殊死抵抗。這場生死之戰持續十六年之久,一直打到公元前202年,也就是秦朝滅亡四年之後、楚漢戰爭結束、西漢王朝建立時。羅馬笑到了最後——羅馬成功實現大逆轉,制服了迦太基,變成了西地中海的霸主,為日後的統治整個地中海奠定了堅實基礎。(後來,羅馬通過第三次布匿戰爭,終於滅掉了迦太基。)

二、題主在提問中,還以秦統一作為範例和背景,認為這時”中國統一了,而歐洲和阿拉伯地區卻分裂了” ,並徵詢其原因。 本人覺得,提問中的這個說法並不能成立。

當秦始皇統一中國之時,在歐洲,在西亞、中亞與北非(大致相當於題主所說的”阿拉伯地區”)談不上是”卻分裂了”。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差不多一個世紀之後,才是秦統一時代。換言之,當秦朝建立時,上述各地區的大國林立局面已經持續了將近百年,並不是在秦統一前後才出現的世界大分裂。所以說,當時並不存在“東方統一化,而西方分裂化”的同時反向運動。

恰恰相反,在當時的歐洲,一個大國正在崛起和對外蠶食擴張中,在為此後的地中海世界第一次空前大統一進行著努力,那就是:羅馬共和國。(此後,它將一步步建立起“地中海帝國”。)

—— —— ——

綜上所述,公元前三世紀即將謝幕之際,在亞歐大陸以及北非的北半球中緯度一帶,從東海之濱到大西洋東岸,正在同時上演如火如荼的真實大戲,秦帝國、孔雀帝國、大夏、安息、塞琉古、本都、羅馬、迦太基,這一個個主角同時在大舞臺競逐,呈現出世界歷史的五光十色。

“秦皇時代的世界各大國”,這是一個多麼引人入勝的宏大話題! 我期待著網友們的精彩發言、盡情揮灑,我將從中受益匪淺。

謝謝大家瀏覽本人的答問,敬請指正。


曉帆輕舟

不請自來,我是【今古縱橫】的槐叔。看到本問題其實包含2個含義,槐叔一一來解答。

秦始皇統一中國是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公元前三世紀,那我們就來分析下當時世界上有哪兒些稱得上是大國的。

首先當時離中國最近的是現在印度地區的“孔雀王朝”。印度歷史上著名的阿育王在公元前三世紀統一了印度大部分地區,疆域包括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孟加拉灣、德干高原,是當時明顯的大國。

(孔雀王朝)

其次是如今中東地區的“塞琉西王朝”。馬其頓王國在公元前四世紀分裂,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塞琉古一世建立了以如今敘利亞為主心,包括伊朗、亞美尼亞及印度北部地區的王朝,疆域也很大,屬於當時的大國。

(塞琉西王朝)

第三是以埃及為主體的“托勒密王朝”。

也是馬其頓王國分裂後,由亞歷山大大帝的另一名屬下托勒密一世創建。疆域包括如今以開羅、尼羅河為中心的大埃及地區,疆域也十分遼闊。大家熟知的“埃及豔后”就是這個王朝的最後一名法老。

(埃及豔后)

以上就是公元前三世紀前後,和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同時並存的世界上其他幾個大國。

而之後的羅馬帝國正式算成立要到公元初年了,那時候西漢都成立快200年了,所以有人將羅馬帝國算在當時大國行列是不對的,當時的羅馬城還只是個小城邦。

看到本問題還有第二個含義是“歐洲和阿拉伯為什麼分裂”。槐叔分析如下。

(羅馬帝國疆域)

首先歐洲沒有真正的統一過。

雖然之後的羅馬帝國號稱有500萬平方公里,但是還是以地中海為中心的跨亞非拉的國家,就算最遠到過英格蘭,也很快被驅逐了。而原因則是歐洲是以標準的“封邦建國”為基礎建立的一系列政權,加上北歐民族南下,以及前後被中國打敗的匈奴、突厥人的西進,讓整個歐洲很難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雖然後世出現過像拿破崙那樣有統一歐洲宏偉目標的人,但那時候的西方已經有了現代的“國家和民族”概念,再要完成統一已經是不可能了。

(阿拉伯帝國)

而阿拉伯地區同樣如此,七世紀到十三世紀的阿拉伯帝國雖然也是“雄極一時”,但由於是民族混合且比例差不多組成的國家,又由於宗教(阿拉伯人本身主要的宗教還分派別)信仰差別,以及天主教國家的“十字軍東征”帶來的後果,導致了政權越來越衰落。而十三世紀蒙古帝國的雄起,給了阿拉伯帝國最後致命的一擊,阿拉伯帝國徹底被消滅,再也沒有重新統一起來。


今古縱橫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世界上的大國,有:

1、阿育王的印度。阿育王差不多和秦始皇一個時代,也是統一印度;

2、羅馬。當時好像還是一個共和國。羅馬共和國,不過勢力已經很大了。

至於其他地區,印象裡沒啥大國。

至於說中國統一了,歐洲和阿拉伯分裂了,這個只能說歷史原因複雜。

主要是,歐洲沒有中國這樣的機制,無法形成大一統,而阿拉伯,地緣上無法真正形成一個總體。


辰州觀海

有印度的孔雀王朝,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塞疏西王朝,和即將戰勝迦太基的新興的羅馬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