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這個人?

大蓓姐

納瓦羅的貿易理念過於“民族主義”,他在特朗普執政之初就與其他大部分相對溫和的貿易政策謀士意見不合,導致其一直被白宮決策圈所“排擠”,原本為他設置的國家貿易委員會在去年4月就不復存在。納瓦羅的經貿理念包括反對財政刺激政策,支持減稅,重談多邊貿易促製造業迴流,提高能源獨立,改革醫療制度等,但大部分政策建議細節不被主流學界接受。

不過,特朗普與曾為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的納瓦羅早就互相欣賞。2011年,納瓦羅就聽說特朗普鍾愛自己寫的書,便第一次與還是商人的特朗普取得了聯繫。特朗普則在2011年起就多次資助納瓦羅的研究項目,以示支持。兩人之後偶爾聯繫,但到總統競選期間,兩人才第一次真正見面。

隨後,納瓦羅積極地為特朗普競選“搖旗吶喊”。2016年3月,納瓦羅在《國家利益》發表文章,熱情為特朗普競選背書;7月,納瓦羅向《衛報》指責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對特朗普不公;8月5日,特朗普公佈了13人經濟諮詢團隊,納瓦羅位列其中; 10月,納瓦羅告訴美國《紐約客》雜誌,他有時會受邀加入特朗普在飛機上的小範圍顧問團。特朗普勝選後,其過渡團隊起草負責亞洲戰略的人員名單中就包括納瓦羅。

近日,有美國媒體披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考慮“重新激活”沉寂已久的彼得·納瓦羅。如果納瓦羅再次活躍在白宮決策圈,那無疑將向外界傳遞出一個信號:特朗普政府內部“民族主義”勢力繼續上升,美國繼續貿易保護主義道路的風險增大。


紅帽胖達

首先,這是一位特別酷愛寫書的人,大概寫了13本書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中國三書”——《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死於中國之手》和《臥虎:中國軍國主義對世界意味著什麼》,堪稱對華鷹派中的鷹派,鷹派中的戰鬥機,一直活躍在散佈“中國威脅論”前線,而且樂此不疲。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2011年他與Greg Autry共同出版的《死於中國之手:美國是如何失去其製造業基礎的》(Death by China: How America Lost its Manufacturing Base),這本書後來被製作為紀錄片,影響很大,也很壞。納瓦羅在書中從貨幣操縱、不公平貿易政策及致人死命的商品三個角度說明了中國對美國的威脅,並將中國產品的所謂的對美國市場的衝擊與5萬美國工廠關閉、2500萬美國人找不到工作聯繫在一起,用中國的古話說,就是妖言惑眾,其心可誅。但他的觀點由於吻合了美國一些政客的想法與需求,所以還很有市場。那時特朗普還不是美國總統,但卻已經對納瓦羅頗有好感,並

在那個紀錄片的宣傳頁面上,寫下推薦語:“一針見血。這部紀錄片用事實、數據和洞見描述了我們與中國的問題。我推薦你們趕快看看。”後來入主白宮後,特朗普將納瓦羅弄到身邊來,其實是有歷史淵源與認知基礎的。

而今,納瓦羅成了白宮的一張牌,尤其是在對華施加壓力時,他便衝在前頭,興致勃勃,樂在其中,而且能量頗大。

好在還有負責任的美國媒體。這不,《華爾街日報》3月16日在一篇報道中披露,美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與美鋼鐵產業利益集團關係密切,曾指使鋼鐵公司提供資金以拍攝支持其政治觀點的紀錄片。報道說,2011年,美國鋼鐵公司紐克爾根據納瓦羅指示,通過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的一家非政府組織,向納瓦羅的製作公司支付了100萬美元,用來拍攝紀錄片《致命中國》,把美國鋼鐵業的衰敗歸咎於中國。分析人士認為此片政治目的性較強,著眼於部分利益集團,缺乏客觀公正性。

而這部紀錄片,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納瓦羅的著作與紀錄片一攬子“成果”。

當初,特朗普選了納瓦羅,就曾讓很多人看不懂,其實呢,特朗普用他,一是用熟不用生,二是很需要這樣一個角色,必要時就可以衝到前面,從而為特朗普政府與中方討價還價充當籌碼。


社科院張國慶

納瓦羅是特朗普一把“利刃”,如今再“出鞘”劍指何處?

特朗普上任之後不久,白宮內部的幕僚之間便上演了強硬派與務實派的激烈鬥爭,最後以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加里·科恩為首的“務實派”佔了上風,許多保守主義色彩濃厚的幕僚不是紛紛離開就是被打入冷宮。

納瓦羅,特朗普上臺後原來幫他新設全國貿易委員會,這個機構成立不久就被裁撤。納瓦羅轉任白宮

貿易與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後來也歸科恩管轄,納瓦羅由此沉寂。

但特朗普一直藏著納瓦羅這把“刀”。

在2016年美國大選競選期間,有20位曾獲得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公開支持希拉里,卻有8位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和超過700位經濟學者公開反對特朗普。但納瓦羅從一開始就力挺特朗普,他的理念與特朗普高度契合,他甚至是特朗普經濟團隊中唯一一位經濟學者。

特朗普上任第一年,美中貿易關係看似風平浪靜。從今年春季開始,突然趨緊。此時,科恩也被替換了,由庫德洛接任。

就在特朗普即將針對幾項重大貿易議題做出最終決策之際,彼得·納瓦羅這把“刀”再出鞘,擔任白宮貿易顧問。

這項任命案將使未來白宮內部針對貿易議題討論與決策時,納瓦羅可以發揮更大作用,以一個更正式的角色參與。他成為特朗普政府20多位“總統助理”之一,其他擁有這項頭銜的官員還包括白宮法律顧問和各白宮政策委員會的負責人。納瓦羅會讓主張貿易保護主義的一派在白宮辯論中擁有更大發言權。

眾所周知,納瓦羅是一個暢銷書作家,如今變身為最重要經濟幕僚。納瓦羅還是是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保羅·梅里吉商學院任教。他的思想常見於美國《商業週刊》、《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哈佛商業評論》等報章。

納瓦羅一直被外界視為是特朗普陣營中的貿易政策鷹派,一向主張美國必須要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先後寫了三本跟中國有關的書,所謂的“中國三部曲”,主基調就是批判態度。

為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提供諮詢的維塞爾(Michael Wessel)指出,納瓦羅職位獲得提升,可以確定的是特朗普接下來,將更有可能實踐他在競選時的貿易政策承諾。(完)


蔣曉峰Terry

彼得·納瓦羅擔任白宮貿易與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白宮辦公廳主任凱利進入白宮後,將其部門劃歸科恩的國家經濟委員會下,令其對特朗普影響力一度減弱。但最近美國多家媒體爆出,特朗普有望再次重用納瓦羅,讓其擔任總統特別顧問。

納瓦羅生於1949年,1972年獲得塔夫茨大學文學學士,1979年獲得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1986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是一名非主流的經濟學者。但對當官“癮很大”。1990年代曾三次競選州長、眾議員、市議員等職位,場場落敗。但始終懷揣著一顆當官出名的野心。

納瓦羅主張對華強硬,尤其在經貿和戰略領域,是“中國威脅論”、“以實力求和平”的鼓譟者。他著有《臥虎:“中國軍國主義”對世界的影響》一書。後來被拍成了紀錄片。特朗普也推薦他的幕僚們都看看這個紀錄片。此外,納瓦羅著有《致命中國》一書。也正式因為此書,他受到特朗普的重視、支持和資助,直至進入特朗普執政團隊。

納瓦羅與USTR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商務部長羅斯共同組成了對華經貿強硬的“鷹派”、“民族主義派”。他認為必須對中國經貿強硬施壓,動用高關稅等一切手段和工具保護美國利益。3月1日,特朗普依據商務部“232調查”的結果宣佈全面加徵鋼鐵和鋁進口關稅。背後就有納瓦羅的助推。

總之,納瓦羅經濟民族主義鮮明,冷戰思維與零和博弈色彩濃厚。一旦他對特朗普影響力再次上升,中美關係再起波瀾風險上升。


經韜

彼得-納瓦羅是哈佛大學畢業的經濟學家,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顧問。2016年12月21被任命為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是著名的對華“鷹派中的鷹派”。作品有中國三書《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被中國殺死》和《臥虎:中國軍國主義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他常年不斷警告美國與中國進行一場經濟戰爭,應該對中國釆取強硬態度。


他和他的美國貿易委員會將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列入“惡名市場”黑名單,指其兜售假冒商品。是徹頭徹尾的反華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