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产于汝州市而得名。现今存世的古代汝瓷,一般认为70件左右,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基金会7件等。图为汝窑天青釉折肩瓶。北宋。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产于汝州市而得名。现今存世的古代汝瓷,一般认为70件左右,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基金会7件等。图为汝窑天青釉折肩瓶。北宋。

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瓷已经非常稀有。图为山东济南博物馆珍馆藏品,汝窑笔洗。清初。

清乾隆汝窑双耳鼓式罐,属于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馆藏文物。

汝窑的天青釉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质感甚佳,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说,色泽素雅自然,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图为直径13.5厘米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估价6000万至8000万港元。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汝窑盘正面。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汝窑盘背面。

图为汝窑青釉酒盏托。

图为汝窑天青釉六方委角瓷器。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瓷瓶,出土于宝丰县清凉寺,北宋。该瓶敞口细颈、鼓腹圈足,颈部与腹部刻以莲花纹。器物造型端庄典雅,线条优美流畅;刻花自然淡雅,若隐若现;蓝釉温润柔和,开片晶光闪闪,恰如雨过天晴。

汝窑天青釉盘,北宋。

苏富比中国陶瓷及艺术品部国际主管仇国仕在展示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台北鸿禧美术馆旧藏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咨询价形式上拍,8000万港币起拍,经过多次激烈竞价,最终以2.6亿港币落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