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伕出一上聯,難倒嘉靖朝的大狀元,400多年後,才被人勉強對出

自科舉制開始後,中得狀元的人才幾百人,有些人在歷史上都是著名的人物。比如大詩人王維,民族英雄文天祥等,即使有些人混得很慘,也掩蓋不住這群人的光芒,他們只是時運不濟而已,在學識方面,那是非常淵博的。

今天說的一個狀元,也是憑本事金榜題名的,可是中國曆來有高手在民間的說法,這位狀元就在這方面領教了一下。

話說明朝嘉靖年間,江西吉水人羅洪先在殿試中奪魁,高中狀元,成為翰林院編修。當時的明朝在嘉靖治下政治腐敗。中國的大多數文人歷來傲骨錚錚,羅洪先也不例外,最終因仗義執言被罷官。

船伕出一上聯,難倒嘉靖朝的大狀元,400多年後,才被人勉強對出

圖片來自網絡

罷官之後,羅洪先告別了官場,回家著書立說。有一年,羅洪先與幾個文人同船,旅途勞頓,為打發時間,幾人提議對對子。羅洪先狀元之才,在幾個人中簡直是鶴立雞群,幾回合下來,眾人紛紛敗下陣來。

此時,船伕見眾人興致頗高,他以前也是秀才,只因家境窘迫做了船伕,平日就喜歡研究對聯。看到眾人比對,他按耐不住,就對羅洪先說:“聽說先生是當朝狀元,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我有一上聯,不知可否請先生對一對。”羅洪先倒是很謙虛,只是說試一試,讓船伕出對。

船伕出一上聯,難倒嘉靖朝的大狀元,400多年後,才被人勉強對出

圖片來自網絡

於是船伕說出了上聯:“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葉風帆,下九江,還有十里。"此聯一出,眾人都陷入沉思,良久之後紛紛搖頭,大呼是奇聯。羅洪先想了半天后,也苦笑搖頭,稱答不上來。

羅洪先回家之後,一直記著這個上聯,閒暇之餘,經常苦思下聯,可是此聯確實難對,直至他去世時,仍然沒有想到下聯,成了他人生的一大憾事。至此之後,這個上聯就成了絕對,無人對出來。直到400多年後,才有人勉強對出來。

船伕出一上聯,難倒嘉靖朝的大狀元,400多年後,才被人勉強對出

圖片來自網絡

那是1959年的夏天,廣東佛山一個叫李戎翎的人,和別人無意中聊到對聯的事情,靈光一閃,道出了下聯:“十里運,九里香,八七六五號貨輪,雖走四三年舊道,只二日,勝似一年。”其中的九里香是一種木材。

嚴格來說,此聯在一些字句上有瑕疵,個別地方稍欠工整。不過上下聯各有故事,也算是別具匠心了。

怎麼樣,你們有沒有興趣一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