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有意思的上下級關係:聽調不聽宣!

中國最有意思的上下級關係:聽調不聽宣!

我們知道在《西遊記》這本小說中有一個本事很大的神仙叫做二郎神,唯有他能壓孫悟空一頭。這個二郎神雖然是個神仙,但是他又和其他神仙很不一樣。這個很不一樣體現在和天庭最高統治者玉皇大帝的上下級關係上。用觀音菩薩的話說就是“聽調不聽宣”。《西遊記》原文是這樣寫的:“菩薩道:‘乃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見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他只是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著他助力,便可擒也。’”那什麼是“聽調不聽宣”呢?因為只有搞懂這個概念才能完全理解二郎神和玉皇大帝的上下級關係。為了搞懂這個概念,我們先說什麼是“聽調又聽宣”。太白金星、託塔李天王、哪吒、四大天王、天蓬元帥、捲簾大將等天庭神仙就是“聽調又聽宣”。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每天都要去上班,而且上下班都要打卡,不管是打指紋卡還是刷臉卡,總之考勤是免不了的。另外也會有KPI考核,你看《西遊記》就明白,當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犯了錯,就要被開除神籍,變成豬八戒和沙和尚。託塔李天王和哪吒拿不下孫悟空,就心急火燎地趕緊向玉帝啟奏,解釋拿不下的原因。為什麼這些神仙都害怕玉帝和受制於玉帝,因為玉帝是發工資的,他們是領工資的。食君之祿得忠君之事,拿人錢財得替人消災,

今天做神仙不努力,明天就得努力考神仙

二郎神就不一樣,他坐擁灌江口,立有二郎真君廟,享受灌江口老百姓的香火供奉,自己還有一幫合夥人和員工,即梅山兄弟與一千二百草頭神。他既不用到天庭上下班打卡,也不用等玉帝考核KPI發工資。雖然二郎神灌江口微型企業沒有玉皇大帝天宮集團的規模大,也沒有上市,但是並不影響二郎神當老闆的心情,因為二郎真君廟業務爆棚。書上寫到:“他坐中間,點查香火,見李虎拜還的三牲,張龍許下的保福,趙甲求子的文書,錢丙告病的良願。”可見別看廟小,二郎神在灌江口的日子還是很滋潤的。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第一,為什麼其他神仙不能像二郎神一樣自立門戶,當個逍遙滋潤的小老闆?第二,為什麼二郎神已經自立門戶了,但還是得聽憑玉帝差遣?在解釋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必須先解釋一下“聽調”和“聽宣”的概念。所謂“聽調”,就是我承認你是我老大,我站在和你一樣的陣營,但是我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對你的命令我有自由裁量權。舉個例子,玉帝命令二郎神去擒拿孫悟空,二郎神必須服從玉帝的命令。因為自己是神仙,而玉帝是神仙的老大,是神仙群體的最高利益代言人。如果自己違背玉帝的旨意,那就是站在了神仙群體的對立面,會承受被開除神籍的風險,除非自己不願意當神仙了。但是在具體執行擒拿孫悟空這個問題上,二郎神就有自由裁量的權利。比如我可以不帶梅山兄弟與一千二百草頭神,我自己去擒拿。又比如我也可以只派出一名鬼判帶領一群小兵去擒拿孫悟空。再比如我也可以在和孫悟空對打的時候說自己身體突然不適而無力擒拿。甚至還可以告訴玉帝自己最近錢糧不夠,心有餘而力不足,讓玉帝先把錢糧發足了再說。因為二郎神是自立門戶,所以他要自由裁量,玉帝也只能乾瞪眼,畢竟梅山兄弟與一千二百草頭神只認二郎神。所以,第二個問題自然就有了答案。

所謂“聽宣”就是我不僅承認你是我老大,我和你站在一個陣營。我更是對你馬首是瞻,我的所有活動都必須遵循你制定的框架和規章,而不具有自由裁量權。舉個例子,玉帝讓託塔李天王父子去擒拿孫悟空,託塔李天王就不敢說自己今天身體不適不能出戰。如果他敢這樣說,估計就和白起的下場差不多。上陣之後也不敢出工不出力,打不贏是一回事,但不好好打又是一回事。打不贏就得趕緊向玉帝彙報情況,就像書上寫的一樣“李天王見了心驚,即命寫表求助,便差大力鬼王與木叉太子上天啟奏。”知道自己事情沒辦好,怕玉帝責罰,而二郎神就不會有託塔李天王這樣的心理負擔。如果李天王父子故意不好好打,那玉帝就不會像對二郎神一樣乾瞪眼,而是會讓你天上人間,所以木叉雖打不贏孫悟空,但是也拼勁了全力,書上寫到“這大聖與惠岸戰經五六十合,惠岸臂膊痠麻,不能迎敵,虛幌一幌,敗陣而走。”那為什麼李天王父子不去找個地方立個廟,也去當個小老闆?一方面是每個人的境遇和性格不同,更重要的方面是並非每個人都具備很強的自立門戶的能力。二郎神的能力就十分出眾,以菩薩的話說就是“他昔日曾力誅六怪,

神通廣大。”可見天庭不是每個神仙都有二郎神這樣的本事和能力。所以,第一個問題也就有了答案。

中國最有意思的上下級關係:聽調不聽宣!

為了更形象的說明“聽調不聽宣”,我再舉一些例子:周朝的諸侯國對周天子就是“聽調不聽宣”;華山泰山等門派對五嶽盟主左冷禪就是“聽調不聽宣”;英布張耳劉邦等十八個諸侯王對楚霸王項羽就是“聽調不聽宣”;以前朝鮮越南等周邊小國對明清帝國就是“聽調不聽宣”。劉湘、李宗仁、閻錫山、張學良等對蔣委員長就是“聽調不聽宣”,所以東北軍一槍不發讓出東北,蔣委員長也只能一聲嘆息。舉了這麼些例子,相信大家已經完全明白了何謂“聽調不聽宣”。

不過問題又來了:難道玉帝就任憑二郎神這樣“聽調不聽宣”嗎?玉帝對這種狀態爽嗎?是你,你會爽嗎?顯然只要是帶頭大哥,都不會爽組織中那個“聽調不聽宣”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就是刺頭,是帶頭大哥權威形象的破壞者,是團隊凝聚力的干擾者,更是隨時會替代自己坐第一把交椅的危險分子。那為什麼帶頭大哥不把“聽調不聽宣”的人幹掉,而是任憑這樣的人存在?只要在歷史上某段時間內同時存在帶頭大哥和“聽調不聽宣”的人,那就說明在這段時間裡面這兩個人誰也吃不掉誰,誰也離不開誰,屬於統一對立的辯證關係。

我先解釋什麼叫誰也吃不掉誰:玉帝想幹掉二郎神,而二郎神神通廣大且擁兵自重,玉帝天宮集團殺敵一千必定要自損八百,說不定還找不到合適的征討理由,更說不定除掉二郎神後還會引起自己不能掌控的惡性連鎖反應。反過來二郎神更不可能幹掉玉帝,畢竟玉帝身邊“聽宣”的嫡系部隊人才也很強大,自己蠻幹就猶如蚍蜉撼樹。所以還不如憑自己高人一等的本事多換取一些自由裁量的權力。因而張學良覺得沒有必要讓自己的東北軍死扛蔣介石的中央軍,蔣介石也不想大量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去幹掉張學良,所以就來個“東北易幟”和結拜兄弟。你還是你的東北王,但你也同時屬於我的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

我再解釋一下什麼叫誰也離不開誰:如果孫悟空真的幹掉了玉帝,推翻了天宮集團,那麼二郎神的利益也就受到損害了,因為自己就是屬於天宮集團下屬的獨立子公司。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所以孫悟空是玉帝和二郎神的共同敵人,他們誰也離不開誰。當然,在之前,像孫悟空這樣的共同敵人肯定還有,不然二郎生和玉帝也不會相安無事到現在。比如菩薩說二郎神就曾誅殺過六怪,我相信這六怪同樣是玉帝的威脅。所以兄弟鬩於牆而外御其辱,當日寇入侵之時,劉湘、李宗仁、閻錫山等“聽調不聽宣”的人就自然緊密團結在帶頭大哥蔣介石的身邊了。

不過“聽調不聽宣”的局面畢竟只是一個暫時的權力平衡,當帶頭大哥和“聽調不聽宣”的人之間有力量的此消彼長之時,必定會打破這種局面,不是帶頭大哥被“聽調不聽宣”的幹掉,就是帶頭大哥徹底收服了“聽調不聽宣”之人。歷史上這樣的場景時常在重複,殊不聞:“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英雄五伯鬧春秋,興亡頃刻過手。”

中國最有意思的上下級關係:聽調不聽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