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或者數學家自殺,是不是因為發現了宇宙真諦?

司尚慶

個人感覺應該不是(感覺問題有點科幻主義了)

在BBC的紀錄片《危險的知識》中四位數學家:喬治·康托爾、路德維格・玻爾茲曼、哥德爾和阿蘭·圖靈。他們都是傳奇一生,成就無限,他們為了自己的知識與整個行業作鬥爭,用自己的智慧改變世界。但是因為人們的尖酸刻薄,產生悲劇性的結果,就是使他們感覺到精神上的強大壓力,從而走向自殺之路。他們的科學貢獻也被叫做"上帝的知識"

路德維格·玻爾茲曼1844年2月20日出生於維也納,奧地利的物理學家,因為在統計力學和統計熱力學領域奠基性的貢獻而被人們所熟知。


作為一位堅決的唯物論者,玻耳茲曼深信分子與原子的存在而反對以F.W.奧斯特瓦爾德為首而否認原子存在的唯能論者。因孤立感與疾病纏身在意大利杜伊諾自殺。據說是當時還在和家人度假。

很明顯玻爾茲曼是為了自己的理論鬥爭而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另一位庫爾特·哥德爾,捷克數學家、邏輯學家和哲學家。當代著名的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的提出者,愛因斯坦的摯友。

就如電影裡所講一樣"如果你想要得到超前的知識和愛因斯坦一樣的大腦,你除了天賦努力之外還需要無時無刻地為自己的理論作鬥爭。"

他們的不朽已經不是里程碑,而是永存的紀念碑


PopularScience

這個真不一定。。。

1954年,計算機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的數學天才圖靈自殺,留下一隻被咬了一口,塗滿了氰化鉀毒藥的蘋果。

1976年,據說史蒂文喬布斯作為圖靈粉,以被咬了一口的蘋果logo,致敬圖靈自殺時咬下的半個蘋果。

圖靈自殺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呢?他可不是因為發現了宇宙的真諦,而是被迫害抑鬱而選擇了自殺。因為圖靈是個同性戀者,而在當時的英國,同性戀是犯罪,在1885-1967年之間,曾經有5萬名同性戀被判有罪,並處以不同等級的刑罰。而圖靈被認定為同性戀之後,被施以了化學閹割。。。還被強制服用各種帶有激素的藥物。。。

被迫吃藥之後,圖靈的胸部像女性一樣發育,還出現了其他奇怪的症狀,他覺得自己逐漸變成了一個怪物。。。在不甘屈辱之下,天才圖靈選擇了自殺。。。年僅41歲。。。

我覺得更多的數學家或者物理學家不是因為發現宇宙真諦而自殺,而是因為發現不了 才自殺吧。。。比如參加過索菲亞會議的愛因斯坦的好友,物理學家艾倫菲斯特。愛因斯坦認為導致埃倫費斯特走向死亡的根本原因在於:作為科學家的埃倫費斯特對解決科學在他面前提出的任務感到力不從心。還有事因為自己發現的理論雖然是對的,可是苦於不被認可而自殺的,例如玻爾茲曼,因為持續十年的能量學與原子論之爭沒有定論,他曾多次試圖自殺,並與1906年最後解脫。

以上。


包大人玩科學

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自殺並不是因為發現了宇宙真諦,他們的自殺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正如托爾斯泰小說中所說的,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先讓我們看看歷史上有哪些科學家是自殺的。

圖靈

圖靈的自殺事件廣為人知。他在41歲時吃了一個含有氰化物(劇毒)的蘋果而中毒身亡。圖靈在生命後期其實過得很不爽。在他死前兩年,因家裡失竊而報警,因此牽扯出了自己的同性戀傾向,這在當時的英國是不可原諒的。圖靈面臨兩種選擇:一是蹲大獄,而是進行所謂的化學閹割。為了能繼續自己的科研工作,圖靈選擇了後者。但正是這一選擇為他的最終自殺埋下了伏筆。進行激素注射後的副作用以及別人的冷眼旁觀使圖靈生不如死,最終自殺身亡。

玻爾茲曼

玻爾茲曼的自殺也被我們很多人熟知。玻爾茲曼作為近代熱力學和統計力學的奠基人,他的自殺很令人惋惜。他的親人和孩子先後離他而去,是他一次次陷入痛苦。關於科學方面的論戰,即他和奧斯特瓦爾德之間的論戰。自負的玻爾茲曼在這場論戰中也經受了無比的折磨。事實上,它曾兩度自殺,第一次並沒有成功。第二次,也就是1906年,他終於得到了解脫。

喬治·伊斯曼

相比於前兩位來說,喬治·伊斯曼可能並沒有那麼出名。但是他創立的柯達公司卻被好多人熟知。沒錯,伊斯曼正是膠捲的發明人。他在自殺之前寫下了一張紙條,“我的任務完成了,還等什麼呢?”可以看出,伊斯曼本身帶著一種使命感,他的使命完成了,便可以走了。這也可以算是看穿人生吧!儘管不像題主說的那樣是領略了宇宙的真諦,可能對於伊斯曼本人來說,是領略到了自己生命的真諦了吧!


宇煙zhb

施鬱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

不是的。恰恰相反,研究的失敗或者不被承認倒是有可能加劇情緒低落,為自殺因素增加一根稻草。比如大家都知道玻爾茲曼是自殺的。玻爾茲曼有一個學生,叫做艾倫菲斯特,他是愛因斯坦和玻爾的朋友,也是自殺的,他自殺前,正是量子力學突飛猛進,而他自己感覺跟不上了。 這加劇了他的抑鬱。

不過我總是覺得,這些自殺的科學家是不會直接因為學術研究而自殺的,只是他們本來就心情低落,有厭世情緒。玻爾茲曼本人就是這樣。他的原子論不被承認,但是他自殺的原因不能歸結於此,只能說加劇了他的厭世情緒。

自殺的人各種各樣,也不是說只有數學家和物理學家自殺。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也是人,自殺的數學加和物理學家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圖林自殺的原因與英國當時的法律對他同性戀的處罰有關(也有人說他不是自殺)。再比如,文革中有中國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因為受迫害而自殺。

順便說一下,有些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有自閉傾向,比如狄拉克。他的文章特點是清楚簡潔漂亮,用楊振寧先生的話說,是“秋水文章不染塵”。這與他的性格也有關係,他說話非常少。一般認為這是他小時候,他父親對他很嚴厲,要求他必須講法語,所以他就不喜歡講話。但是也可能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狄拉克很可能有一點自閉症,所以有可能他強化了他父親的嚴厲要求的影響。但是,即使有自閉症,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狄拉克就成為了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而且幸福長壽。


物理文化與施鬱世界線

我覺得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自殺的物理學家有幾個,比如說玻爾茲曼,他是統計力學的奠基人,不過他的自殺完全是因為他得了抑鬱症,為什麼他會抑鬱呢?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他相信原子的存在,而他的同事馬赫以及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不相信原子的存在。因為學術上的爭議,玻爾茲曼很抑鬱,所以自殺了。當然抑鬱症是一種病,得了這個病的人,自殺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不能說玻爾茲曼自殺是因為他發現了宇宙的真諦。這個真諦與自殺沒有什麼聯繫,這種說法顯然不是一個科學的結論。

自殺的物理學家還有艾倫菲斯特,他自殺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兒子有精神病,他要照顧一個精神病的兒子,非常痛苦。最後他槍殺了自己的兒子,然後就自殺了。把自己的兒子殺了,自己肯定也要自殺,這就是對整個世界做一個了斷。所以我也不認為艾倫菲斯特的自殺與什麼宇宙真諦有聯繫。

自殺的數學家也有很多,當然也有數學家本來想自殺,後來看到費馬大定理停止自殺的。不過,與費馬大定理有關的,還真有一個數學家自殺了,他就是日本的數學家谷山豐。他與志村五朗提出了一個數學上的猜想,是解決費馬大猜想的關鍵。可惜的是,谷山豐生活在二戰以後的日本,當時日本的經濟條件很差,整個國民經濟正在恢復。谷山豐住在一個10平方米的小房子裡做數學,吃得也不好,穿得也不怎麼樣,生活上比較艱苦,最後不知道出於什麼想法,他自殺了。他的自殺與宇宙真諦也沒什麼關係,因為他沒有證明費馬大定理,他僅僅是提出了一個猜想,不能認為他已經發現了宇宙真諦。


作家張軒中

首先要先給出個結論,這個答案是否定的,毋庸置疑!其實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物理學家或者數學家同時也是一個人,那他們自殺的原因其實也與正常一致,無非為情所困,或者是心情不爽,一時衝動、

嚴重的抑鬱、承受巨大壓力、生活處境困難等等。

其實拋開他們身份的特殊性,或許他們的自殺行為也與一個普通人無兩樣。那我們再回到問題上來,發現宇宙的真諦就要選擇自殺嗎?想必這也是非常站不住腳的邏輯,難道是因為知道了一些不該知道的東西了吧,最後就選擇了自殺。

難道宇宙的真諦就那麼可怕嗎,可怕到一個人需要為保證宇宙的秘密不背洩露而選擇自殺嗎?在科學家眼裡,宇宙的真諦就像是他們一生所追尋的東西,發現宇宙的真諦只會讓科學家更加欣喜。

此時可能有人會說:因為科學家發現宇宙的真諦,擔心宇宙的真諦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最後必須選擇自殺來保守秘密。如果宇宙的真諦真的存在,並威脅到人類,這個時候更應該選擇對外公開,集結全人類的力量要解決這個大災難的發生。

據本人不完全的瞭解,目前還未聽說過物理學家或數學家因為發現了宇宙的真諦而選擇自殺。如果有的話,歡迎留言,歡迎一起探討。

最後還是需要舉個反例來說明一下:

就像其他朋友的回答一樣,算是半個計算機之父的圖靈在41歲的時候,選擇了服毒自殺。而這樣的結果可能有極大一部分是因為個人的性取向與當時英國社會不認同同性戀的法典相違背,在接受化學閹割後,圖靈最後選擇了生命的自我終結。

對於宇宙的真諦,科學家們正在探索!


超級數學建模

不是。至少大部分情況下不是。

只要是人,就有可能自殺,因為人的情感有些時候非常脆弱,只要受到了某些方面的刺激,就有可能自殺。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都是人,所以他們也會有七情六慾,也會有喜怒哀樂,所以自殺也很正常。

比如說圖靈,作為一個偉大的數學家,他就是因為自己同性戀的身份而備受歧視,所以才自殺的,所以準確的說,這跟他是不是數學家沒有關係,實際上到了今天,很多普通人都會因為這樣的困擾而走向極端。

而相比普通人,這些物理學家或者數學家可能會因為學術上的事情而產生極端的想法,但是大部分時候不是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的真諦,而恰恰是因為他們沒有發現宇宙真諦。比如說玻爾茲曼,就是因為長期與他人的論戰讓他覺得疲憊了,所以就自殺了。而且現在有很多走在科技前沿的物理學、數學方面的科研人員,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因為他們所在領域過於尖端和小眾,導致長時間自己一個人陷在科研中不能自拔,還遲遲得不到結果,所以在身心俱疲之後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再比如說數學家谷山豐,他提出了一項關於費馬大定理的猜想之後沒有得到認可,因而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失望——當然他自殺的原因肯定不僅僅是因為這一點,於是留下了一張字條,說自己:

至於我自殺的原因,儘管我也不瞭解我自己,但這決非由於某件特殊的事情,或者某個特定的原因。我只能說,我被對未來的絕望所困住。

然後就自殺了。可以說,這也應該跟他在學術上的勢單力薄和無力是有巨大的關係的。

總之,那種一眼窺透宇宙真諦覺得自己涅槃所以才自殺的,一般不是瘋子就是瘋子,相信這種故事的人可能也是對物理學、數學有什麼誤解。畢竟一個理智的人不至於覺得自己一個人就有看透宇宙真理的能力,而且現在的各種科學已經細分的很厲害了,大部分是一個問題的一個很小的一部分,看透了這部分最多也是把某一個問題的某一個方面解決了,誰會自大到認為自己的那一小攤子事情代表了宇宙真諦呢?

所以總的來說,題目中的說法在大部分情況下是不對的。


SilentTurbine

首先你要明白宇宙的真諦是什麼,單純的物理學和數學家是不會明白的,這裡面必須有哲學。而真正觸摸到真諦的人有,像老子、尼采等。不是說他們所有的言論都是對的,而是有有一些是對的,但的確觸摸到了。

真諦是宇宙的規則,像物理數學化學等等所有學科是在尋求真理般的規則。但人類的知識不等於真理,人類所能理解的規則知識基本都是以人為視角主觀理解的,而世界真正的規則只靠人類自身用多長時間,多大容量都永遠無法全部理解。而也有人能觸摸到真理,像老子、尼采這樣的少數人,而他們理解的規則也並不全部是真理,因為他們並不知道人類眼中的規則和真正的世界規則是有區別的,所以他們誤以為他們所理解的規則全部是真理。

不是說所謂的科學等人類的知識都是錯誤的,而是不完整不準確。就像是我們所研究的東西只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是一定範圍內的細節,而像比這個細節還要小的、根本的東西我們看不到,而比這細節大的整體輪廓我們也看不到,而與其相關的因素我們也不完全看的。所以說我們人類視角單看這一單一的細節是沒錯的,而它並不只是這樣,我們看不到根本、看不到整體輪廓、看不到其他因素,所以做出的評價是不正確的。

我拿老子舉個例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是宇宙的規則之一,因果,也是真理。

老子的陰陽平衡、兩極、物極必反等觀點就是人類主觀所看到的規則,只存在於我們人類世界,在這裡是對的,對於整個宇宙來說,對於絕對的真理來說是錯的。


粥82878659

這個問題,不僅讓我想到了在《三體》裡,三體人為封鎖地球科技的發展,使用了“倒計時死亡”的詛咒殺死那些有名的科學家。這看上去好像不太現實,但是我們仔細去思考的話,真的會有點細思極恐。接下來,我先來說一說是否真的有“三體人”。

美國紀錄片《遠古外星人》(又譯為《來自遠古星星的你》)以大量的考古發現試圖證明在遠古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和外星人有過密切的聯繫,而且還表示我們很有可能是他們的後代。當然了!裡面有一些東西,就好像是科學家在搞迷信,如用聖經裡的內容猜測遠古人類把外星人當作神,有人甚至說這是科學家在調皮。

不過,我們又來看幾個靠譜點的科學例子。

哈薩克斯坦科學家馬克西姆馬庫科夫曾發現,在人類的基因代碼裡總是頻繁出現一個數字,37,而且所有20種氨基酸共享的通式結構的相對分子質量都是74,是37的2倍。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我們知道,人類是起源於猿猴,這也是達爾文《物種進化論》中的觀點,可是科學家在實際研究過程中發現,人與高級猿類之間有一個缺環,就是說,從高級猿向人過渡中缺少有力的證據。還有,在恐龍集體大滅絕過程中,我們的祖先猿猴卻沒有滅亡,好像是有人幫了他們一把。

有人說,這些問題也許還有其他合理的解釋呢!那我,就給大家提供一條思路,也許從前到後,我們都在外星人的監控之下。在某年某人,一群外星人突發奇想,想要搞一個生物社會學實驗。他們來到了地球,製造了我們,然後把地球的條件設置為適合我們居住的模式,並時時監控著我們的行為,地球就像一個實驗室。當外星人覺得我們太愚昧時,就設定了人類進入高速發展時代,當他們認為我們不好控制時,就要抑制我們的發展,當代已經很難出現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傑出科學家,唯一一個前不久也去世啦,當他們覺得人類當中出現了超越實驗本身的現象時,就像我們總是要去管好實驗室的小白鼠一樣,不聽話,就得死。大家要知道,我們現在的文明繁榮基本是工業革命以來才有的結果,就是200百多年,而在之前的人類,要麼是在中世紀的黑暗,要麼是在君主專制下的暗無天日,為什麼我們的文明進展如此緩慢。仔細想想這些問題,心裡頭有時陣陣發涼。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意見,若有反對者,歡迎來電!


抖腿人士的想法

先說結論吧,上帝未必讓這些天才自殺,可是他有各種各樣的方法阻止天才的研究。

先是語言,還記得巴別塔的故事嗎?《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記載,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這是傳說咱們就不說了。

牛頓爵爺出世,號稱“天不生牛頓,萬古如長夜”,對於牛頓這種逆天的天才,上帝還真沒有辦法,給他安排幾個美女,消磨他的鬥志吧,當時歐洲名媛好多都想嫁給爵爺,那些名媛捯飭捯飭都是王妃的料啊,可是爵爺不稀罕,乾脆不結婚,那怎麼辦啊,給他權力吧,爵爺還真稀罕權力,他早就看萊布尼茨、胡克之流不順眼,只是沒機會收拾他們,爵爺擔任了英國造幣局局長,就是大英帝國央行行長啊,照當初大英帝國的勢力,這基本上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這一下衝淡了對科學的興趣,不過爵爺在局長崗位上也沒有閒著,兢兢業業,順便提出了“金本位制”,這可是現代金融的核心制度,直到二戰後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才取代了“金本位制”。

這次上帝成功地阻止了爵爺。

不過江山代有才人出,爵爺剛剛消停,帥哥麥克斯韋又冒出來了,此人謙虛謹慎,尊重師長,簡直就是一溫文君子,再象對付爵爺那樣看來是不行了,上帝只好把他招了回去,寫出《電磁學通論》六年後,就去世了,年僅48歲,要是麥克斯韋再多活幾年,說不定愛因斯坦的一些成就他也能提前發現呢。

下面就該愛因斯坦了,傳說愛因斯坦是魔鬼的代言人,是魔鬼轉世,專門來和上帝過不去的,上帝拿他還真沒辦法,提出狹義相對論後,還繼續發佈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說了之後,還想統一場論,這下上帝不高興了,愛神再這麼一路研究下去,上帝的內褲也要被他扯下來,怎麼辦呢?

給他美女,他照單全收,而研究熱情不減,給他權力,讓他當以色列總統,他不稀罕,上帝陷入了沉思,對了,他天生自負,喜歡吵架,那就吵吧,愛神後半輩子什麼也沒幹,就和量子學派吵架了,創下了“一人敵一門”的奇蹟,不過他的研究也耽擱了,不但自己的耽擱了,還成功地狙擊了量子學派,以至於後人評論,如果愛因斯坦後二十年去釣魚,那麼物理學的進展會快很多。

上帝又贏了一次。

最近一次上帝出手就是對約翰.納什了,約翰.納什,博弈論創始人,博弈論就是科學的通用語言,無論是蜂群的行為還是大國的核戰略,無論是罰點球還是撩妹,都可以用的上,關鍵是納什學生期間就提出了這麼偉大的理論,要是任他發展下去,巴別塔可就建成了,無奈,上帝使出了陰招,直接讓納什瘋了,太過分了。

或許是上帝自己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最後還是讓納什清醒了,讓他去領了諾貝爾獎,而此時納什已經垂垂老矣,可是納什一清醒,就又開始研究,就這樣的天才,研究下去還了得,上帝直接安排了一場車禍,帶走了納什。

當然這些都是戲言,前提是存在一個上帝,不過誰知道是不是存在上帝呢,或許我們就生活在黑客帝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