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悟:四十五歲以後,看破不說破

中年之悟:四十五歲以後,看破不說破

四十五歲以後,看破不說破。領悟在心,默緘在口。

看破世事不煩惱。世上沒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人事不復雜。懂得隨緣順變,煩惱自然越來越少。累了就睡覺,醒了就微笑。走過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過一些山,才知道艱難;趟過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過一些坎,才知道超越;經過一些事,才知道艱辛;閱過一些人,才知道歷練;讀過一些書,才知道大千世界多麼紛繁複雜多麼五彩繽紛。

看破執念不迷惑。一切因緣而起,因念而生。執著於某一事或某一物,就會患得患失,煩惱也接踵而至;如能看開一切,心無掛礙,就會無所畏懼。人生往往是怕什麼來什麼,當你看淡得失、無謂成敗的時候,反倒順風順水、遇難成祥。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有一顆平常心,遠離混濁平靜如水,不為世間五色所惑。

人生的諸多煩惱,其實源於自己。心的悸動,是一抹自然的情愫,無需過多地在乎。每一天,是一種終結,也是一種開始。

四十五歲以後,懂得示弱。一個人太強勢,不管出發點是不是好的,定會受到傷害,這種傷害幾乎無法挽回,所以很多人遍體鱗傷,因為不懂得示弱。

四十五歲以後,懂得放棄。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不斷放棄的過程。有所放棄,才能讓有限的生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放棄是一種靈性的覺醒,一種慧根的顯現,一如放鳥返林、放魚入水。

四十五歲以後,懂得內斂。收斂自己的脾氣,在沉默中觀察,在冷靜中思考,別讓衝動的魔鬼,釀成無可挽回的錯。收斂自己的慾望,把握底線,大事重原則,小事有分寸。

四十五歲以後,懂得獨處之妙。獨處,也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只有靜下心來,才能迴歸自我。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會潔淨,心智才會成熟,心胸才會寬廣。獨處,是一種靜美,也是一種修煉。能夠在獨處時安然自得,才會在喧囂時淡然自若。

四十五歲以後,看破不說破。許多人常喜歡研究“說話之道”,以便在為人處世中游刃有餘。其實,最好的說話之道,不是學習怎麼說話,而是怎麼做人。人做得比較善良、誠懇,就算語言拙劣一點,大家也會喜歡你;如果心腸不好,就算嘴巴再會說,別人被矇騙了一時,也不會被矇騙一世。與其到處搖唇鼓舌,不如三緘其口沉默是金。

四十五歲以後,看破不說破。領悟在心,默緘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