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在安理會為什麼被圍攻?

青年視紀

耶路撒冷三教聖城,神聖而敏感,那裡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猶太、伊斯蘭和基督教的神經,一不留神會引發暴力流血。以色列認為耶路撒冷是首都,巴勒斯坦也是,互不相讓。但以色列實際佔領,各大國心知肚明那就是以色列首都了,改變不了。但是嘴上絕對不承認,也就是不捅破窗戶紙,因為一旦承認,就會得罪整個穆斯林世界,很可能得不到那裡石油。霸權國美國對此也是心知肚明,雖然心裡支持以色列,但是以前至少表面上在中東國家和以色列間搞仲裁,搞平衡,雖然美國沒有對中東石油的依賴,但是顧忌中東沙特和埃及等盟友的臉面,維持其戰略基本盤,也不敢過於露骨支持以色列。

然而,特朗普承認以色列首都是耶路撒冷,並且真把美駐以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徹底捅破了這層窗戶紙,連最後一點臉也不給中東伊斯蘭世界留了。這就引發了大規模抗議,以色列一向對這些阿拉伯人抗議下手重,這次美國完全支持,自然更是狠上加狠,數千人傷亡,這麼大動靜,在媒體發達的今天,馬上傳遍全球。

死了這麼多人,聯合國安理會自然不會坐視不管,提出對此調查,大國數國家支持,可是一向以人權人命為口號的美國卻睜眼說瞎話,公然袒護以色列,“殺人有理”,否決了安理會議案,其道德虛偽性赤裸裸的暴露在國際社會面前。自然引起了公憤,不論是歐洲盟友,還是俄羅斯,亦或伊斯蘭世界,都紛紛大加鞭撻指責美國駐聯合國代表。

不知道這位女代表心裡是不是也支持特朗普的做法,如果也支持,那還好,如果內心價值上不支持,只是處於對美國政府忠誠而辯護,而否決調查動議,那也實在有些痛苦。

估計很少有國家會對美國政府的做法表示贊同,其實也不一定是道德因素,還是因為赤裸裸的利益。很多國家要買中東伊斯蘭國家石油,一旦像美國那樣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必將引起伊斯蘭世界石油制裁,美國無所謂,日本、法國、德國這樣的國家就受不了了。所以,還是秉持譴責美國為上,在石油麵前,討好伊斯蘭國家的策略還是比較好的,哪怕他們自己也是支持特朗普做法的。至於俄羅斯,反正和美國關係不怎麼樣,你支持,我就必然反對。

道德從來不是國際社會最關注的,最關注的還是利益。美國是,其他國家也是。譴責圍攻美國無非就是讓石油利益和大國博弈更加光鮮亮麗一點,沒有那麼赤裸裸。


北玄武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

一、美國駐聯合國代表被圍攻的經過

5月15日,安理會唯一阿拉伯國家成員國科威特的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了緊急會議,討論因美國搬遷駐以色列大使館到耶路撒冷導致的巴以衝突問題。目前,已經有至少6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400多名巴勒斯坦人受傷!首先,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否認了此次衝突與美國搬遷大使館有關,強調了美國沒有偏袒以色列的立場;接下來,英國駐聯合國代表皮爾斯宣稱,英國和法國都反對美國搬遷大使館,言外之意是此次衝突就是因美國而起;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達農則辯解,因為哈馬斯操縱了平民,衝擊以色列軍警,所以才造成了大量平民傷亡,以色列很無辜;美國和以色列的強詞奪理,引得其他安理會成員非常不滿,很多代表紛紛指責美國和以色列,巴勒斯坦代表直接指責以色列犯了“反人類罪”,美國是“共犯”。可能是因為羞愧,可能是因為心虛,更可能是因為傲慢,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提前離場。

英國駐聯合國代表皮爾斯(女)

二、對於美國代表在安理會遭到圍攻的看法

1.美國在巴以衝突的表現中確實是不得人心。5月15日的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是由科威特發起,而美國對科威特有“救命之恩”,沒有美國發動海灣戰爭,就沒有了科威特;英國一直是美國的盟友,在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都僅僅跟隨美國的腳步,此次卻也明確反對美國。從科威特和英國的表態,就知道美國對待巴以衝突的態度是多麼不得人心!

2.聯合國安理會對於美國無可奈何,這也是美國肆無忌憚的原因。聯合國安理會5月14日欲對流血事件展開獨立透明的調查,但此舉遭到美方的阻止。為了偏袒以色列,美國已經動用了43次否決權,可見聯合國安理會對於美國來說,根本沒有任何約束力。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沒有經過安理會同意;2018年4月,美國空襲敘利亞也沒有經過聯合國安理會。安理會無法制約美國,也是美國肆無忌憚的原因。美國代表黑莉可以提前離場,這不是對安理會極大地不尊重嗎?

傲慢的黑莉提前離場!

公道自在人心,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以色列屠殺巴勒斯坦人,美國偏袒以色列,早晚會有報應的那一天!


美國觀察室



被圍攻的原因很簡單,霸權主義不得人心,多邊主義仍是世界政治主流。

關於耶路撒冷問題,世界各國的一致共識就是維持現有邊境現狀,這一點在2017年12月21日的聯合國反對美國單方面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投票中早就顯示出來,在投票的172個國家中,反對美國這種行為的多達135個國家,而贊成的只有9個國家。



此次以色列在美國搬遷使館之際,對參與示威的巴勒斯坦人進行射擊,目前造成60人死亡3000多人受傷,是近幾年來巴勒斯坦地區最大的流血衝突,針對如此大規模衝突平民傷亡,安理會提出針對此事展開獨立調查,但遭到美國的一票否決。美國的舉動遭到了法國、德國、俄羅斯、土耳其、阿拉伯聯盟等數十個國家或聯盟在內的一致譴責。

俗話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特朗普繼任美國總統後,美國僭越聯合國框架進行單邊主義成為常態,從退出各種多邊經濟合作協議,到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再到退出《伊核協議》,這些行為儘管對美國自身利益產生一定程度的好處,卻嚴重損害了其他國家的利益。



但尊嚴來自實力,美國仍是目前綜合國力第一的世界霸主,而聯合國只是協調機構,圍攻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無法影響美國的單邊主義。對於這種情況只有通過提升自身實力,在確保自身損失可控的情況下,讓美國利益受損,通過實力獲得尊重,才能有效避免其霸權主義所帶來的影響。


馬克觀察

那麼,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當天是如何顛倒黑白、睜眼說瞎話?

15日,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如何應對日益升級的巴以矛盾和加沙流血衝突。然而,就在各方呼籲以色列軍方保持最大限制剋制,避免暴力衝突進一步升級之際,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妮基·黑莉卻辯稱,美駐以新使館開幕後的加沙流血事件是哈馬斯煽動的, 和耶路撒冷美使館開幕一事毫不相關

她還再一次重申:“耶路撒冷是猶太人的古都,並且一直都是以色列的首都,美國遷館是在推動和平”。

事實卻是——

明眼人都知道,這一次加沙衝突的直接誘因便是美國特朗普政府執意在聖城耶路撒冷最終歸屬問題上“選邊站”,執意挑戰阿拉伯世界的底線,並且執意選在5月14日以色列建國日、巴勒斯坦“受難日”前一天高調“遷館”

正是早已預料到挑動“耶路撒冷歸屬問題”必定會激起巴以新一輪流血衝突風暴,因而,在去年1月,特朗普曝出“遷館”念頭時,歐洲、阿拉伯世界、穆斯林、俄羅斯等國,就通過各種方式苦口婆心遊說、規勸、警告特朗普不可貿然行事。

可是,特朗普就是油鹽不進,說幹就幹了。結果,果不出所料,加沙暴發了2014年以來最血腥的衝突。

黑莉的辯解:

面對這一切,黑莉先是為以色列開脫,稱“以色列在衝突中是比較剋制的,在座的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像以色列那樣保持克制”;隨後,她又將責任盡數推給了哈馬斯,說是哈馬斯煽動了暴亂,應為流血衝突負責;最終,她還不忘自稱:“美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和平”。

如何顛倒黑白的瞎話就連美國的歐洲盟友都看不下去了,不給她一個“一致反對”的大耳光都打不醒黑莉。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三把刀”:傲慢、無禮、強橫

事實上,如果讓全球網民評出一個最遭人厭惡的美國我,那麼,我想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怎麼都能進往前三名。不論是前任代表博爾頓,還是現任代表黑莉,都以傲慢、無禮、強橫出了名。

15日,就在巴勒斯坦駐聯合國觀察員曼蘇爾開始發言時,黑莉當場離席,以示反對。小夥伴們,想說哪有天理,14日當天的衝突中,至少有60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士兵射殺,2800餘人受傷,真成了巴勒斯坦的“受難日”。

難怪聯合國中東進程特別協調員尼古拉·姆拉德諾夫直接回懟黑莉說:以色列的“殺人舉動毫無正義可言”,也沒有“任何藉口”。

事實上,除了顛倒黑白、睜眼說瞎話的“技能”外,黑莉還特別慣以一種居高臨下且暴力的方式恐嚇與赤裸裸的威脅其他國家。

去年12月,在聯合國大會就要求美國撤回耶路撒冷決定的議案進行投票前,黑莉就曾給聯合國193個成員國寫信,警告說她會記下那些反對美國的國家,並向特朗普報告,美國可能會對其採取報復措施。

然而,在隨後的投票中,仍有35個國家投了棄權票,致使美國計劃失敗。投票結果公佈,黑莉再次威脅說:“美國會記住這一天。”

今年4月,黑莉就公開了自己在聯合國所“記黑賬”,公佈了那些“不聽話”的國家名單。

就說這麼一位美國代表,怎能不遭人圍攻!


陳一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女強人”黑莉咄咄逼人的言行舉止早已為世人所熟知。此番,她又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為美國不顧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反對,強行將駐以大使館由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而造成的巴勒斯坦人民遭以軍槍殺62人死亡、2000餘人受傷的慘劇進行強詞奪理的辯解,豈能不引發與會多國代表的義憤填膺和同仇敵愾。

黑莉,這個女子不尋常,常常不請示、不彙報就在安理會上聲色厲苒大放厥詞。據說,這個年僅46歲的比希拉里還狠的女人將來出任美國總統的幾率非常之高,實現女性統治美國的希望,黑莉無疑就是一匹通體黢黑的”黑馬”。

黑莉非常徹底地貫徹和執行特朗普的一言一行。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無中生有,一向都是美駐聯合國代表的首要任務和職責。

美國仰仗自己強大的國力和軍力頤指氣使、任意妄為,竟然會被新任國務卿蓬佩奧驕傲地奉之為“自信”,簡直就是希特勒轉世的狂妄自大的充分再現。以色列建國70年,阿衝突便有多少載。這團亂麻既然誰也解不開,最好的方式方法就是安靜地放在一邊。但特朗普不想讓中東地區安寧與祥和,他非要挑起“螞蜂窩”,讓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民眾遭到以軍射殺後,來證明自己多麼的”無畏無懼”和”大義凜然”。倘若這種“劊子手”能夠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的話,將會是多麼巨大的嘲諷和笑話啊!


流年逝水148633009

商人出身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自從上臺以來,就被“通俄門”事件的持續調查搞得焦頭爛額,為了擺脫目前的窘境,他先後對俄羅斯,中國,伊朗採取了非常的措施,激化了多邊關係,其目的,實際上,是為了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

這一次,特朗普主動提出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爭議地區耶路撒冷,實際上,是在向早已控制了美國社會的美國國內的猶太富人階層邀功,以期獲得他們的支持,避免遭受被彈劾的命運。

由於美國大使館的遷址耶路撒冷,打破了中東地區平衡,破壞了以巴兩國早已達成的共識,單方面改變了耶律沙冷的地位,導致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強力反彈,在加沙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流血事件,引起了整個阿拉伯世界公憤,以及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的反對,包括美國的傳統的盟國,都忌憚於阿拉伯世界,害怕引火燒身,引發更大的衝突,都極力反對美國的做法。

因此,在聯合國安理會於5月15日召開的緊急會議上,美國代表就受到與會其它十四個國家代表的一致圍攻。


瀋陽楊藝

耶路撒冷問題是中東的核心問題,十分敏感。每當涉及到耶路撒冷議題,巴以之間,乃至於整個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之間就會掀起巨大的言語和暴力衝突。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佔領東耶路撒冷,並宣佈為以色列首都,而巴勒斯坦堅持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首都,雙方各不向讓,並屢屢爆發衝突,而國際社會普遍不認可以色列的做法。美國和聯合國一樣,為推進巴以和談進程,主張巴以雙方通過談判,最終解決耶路撒冷歸屬問題,因為耶路撒冷牽涉著太多的宗教和政治問題。也就是說國際社會無論站在哪一方,都會引起流血衝突或者戰爭。然而特朗普卻不顧中東的局勢,在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同時,又把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美國公然違備國際社會的共識,當然會引起安理會理事國的圍攻。

實際上美國在2017年12月單方面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就引起了伊斯蘭組織57個成員國的公開反對,並在聯合國大會上183個成員國,僅有包括美國和以色列9個國家支持,而那7個都是較小的島國,屈於美國的壓力才支持美國的,美國己經被打臉一次。5月14日,美國執意遷館耶路撒冷,顯然沒有把全世界的呼聲當回事,在聯合國安理會又如何能不被譴責?
美國在聯合國都霸道慣了,在奧巴馬前期幾位總統,由於英法等西方列強的頂力支持,其它國家往往只有忍氣吞聲,美國就時常繞過聯合國。然而現在卻不同了,特朗普的優先政策把美國的利益置世界之上,不管什麼價值觀,什麼盟友,都必須服從於美國利益,導致英法德等歐洲大國公開反對美國,其它國家早已對美國的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討厭和憤怒。再者,特朗普的目的眾人皆知,就是攪亂中東局勢從中漁利。從退出伊朗核協議到遷館耶路撒冷,再到聯合國,橫行霸道,己經引起共憤。


從英法的態度以及安理會大多數國家譴責來看,美國己經徹底喪失了人心,陷入了極度孤立之中。就是這個黑莉,曾幾何時,在安理會通過敘利亞停火協議時和英法德一起攻擊俄羅斯,以及在聯合國大會就耶路撒冷問題投票時叫囂制裁沒有站在美國這邊的國家,顯得異常傲慢無禮。而現在不得不氣急敗壞地離開會場。總之和平發展永遠是世界的主題,如果美國仍然一意孤行,置世界利益於不顧,不僅是處在孤立之中,而且要衰敗下去了。


適情雅趣

任何事情都有緣由。當美國特朗普總統突然改變美國在中東的平衡策略,宣佈把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以後,引發了巴勒斯坦民眾的強烈抗議,在與以色列軍人的衝突中有大約55人以上民眾被射殺,2250人以上受傷,應科威特駐聯合國代表的經濟提議,聯合國安理會召開了緊急會議,但在會上美國駐聯合大使黑莉不但不說明問題的緣由,否認在加沙爆發的衝突是由美國遷移大使館造成,而是批判控制加沙地區的巴勒斯坦組織哈馬斯組織抗議是挑釁行為,他們是拒絕以色列存在的勢力,公開讚揚沒有比以色列更能控制自己的行動的國家。

美國的這樣肆意袒護以色列當然招致其他的安理會成員不滿,玻利維亞大使高聲讀出在衝突中死去的孩子名字,批判美國袒護以色列,成為了中東和平的最大障礙。科威特駐聯合大使在演說中強調,對以色列的大屠殺行為給與最強烈的譴責。要求聯合國安理會馬上通過對巴勒斯坦民眾的保護決議。但美國威脅要動用否決權,這樣的行為更加激起了其他國家的憤怒。連美國的盟友英國,法國等國都要求以色列軍隊首先保持克制,雙方停止衝突,成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調查本次事件。美國在聯合國孤立無援,遭到了各國的批評。

從貿易問題,到中東問題,特朗普政權的標準都是美國自己的立場,完全不顧其他國家的感受,更不顧及因美國錯誤政策而遭受的痛苦當地民眾的感受。對於中東發生的衝突,美國可以完全撇清,認為與美國遷移大使館沒有關係。這樣的霸權當然遭到其他國家的抵制,“鐵女人”黑莉遭到其他國家的批判也是合情合理,如果美國的這樣的行事作風不改變,今後會越來越孤立。


 


橋本看日本

第一,這說明以色列的行為和美國對以色列的包庇已經引起公憤。總所周知,此次加沙衝突的起因就是美國把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到了耶路撒冷,由此引發了阿拉伯人大規模的抗議,此後發展成了衝突,以色列則利用這一機會再次對巴勒斯坦發動打擊。在衝突中死亡的大多數是巴勒斯坦平民,以色列的戰爭機器對手無寸鐵的無辜民眾的襲擊,已經超過了一般人能夠忍受的地步,這是為現代文明社會所不能接受的。但美國代表居然無視這一切,為以色列的行為辯護。這一做法與幫兇無疑,安理會14個成員一致反對,說明,在人類文明的基本良知面前,一切對平民的濫殺無辜都是不得人心的;

第二,美國的盟友並不一定毫無條件支持美國。這次英法都表示反對,不給美國任何面子。說明,歐洲國家在事關事關自身利益的問題上還是能夠以維護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就算是和美國對著幹也在所不惜,這說明歐洲國家近年來實力在增長,他們已經有足夠的自信去維護自身的利益,因為在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對於歐洲來說,其意義遠遠大於對美國。

第三,弱國仍然是無外交。巴勒斯坦作為弱者,自中東戰爭開始就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地區,打到今天,建國的目標越來越遙遠,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持在還不斷的打擊自己,這次在會議上,雖然有14個國家反對,但美國還是我行我素,堅持支持以色列,堅持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當巴勒斯坦代表發言時,美國代表聽著不順耳就離開了會場,以色列代表也跟著離開。美國根本不聽國際社會的意見,更不會聽巴勒斯坦的意見,堅持自己的看法,這背後就是其實力使然,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有足夠實力和能力去做任何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有能力去承受任何反對意見。而弱國巴勒斯坦只能是在會議上咆哮,實質性的東西什麼都得不到。


詹思丁

美國雖然是全球第一軍事大國和經濟強國,但從特朗普上臺後的一系列政策不僅讓自己失去了信譽,也讓自己的歐洲盟友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


然而,美國為了支持自己的跟班小弟以色列佔領耶路撒冷,竟然把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到了耶路撒冷。從而導致聯合國大會表決譴責遷館行為違反聯合國相關決議,雖然最終美國投了反對票。但投票結果也已經顯示了美國的不得人心和霸道。

5月14日,美國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在開館同時,另一邊卻是巴勒斯坦人民血與肉的憤怒抗爭。而美國竟然睜眼說瞎話譴責是哈馬斯的恐怖遊行,以色列是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巴勒斯坦普通民眾在此次抗議中至少61人死亡,近3000人受傷。


美國如此血腥的表態讓全球國家憤怒,面對巴勒斯坦手無寸鐵的61名民眾死亡,3000人受傷,竟然還睜眼說瞎話“為了和平”!難道和平是用一個國家人民的鮮血堆砌的嗎?美國確實是以色列的共犯,犯了反人類罪!黑莉的這種無恥表態,自然會遭到全球國家的反對和唾棄。黑莉的中途退場,更顯示了美國人的傲慢和目空一切!

美國式民主和強權之路,在未來也只會越走越窄。一個不能維護全球公義與和平的國家自然會越來越衰弱,一個沒有信譽的強國自然也會走向沒落。

希望中國雄起!領導世界走向和平共生的發展之路!從此全球沒有血腥,沒有強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