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方每個村都有宗祠,而北方几乎就沒有呢?

竹影清風10406217

首先要說的是,提問者說的未免太泛,哪裡算南方?哪裡算北方?都沒說清楚。如果按一般所理解的長江以南算南方,其實一些省份祠堂並不不多,比如湖北、江蘇、湖南,據我所知,祠堂多的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省,廣東、福建、江西、臺灣和安徽,即使這些地方,也不是像提問者說的,每個村都有祠堂。不過,祠堂相對其他地方,的確是多很多,而且像廣東潮汕地區,常常一個村子就有好幾個祠堂。但提問者觀察的大體不錯,總體而言,北方几乎很少見祠堂,南方確實很多。

為什麼會這樣?最直接的原因大概是南方宗族力量強大,在鄉村地區人們從歷史上就是習慣於聚族而居,而且中國人的信仰核心實際上是祖先崇拜,聚族而居有利於強化祖先信仰,所以人們重視宗族關係,無論是族譜、家譜、祠堂、墓地,都非常重視。

我祖籍河南南陽,我們那個村大概兩千人,絕大部分都是一個姓,這樣的村莊在周邊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村子了。總體來看,北方村落都比較小,大村不多,人口也不多。而南方很多地區則不同,山區小村也很多,但平原或丘陵地區大村就很多了,特別是廣東潮汕地區,動輒就是就萬人以上甚至數萬人的村子聚族而居。

之所以南北有如此大的差別,大概與以下原因有關:北方自古發展比較早,地勢相對平坦,歷史上無數次戰爭、流亡和民族融合,導致北方家族勢力不容易形成,村落也多為雜姓村和小村;南方後來發展起來,廣東和福建更晚,所以大規模戰爭不易波及,北方民族南下避禍,要對抗各種不同可能有敵意的環境,而且南方多山區,交通不便,所以容易形成聚族而居的大村落。

到了宋以後,其實唐代就已經開始,北方的環境和資源經過數千年的開發,開始不斷惡化,所以中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環境和資源條件的惡化,也是造成北方村莊比較小的一個因素,因為環境對人口的承載量是有限的。

所以到現在,南方的家族力量都還是不容忽視的,而北方則不同。這裡簡要談談個人看法,實則這個問題非常複雜,不但涉及到發展早晚、戰爭、環境、資源,還涉及到信仰、傳統和教育等等問題,就不囉嗦了。


考貳拉

作為一個南方人,在宗祠這個問題我還真跟北方朋友有過討論,原因如下:

1.遷徙:南方人大多是以前各個朝代從北方從中原因為戰亂災慌等原因遷徙過來的,歷史上有關的大遷徙有: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亂,南遷的人就保留了很多以前的傳統,舉家遷徙,到新地方落代生子,怕後代子孫以後不團結,本就是被迫遷徙,怕後代又再度遷徙(粵閩人下南洋)怕他們忘祖忘根,建宗祠是個團結後代子孫的好辦法

2.經濟:原因是一環扣一環的,由於戰亂遷徙,很多有文化的,家底蔭實的都遷徙到南方,他們比起落難困苦的人更願意去建宗祠,在古代,宗祠越大,建的越好,越多精美木雕,越能彰顯家族實力

3.人口混合:北方地區由於歷史上中原多次與北方遊牧民族發生戰亂,很多建築被毀壞,與當時的遊牧民族人口混合,能保留下來的以前的東西就沒南方多了,因由北至南,有很多山川阻隔,南方因此避開了不少戰亂,以及被動人口混合,特別是福建廣東這邊宗祠特多,拿廣東來說,粵北是山區,在那個交通不便利的時代,自然阻隔南北商貿甚至戰亂,保留了很多傳統的東西,當中就包括了宗祠

4.文革:由於你懂的原因,很多傳統的東西被毀壞了,而本就保留少的北方在這個時期就真的受重傷了,雖然後來平反,但復建的少,再加上經濟發展,很多傳統老建築都難保留下來

抽取我以上說的總結,南方多宗祠而北方少主要就是因為:戰亂、人口遷徙、經濟、特定時期的政策影響


紙上青春年華

相對來說,南方一則兵火較少,二則地形複雜,或是山地,或是水網,即使遭遇戰爭,也會有不少村莊躲過災難。加上南方氣候溫暖潮溼,那種滅絕性的自然災害也比北方要少。因此,就保存下了宗祠等傳統文化。


巴山夜雨涮鍋

為什麼南方每個村都有宗祠?而北方几乎沒有了?

說到宗祠,江西的祠堂是全國最多的。這個我想大家都沒有意見吧!

那我們先來說說宗祠幹什麼用的!

祠堂是祭祀祖先牌位的場所。 祠堂有很多用途,主要用於祭祀祖先,此外作為各房子孫辦理婚、喪、壽、喜等的場所。

家族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都在祠堂。

這是林子老家的宗祠!

林子沒有那些人的狹隘的民族主義,對於南方人來說祠堂就是放祖宗牌位的地方。

是一個大族在本地團結族眾的寄託。


說的在難聽點就是為了不受別的姓欺負的聚眾場所!

南方在古代有著各大家族之間的械鬥。

如果你將來去世了是不進祠堂的外姓。在被別人欺負的時候家族是不會出面幫助你的。


相反你是族內人,如果在外被欺負了。大家會聚集到祠堂議事,幫你擺平這件事!


現在的宗祠的重修和改建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

林子老家的宗祠改建大門的對聯和大廳的堂聯還沒著落!

各位幫忙寫個對聯吧!


一點少年郎

楚地多巫風,江南多淫祀。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楚國喜好巫風,江南地區祭祀過甚。

屈原的九歌就是祭拜巫神的樂章。

江南的祭祀過甚到什麼程度呢

在新舊唐書中有明確記載,垂拱四年,狄仁傑以江南巡撫使毀除吳,楚祠堂1700多所。


長慶三年,李德裕以浙西觀察使的身份,禁除館內祠堂1115所。

這只是古代遺留下來的生活習慣。

有學者認為,在古代南方因為自然環境惡劣,經常受瘴氣的侵蝕,很容易得病。巫和醫最早的時候就是想通的,所以巫風和祭祀較多。


漁耕樵讀

南方人注重宗族觀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祠堂,祖墓,修有族譜,知道自己的祖先,像我就知道我的祖先來自哪裡,從宋代的祖墓都沒有荒廢,每年都有子孫前去掃墓,而北方人較少,北方比較注重家庭,很多都是以家族居住在某個地方。

而且北方的漢民,長期受北邊遊牧民族侵擾,原來一姓一處的村子早就被摧毀,雜居起來,形成不了宗族的力量,故沒紀念宗族的祠堂。

有宗祠的村基本是很團結的村,大家都是一個祖宗下來,有了宗祠,族人更有歸屬感,凝聚力也更強,以前南方村跟村之間一遇到械鬥,基本同族人都會出來幫,包括外地的族人也是出人出錢。南方宗族觀念強,維繫宗族最重要的關係就是孝道。所以南方人很講究輩分禮儀和孝敬長輩,沒教養的傢伙在圈子裡沒得混的。

有些地方之所以能夠這麼發達,主要是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在那裡,有錢大家賺,團結鄰里,家族傳承,光宗耀祖,這些都是從幾千年保留下來的文化。

我感覺無所謂南方北方,何必將自己劃分個三六九等呢,哪都有真漢子,也不乏真小人。也不要總拿著先輩的事蹟給自己貼金,那是先輩用生命鑄就的豐碑,是為了國家而犧牲的,不是為了讓我們這些後代有個誇耀的資本。


笑搞

南方人的先祖去世了一般都葬在山上,曾祖父母跟祖父母的墓地可能隔著幾個山頭,要一次性掃墓可能要走很遠。北方平原多,一般都是子隨父葬,父母的墓地在哪裡,子孫後代的墓地也會訂在同一個地方,一般都是墓群。

像年三十清明節七月十五之類的需要祭祖的時候,北方人都是集體直接到祖墳上去進行祭祀活動。而南方同祖的幾支子孫,往往後代都葬在不同地方,唯一的可以把大家聚集在一起祭祖的,就是建個祠堂,大家都到宗族祠堂裡進行集體祭拜活動。

相比較南方而言,北方戰爭比較多,戰爭帶來的後果就是居民流離失所導致多姓混居比較多。南方相對穩定,一般一個村子都是同宗同祖的。山區的居民流動性比平原小,南方多山地,北方多平原。人口流動性強弱不同也導致了北方好多傳統習俗沒有傳承下來。


ease2168579560

漢民族南方的血統比較正宗,我爺爺就是一個小山坳裡出來,裡面住的都是同一個性,有宗祠,有族譜,我父親是個宗字輩的,到我這一代道是不講究了,而這樣的村莊姓同一個姓有很多,比如李家村,蔣塢等等。這個應該是保持很久的傳統了,日軍侵略也僅佔了小城市,象山區鞭長莫及,我覺得這些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應該是我們祖上從北方逃難出來,在南方落戶後就形成的,一直到現代社會才會有大量人員的流動,才到外面的世界去闖蕩,公路修到家門口了,這種大的變革也只有三十多年,以前是山路基本閉塞的。


蘋果論斤

南方人不僅有宗祠,而且還比北方人更重視族譜,其原因會不會與遷徙的頻度有關,男方人很多都是中原遷徙過來的,為了記住祖先來自於何方而更為重視宗祠和族譜,而北方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原住民”的比例更高,因此不需要宗祠和族譜即可知道自己的祖先。現在的我是廣西人,姓黎,老家有宗祠,而且我們的族譜可以追溯大約近700年,是從江蘇吳江遷徙過來的,我母親姓何,族譜也可以往前追溯400多年,是從浙江定海遷徙過來的。


真菜鳥

我是河北人,前些年我爸張羅著蓋宗祠,好不容易才湊夠錢找好地方,定好了正月初八動工,一上午的時間被人舉報了三次,鎮土地所來了不讓蓋,說是非法佔用土地有人舉報了,到現在也沒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