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之前到底在等哪位英雄同行?

荊軻刺秦之前到底在等哪位英雄同行?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治行。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改悔,乃復請曰:‘曰已盡矣,荊卿豈有意哉?丹請得先遣秦舞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豎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從這段史料中我們可以得知秦舞陽並非荊軻最中意的合作伙伴,荊軻之所以一直遲遲未動身赴秦是因為在等一位重要的朋友。但是在太子丹的懷疑和激將之下,荊軻終於在這位神秘朋友尚未到來之前獨自攜秦舞陽赴秦刺殺秦王嬴政,最終功敗垂成。

荊軻有勇氣,但是武功和劍術並不高。關於這點,荊軻有自知之明。“荊卿好讀書擊劍,以術說衛元君,衛元君不用。”荊軻曾經想用自己的劍術在衛國謀求一份公務員工作,但是被當時已經弱小得無以復加的衛國給予了拒絕,這說明荊軻的劍術水平連衛國的君主都看不上。“

荊軻嘗遊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荊軻出”荊軻與劍客蓋聶討論劍術,卻被蓋聶鄙視,最後如喪家之犬夾尾而逃。和荊軻打過交道的魯句踐在聽聞荊軻刺秦的事蹟後還曾感嘆發出感嘆:“嗟乎,惜哉其不講於刺劍之術也!”從這些史料中我們完全可以知道荊軻只是喜歡劍術和武功,但是水平卻不高。秦舞陽雖然敢於十三歲殺人,但是這份勇氣是否可以保持在秦國朝堂而不變色也是未知,更不用說秦舞陽還不具備專業的劍術和武功。因此荊軻必須等到一位勇氣兼劍術都是一流的朋友同行刺秦方能成功。這位朋友荊軻找到了,只可惜未能等到。那麼這就給後世留下了一個謎團,荊軻要等的這位英雄到底是誰?


有人說是高漸離,這顯然不對。荊軻赴秦之時,高漸離還在易水為其擊築。有人說是荊軻的好友

狗屠,這也不符合邏輯。因為荊軻要等的朋友住得肯定很遠,而狗屠一直在燕國,還常和荊軻喝酒。也有人說是蓋聶,這也不符合常理。蓋聶鄙視荊軻劍術,道不同不相為謀。還有人說是邯鄲的魯句踐,這也不對。因為從魯句踐得知荊軻刺秦事蹟後的感嘆分析,荊軻要刺秦之事魯句踐事前並不知曉。更有人說是張良,這就更不對了。史載張良“狀貌如婦人好女”“留侯性多病”,可見張良身體孱弱,雖精於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但絕非劍術高手。所以,博浪沙刺秦雖張良親自策劃並參與,但是執行者卻是另外的專業選手。

那麼我們如何找出這位神秘的英雄?首先我們要找出荊軻遊歷的路線,因為根據史料信息,這個人住得很遠,所以荊軻需要騰出時間等他。古代這個遠也並非我們今天所感受的遠,根據那個時代的交通水平,就是從燕國的鄰國出發,例如從趙齊等國出發到燕國首都也算得上遠了。但總之,這個人肯定不會是燕國人。從《史記·刺客列傳》可以知道荊軻去過衛國,也去過趙國,因為他和聶蓋就是在榆次論劍。榆次這個地方在今天的山西中部,戰國前期屬於魏國,有“魏榆”之稱。戰國後期屬於趙國,所以今天榆次還有“東趙”的地名。荊軻還去過齊國,因為他和魯句踐發生爭執就是在齊國的邯鄲。可見荊軻遊歷的路線就是從衛國到趙國再到齊國,最後從齊國北上入燕

。所以荊軻要等的這位英雄一定在衛國、趙國和齊國這三個國家。這樣一來,這位神秘人物的地理位置算是大致清楚了。

其次,我們從史料中可以得知這位英雄肯定是位劍術高手,善於單兵作戰。雖然燕趙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但是要論單打獨鬥的搏擊之術是顯然不如齊國的。荀子曾說:“齊之技擊不能當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荀子一語側面說明了齊國人很善於單人搏殺的技術。《史記·貨殖列傳》記載:“齊帶山海···怯於眾鬥,勇於持刺,故多劫人者”司馬遷更是直接說明了齊國人善於單挑刺殺。後來秦末的田儋造反,就是採用假裝捆綁奴僕到狄縣縣令處打官司,在縣令接待他時突然行刺縣令而成功佔領狄城。可見,齊人善於技擊,精於劍術,勇於持刺的性格和傳統是刺秦的最好人選。因此荊軻要等的這位英雄一定是齊國人,現在這位神秘人物的國別也算是清楚了。

荊軻刺秦之前到底在等哪位英雄同行?

像這樣具有赴湯蹈火,死不旋踵,捨生取義,止戰非攻精神且精於劍術,勇於持刺的人唯有齊國的墨家人士符合。墨家和齊國有什麼關係?可謂是關係甚大!當年墨家鉅子孟勝為了堅守對楚國陽城君的承諾,率領墨家弟子對抗楚王大軍死守陽城。但孟勝擔心自己死後墨家鉅子之位懸空,隨派了一隊人馬衝擊楚軍包圍圈,讓他們帶著鉅子的令牌傳位於當時在宋國的田襄子,讓田襄子繼承墨家鉅子之位。最後這對人馬成功衝出了兩位墨家弟子,也最終把孟勝的遺囑和鉅子令牌交給了田襄子。田氏,我們不應該陌生。田氏本身是陳國貴族,而在齊國落地生根,最終代替姜齊而成為了齊國的新君主。因此田襄子這派墨家分支肯定落戶齊國,把齊國作為墨家的總壇繼續發揚和傳播墨家的精神。根據田襄子的姓氏我們可以得知他和齊國王室肯定有斬不斷的血緣關係,因此田襄子的墨家精神勢必會影響齊國的一些貴族成員。田橫和追隨他的五百壯士,每個人都用自己的生命展現了墨家的精神。劉邦當了皇帝要見田橫,田橫說:“以前我和漢王都是稱過王的人,現在成王敗寇,漢王為天子,而我卻亡國。既然漢王想見我,也只不過是想看一下我的面貌罷了。現在砍下我的頭顱奔馳三十里地,頭顱的容貌還不會改變,完全可以一看。”言罷即自刎而死。其門客捧著他的頭,快馬送給劉邦觀看。在安葬後田橫之後,兩個門客在田橫的墓旁挖了坑,也隨即自刎入坑給田橫陪葬。田橫孤懸在東海海島上的五百門客,當得知田橫已死的消息之後,亦皆自刎而死,無一人苟活。我不能想像這幾幅場景,太史公感嘆道:“

田橫之高節,賓客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我更是看到了墨家的赴湯蹈火,死不旋踵與捨生取義。

我們現在離荊軻刺秦已經事隔兩千餘年,我雖然不能準確的說出那位神秘英雄的名字和故事,但是我能肯定他是一位齊國的墨家人士,與荊軻曾有過命的交情。他或許是田氏的遠親旁支,不忍看見自己的國家即將被秦國吞併,所以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北上的路途,欲與荊軻共同入秦刺殺秦王嬴政。只可惜當他到達易水河邊之時,已經看不到荊軻的身影,只能隱約聽見那回蕩在易水河邊的悲涼歌聲:“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十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刺秦之前到底在等哪位英雄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