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經濟怎麼樣?

曲低亦和寡

廣東,簡稱“粵”,省會廣州,下轄21個地級市,全省陸地面積17.97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2017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89879.23億元,同比增長7.5%,佔全國的10.5%,連續29年居全國首位。



在許多中國人的印象中,廣東是一個經濟發達、人民富裕的省份。確實如此,廣東是改革開放中受益最大的省份之一,廣東一省獨佔珠三角,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中,廣東就有三個:深圳、珠海、汕頭。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中,廣東就佔了其中兩個——廣州和深圳。尤其是毗鄰香港的深圳,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從當初不足三萬人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我們熟知的知名企業如華為、中興、騰訊、中國平安、大疆無人機等等都是深圳的本土企業,深圳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的創客之都,成為許多大學生創業的樂土。



廣東的發展模式比較多元化,例如廣州作為廣東的商貿和文化中心。深圳的發展主要是依靠科技和金融等行業。東莞、佛山製造業發達,茂名、湛江主要以重化工業為主等等。廣東經濟發達,產業鏈完整,能滿足不同層次的人就業,所以每年廣東都吸引很多人南下打工。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未來廣東的經濟發展必定會更上一層樓。但區域發展不平衡一直是廣東的硬傷。在廣東近9萬億的GDP中,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四個城市GDP總和就超過6萬億,所以有網友調侃稱:

廣東經濟格局分明就是:“四大天王帶著一群小弟”,區域發展不平衡可見一斑。未來廣東若能把粵東西北發展起來,那就更好了!


錦繡中源

廣東是華南的一個省,位於南海沿岸。2005年1月,廣東超過河南和四川,成為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總人口為 2010年人口普查中104,303,132人,佔中國大陸人口的7.79%。這也使得它成為前英國拉吉以外任何國家人口最多的第一級行政分區,因為其人口僅超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北方邦的人口,。 省會廣州和經濟中心深圳是中國人口最多,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2015年全省有10850萬人口。

廣東的經濟規模足以與許多國家相比。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1,104.5億美元,廣東自1989年以來一直是中國大陸GDP最大的省份。2015年,廣東的GDP略高於墨西哥,按美元或購買力平價計算,排名第15。 廣東與洛杉磯大都市區的國內生產總值相當。

改革開放政策從根本上改變了廣東的經濟狀況,因為它能夠利用進入海洋,接近香港以及與海外華人有歷史聯繫的優勢。此外,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國稅制改革時,由於中國解放後的經濟落後狀態,中央政府對其徵稅的比例相對較低,因此廣東受益匪淺。

廣東的經濟繁榮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並已蔓延到鄰近省份,並將其人口拉入內地。廣東省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改革開放後省級經濟的特點的低附加值製造業。廣東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商品出口省,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進口省。

廣東現在是全國最富有的省份之一,中國大陸億萬富豪人數最多,所有省份的國內生產總值最高。

初步核算並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17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9879.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5%,增幅與上年同期持平。


財經早餐

2018年第一季度,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比全國同期高0.2個百分點,主要指標增速保持正增長。昨天下午,廣東經濟形勢報告會首場報告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譚炳才研究員作了有關當前廣東經濟形勢的報告,用“穩中向好”概括了第一季度廣東省的經濟形勢。

一季度GDP增長7%

今年第一季度,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與之對照,同期美國GDP年化環比增長2.3%,歐元區GDP同比增長2.5%,韓國為2.8%。

據統計,第一季度,全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突破2300億元,同比增長10%;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6899.06億元,同比增長19.6%,佔同期全省對外貿易總額的44.2%。與此同時,全省專利數據尤其耀眼,其中申請量高達204446件,同比增長42.2%。

譚炳才指出,一季度廣東省經濟增長的主要特徵表現為供給結構持續改善、內外需拉動協調性增強、發展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動能轉換持續加快。同時,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紮實推進。

消費成增長主要動力

廣東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自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6%,比同期全國平均增速快3.1個百分點,經濟總量連續29年保持全國第一;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連續26年、外貿出口連續32年位居全國第一。譚炳才指出,40年發展歷程證明,廣東經濟發展最具活力與韌性。

首先,經濟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主要經濟指標優勢顯著。其次,經濟增長動能正在轉換。廣東“三駕馬車”增速趨穩,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三次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次產業比重由1985年的29.8:39.8:30.4發展到了2017年的4.2:43.0:52.8。第三,經濟發展邁向創新驅動階段。譚炳才指出,從2012年開始,廣東省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邁向創新驅動階段,創新驅動開始成為產業轉型升級主要動力,新興產業及新經濟成為引領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2017年,廣東省區域創新綜合能力排名位居全國第一。第四,百姓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17年,廣東省恩格爾係數為33.5%,接近於30%的“最富裕”標準。

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標

展望第二季度及全年經濟形勢,譚炳才表示,隨著經濟轉型升級效應逐步顯現、支撐和先行指標保持穩定和高基數影響的逐步消除,廣東省經濟將延續一季度平穩增長勢頭,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標,“作為我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省增長的後勁足、動力強、韌性大,有信心也有能力肩負起‘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光榮使命。”

本次報告會讓不少人對廣東經濟發展有了新的認識。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王迎軍表示,聽了譚炳才的報告,對廣東經濟建設取得的成績感到非常自豪,同時也對廣東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華南理工大學將通過“雙一流”建設和廣州國際校區建設,對標國際一流大學,建設一流的學科,培養一流的人才,產出一流的成果,為廣東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生蘭雨瀟在報告中瞭解到,廣東省的經濟發展方式正轉變為創新驅動發展,全省專利申請量達到了20多萬件,這讓他感到創新的廣闊前景,堅信廣東經濟會越來越好。他表示要更加註重新能源、綠色交通等方面知識的學習,未來投身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據悉,接下來,由24名專家組成的廣東經濟形勢報告團,將於近兩個月內,分赴省內高校、企業、機關,作100場報告。同時,各地各有關單位也將聯動舉行報告會,全省將舉行500場。


大洋網

“東西南北中,發財上廣東。”

客觀的說,廣東省作為我國40年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見證和深度參與了我國經濟改革和崛起的過程。


廣東經濟在我國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重要的地位。

2017年廣東省經濟總量89879億元,已連續29年位於全國第一,佔全國,gdp的比重約為10.5%。廣東省不但經濟總量大,而且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1978年時,廣東經濟總量約為185億元,而此時上海高達272億元,是廣東的1.47倍。到2017年,廣東經濟總量89879億元,此時的上海僅為30133億元,只有廣東的33.5%。

我國有四座一線城市,廣東卻兩座,足見其在國內經濟的影響力和舉足輕重的地位。

此外,在企業發展上,我們也可以看見廣東實力之強大。2017年世界500強中,有115家中國企業入圍。

在這入圍的115家中國企業中,有11家來自廣東。他們分別是廣州的廣汽集團和南方電網;佛山的碧桂園和美的集團;深圳的華為、騰訊、招商銀行、平安集團、萬科、恆大和正威國際。

而且這11家企業中大部分都是民營企業。他們是:華為、萬科、恆大、正威國際、美的、騰訊和碧桂園。其中華為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首。



紅谷新視界

怎麼說吶?廣東經濟從總體上來說還是不錯的。雖然全球經濟這兩年都在下滑,國內的經濟在大環境下也不怎麼樣好過。但是廣東作為一個沿海省份,並沒受到多大的影響,經濟還是在健康持續的發展。


廣東省簡稱粵,2017年常駐人口約1.09億人,其中有2千多萬外來人口。面積約17萬餘平方公里,劃分為21個地級市。廣東作為中國發展最發快和總量最大的省份,已經連續29年保持全國經濟總量第一。但是廣東的區域發展很不平衡,貧富兩極分化嚴重,除珠三角九市經濟發達之外,其餘粵東西北地區經濟嚴重落後。



在廣東2017年8、98萬億的GDP總量裡面,珠三角九市就佔了廣東全省的80%多。也就是說廣東省17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6萬多億產自珠三角九市不到五萬平方公里的地區,其它12萬多平方公里12個地級市加起來也不到2萬億元。可見廣東的區域發展是十分的不平衡呀。

不過廣東擁有兩座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它們在省內乃至全國都有著不同凡響的影響力,省內的交通、科技、通訊、互聯網都十分發達。省內還有不少進入世界500強的龍頭企業,有南方電網,廣汽集團等,還有眾多實力雄厚的民營企業,如:華為、騰訊、萬科、恆大、美的丶比亞迪……等等,這些企業都為廣東的經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最後希望廣東能把粵東西北也發展起來就功德圓滿了。喜歡的請關注我吧?


韶州兵馬制置使

廣東經濟全國最好,但是地區之間不平衡,珠三角更是不平衡,東面的深圳,東莞經濟發展快,西面的珠海很差,經濟看人均是沒用的,粵西,粵東,粵北差盡人意,經濟落後,讓人吃驚,甚至差過鄰省區廣西



中華孝子哥

廣東的經濟珠三角九市富可敵國,但粵北山區也是窮的鐺鐺響,如果粵港澳大灣區真正整合就一兩年的時間, 很多服務業和工廠都會轉移到粵東西北,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是必定的, 未來的廣東活力更加無限,因為沒被開發的地方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這才是廣東的後勁與韌力所在,最主要廣東人比較聰明很會經商, 廣東人是與生俱來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族群,敢為天下先找一輩的廣東先民已經遍佈世界各地,他們更會廣東帶來世界無限量的訊息, 相信大廣東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必定傲世全國群雄,古有戰國七雄秦為大, 僅有中華民族粵最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