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為什麼不喜歡生女孩?

彬哥農情

家家都有難唸的經,孩子更是大問題,說說大姐的事情,希望未婚女孩警惕。

我們是同行,她比我大一輪,很能幹,是一位名師。教學、教研都是值得稱道的,是我心中的榜樣。

(網絡圖片)

前兩天看她心情不好,於是就和她聊天。她不由得抱怨了一句說,結婚前一定要和家人說清楚,以後生孩子,無論是男孩女孩,都要順其自然,不能抱怨。

原來,她和家人鬧矛盾了。關於生三胎,要兒子。

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上初三了,獨立而優秀;小女兒剛剛三歲,今年被送到幼兒園小班。過年在家婆婆公公催她生三胎,想要一個孫子。而她,堅決不要。

我就說“老一代的,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你不要在意。我哥(大姐的老公)什麼態度,他支持你理解你就行?”

“他,他肯定也想要個兒子。”大姐無奈的說。



“那爺爺奶奶對瑤瑤(小女兒)好嗎?”

“還可以,只是沒那麼疼愛,日常照顧罷了。這不是不想帶了嘛,就送到幼兒園了。………所以你結婚時候一定要喝,家裡商量好,生幾個孩子,生男孩女孩,都要自己做主”

聽到這裡,我心裡咯噔一下,是的,從來不會想到生男孩兒這個問題,在當今社會,仍然是這麼嚴重的問題。

“是的,聽你一說,是得商量好……那瑤瑤去幼兒園習慣嗎?哭了沒?”看他沉默不說話,怕他心裡難過傷心,我不得不轉移她的注意力。

結婚後,諸如此類,真的很難和公婆相處嗎??

用真心分享解答,請關注,謝謝!


心靈聊齋


農村人為什麼不喜歡生女孩,在中國,不單純是農村人不喜歡女孩子,各個階層的人,基本上都是重男輕輕女,這是從古自今,一個朝代又一個朝代,一輩又一輩的延續

從過去,上到皇帝,只要生下來,聽說是男孩,即龍子,皇帝無比高興,第一個便封為太子,繼承皇位,江山有救,朝代能延續,如果第一個是女兒,便無權繼承皇位,一直生到男孩為止,皇帝愛長子,就是這個道理


農民百姓,想要生個男孩,那是因為,男字上面是田,下邊是力,只有男孩才能乾重活,粗活,耕田梨地,早早就能減輕父親的體力活,又能延讀香火,在過去,無論生多少女孩,都要直到生到男孩為止

我聽父輩們說,過去有一家人,前面生了七個都是是女孩子,一直生到第八個才是男孩,那家也不算富,但還是大辦酒席,請親戚鄰居,大吃白吃三天,就為得到了一男孩,能延續這家人的香火

為啥說生到男孩,就說能延續香火呢,女孩子長大成人後,都是要嫁人的,嫁給別人不在家,逢年過節,給祖宗上香火化紙錢都不旁邊,只有男孩子才永遠在家裡,能隨時給祖先供奉香火,這就造成了從古自今,重男輕女的思想,有了男孩,就有香火的延續的說法

當然啦,現在新時代,新風尚,男孩女孩一樣好,一樣孝順,一樣平等繼承家產,不管男孩女孩,有孩子就好


隱居仙境

農村人不喜歡女孩子是有它的邏輯道理的。因為女孩子是要外嫁的,男孩子是繼承血脈和家族延續。更重要的是,男孩子要承擔父母的贍養,女孩子是不需要的。這是根本邏輯所在,當然從現在的眼光看這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


所以你可以看到幾十年前的農村裡面很多女孩子是文盲,但是他的兄弟都是高中生或者初中生,大學生等等。曾經有一個階段女童的失學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好像國家也重點抓抓過女童失學率。

現在隨著經濟發展男女主間的平等了,偏遠的地方重點輕女的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我記得上一次好像有一個新聞曝出了有一個媽媽把自己十六歲的孩子嫁了。包括以前也有童養媳等等,這些其實都是重男輕女的表現。



現在很多農村人都已經改變觀念了,還有些人變成重女輕男,覺得女孩子好啊,男孩子不好,因為現在娶一個老婆成本太高了。這可能房價高企的一個正效應吧


知常容

農村人不喜歡生女孩有三個原因:

1、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13億人口,9億農民,農村需要大量的長期從事重體力的人口,男性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農村的重體力活女孩基本做不了,必須男孩來做。

2、農村人傳宗接代思想比城裡人更強烈,生男孩可以延續香火、接戶口本。一個家庭如果沒有男孩,在村民面前就會抬不起頭,是一件丟面子的事情,被別人瞧不起的,被認為是“絕戶”。

3、女孩早晚得結婚、外嫁;生男孩是娶進門。所以在農村有些人,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就會一直往下生,直到生出男孩才停止。


婉婷

不喜歡生女孩或者說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其實在哪類人群都存在。人本身就是有喜好傾向的嘛!比起女孩,我就是和喜歡生兒子,無緣由的,單純喜歡。

可能農村的比例會更大一些。思想決定吧!



  • 男生可以做體力活
  • 男生可以給家裡撐門面
  • 男生可以增強家族力量
  • 男生可以延續香火
  • 男生可以讓父輩有奮鬥的理由
  • 男生可以做這事情改變家族現狀、改寫歷史
  • 男生可以養老
現在社會在持續進步,重男輕女的比例越來越少,很多社會角色已經沒有性別帶來的分工優劣勢。

男女越來越平等,無論男孩女孩,培養得好老年輕鬆就是投資,培養不好啃老到老就是負債。


育兒路上紅綠燈

我是一個地道的農村人,也是一名女孩,我家有三個孩子,我是老二,上有個姐,下有個弟,家境一般吧,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過的還可以吧。


長大後對小時候的事沒有多大的印象,偶然聽到父母提起自己的小時候。聽到最多的就是“如果你要是個男孩的話就不會有你弟了,你爺爺奶奶就希望你爸生個兒,將來好傳宗接代”每次聽到這話就特別的生氣,憑什麼他們一句話就可以決定我的生死,剝奪我生存的希望,如果不愛我又為什麼要把我生出來???


農村人不喜歡生女孩就是想以後可以傳宗接代,不想自己的子孫到了自己這一代斷了香火,還有就是覺得女孩早晚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對女孩再好終歸是要白給別人家的。 “重男輕女”這個觀點自古以來就有,即使到了現代,仍有很重的觀念。


每次聽到老人有重男輕女的觀念時真的忍不住的想說句話,雖然有些不太尊重。女孩怎麼了,女孩那點不如男孩???男生可以可以做的女孩為啥不可以做?都說“養兒為防老”可現如今老人沒人養的事也不少。其實女孩更懂的如何照顧人,多希望上輩的思想觀念能轉變下,希望男女平等的願望能全面實現。


愛笑的眼睛875

對於農村人為什麼不喜歡生女孩這個問題,我想還是由農村人解答才比較合適,正好,我就是個農村人。

首先第一點:農村人不喜歡生女孩的第一原因是因為家裡的老人,因為老一輩的人思想比較保守,比較落後,一直信奉繼承香火之類的,再加上有些老人一輩子可能都沒有走出去過,所以這也是不喜歡生女孩的原因之一,也可以稱之為目光短淺吧。

第二點就是農村人都覺得如果生女兒,以後等她長大了就會離開自己,嫁到其他地方去,可能這對他們後半生的生活有所影響。

當然,這也只是一部分人的選擇,現在社會對這個觀點已經逐漸改觀。

以上全是個人見解,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看法,謝謝


其實一場夢

每種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與生存態度.他們自然是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才會那樣做.對於這些現象,我們如果可以,便去改變,如果不可以,我們應當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他們. 大多數農村家庭依舊有著傳統觀念,男尊女優,所以往往生孩子多就為了要一個男孩.而又沒考慮得長遠或是基於種種原因,對於女孩便會疏於管理. 而像你所說的,往往是對於育人方面不太清楚的農村夫婦.他們結婚生孩子往往比較早,一方面是因為認為孩子長大了可以幫忙;另一方面,也趁自己年輕,可以給孩子好的將來.而多數他們中多數都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念幼稚園,最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幼稚園沒有多大意義.無須為那方面付費,畢竟他們經濟很拮据.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夫妻結婚之後,對於生孩子的事情不瞭解.意外產出了孩子.由於我國性教育普及程度低.很多孩子也都是這樣出世的. 提問者如果對這方面在意,可以多與這些農村青年溝通,他們往往樂於接受別人的意見與建議.或者參加一些的組織,幫助這些困難的家庭. 總結起來,是因為他們的觀念問題和認識水平有限所造成的. 應該是傳統思想吧:多子多福,有的是因為重男輕女,想要男孩.


用戶95576796536

我不知道題主在哪得到的這個消息,現在的農村已經不是以前的農村重男輕女的觀念早都沒了,之前計劃生育時代確實這種觀念很重。

那時候感覺生不了個男孩就是不孝,家產沒人繼承(實際那時候有毛繼承的),我想這個觀念的養成還是受老一輩思想的影響那時候農村日子不好過全憑種地生女孩那時候地裡活沒法幹,而且女權幾乎沒有。什麼童養媳亂七八糟的,也導致了婦女地位低下。女權的被壓制,生產力的低下,封建思想的影響,思想上的不開化,導致了那時候農村的重男輕女。


i小元在路上

歧視了吧,城市也有不喜歡女孩子的,這主要看個人,我也是農村的,我倒是沒有這樣的想法,現在養老還真不要靠兒女,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像我80後的,我也不指意靠兒子養老,主要自己身上要存些錢,以後老了自己過的有尊嚴些,我身邊有的兒子還不如女兒,女兒節假日還會給媽媽,帶媽媽逛商場,兒子會嗎?我也不喜歡那句說女兒遲早要嫁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認為,就算我女兒以後嫁了,她都是我的女兒!都是媽媽身上一塊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