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侯臣村蔡汝群精細管理荔枝,經營休閒採摘園,年收入逾20萬元 結下荔枝緣 種出好生活

澄迈侯臣村蔡汝群精细管理荔枝,经营休闲采摘园,年收入逾20万元 结下荔枝缘 种出好生活

有一種信念叫執著,有一種成功叫堅持。

五年前,澄邁縣福山鎮侯臣村青年蔡汝群返鄉辦果園吃農飯,堅持創業,經過不懈打拼,最終收穫了發展休閒農業的成功喜悅。

火紅五月,荔枝飄香。位於澄邁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對面的侯臣美麗鄉村荔枝園披紅點翠,紅中泛青的碩大荔枝掛滿枝頭。這些天,蔡汝群的荔枝採摘園陸續迎來一撥撥採摘荔枝的遊客。

“週末帶孩子來這摘荔枝,好玩!既過足了嘴癮又能享受田園風光,還能讓孩子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體驗採摘樂趣,增長見識。”來自海口的遊客徐麗華女士說道。

“荔枝開摘後,來採摘的遊客特別多,雙休日有時一天就有上千人入園。”蔡汝群說。

蔡汝群今年36歲,2000年,他考上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汽車檢測專業,2003年畢業後,就被招進海馬廠工作,負責汽車下線調整工作,一干就是10年。

2013年,隨著鄉村遊的興起,他把目光投向了家鄉。“當時鄉村遊剛起步,我家有個荔枝園,有條件發展休閒觀光農業,讓遊客來體驗荔枝採摘樂趣,荔枝也能就地銷售。”蔡汝群萌生了返鄉創業的念頭。

2013年3月,他毅然辭職回鄉發展休閒農業,改吃農飯。

蔡汝群能吃苦,返鄉後,他一心撲在果園上,一天到晚都在果園裡忙碌,平時除了修枝、疏花和施有機肥臨時請村民幫忙外,其他活他自己幹,決心要花精力將荔枝管好。“過去由於管理跟不上,荔枝產量不高,品質也不盡如人意,如甜度不夠,口感不太好,保鮮期短。發展休閒農業,關鍵要提升荔枝品質,這樣才能贏得好口碑,引來更多遊客。”蔡汝群說。

蔡汝群上網查找了最新的荔枝管理技術資料,結合當地氣候、土壤等條件,對荔枝進行精細管理。

“由於過去使用農藥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荔枝品質。”蔡汝群坦言。為此,蔡汝群改變荔枝管理方式:杜絕激素和催熟劑,少使用農藥和化肥,多施農家肥,採用物理滅蟲法。在他的果園裡,隨處可見樹上掛著各種粘蟲板、太陽能滅蟲燈、害蟲誘捕器,上面粘滿了各種蟲子。一到冬天,蔡汝群就全力清園,用石灰粉消毒,以減少蟲源。由於管理到位,荔枝總產量從過去的2萬多斤增至現在的4萬多斤。

2014年5月,蔡汝群的採摘園正式對遊客開放,起初,整個採摘期僅接待2000人左右,之後幾年遊客逐年增加。今年5月12日開摘以來近半個月,就接待了6000多人次。一年收入至少20多萬元,是5年前的好幾倍。

為做大荔枝採摘遊規模,2015年,他在園內再開發一荒地,種植了近百株無核荔枝。不久前還開挖了一口魚塘,準備發展休閒垂釣。

看著荔枝採摘園人氣旺,還帶旺了周邊的飲食、風情鎮咖啡館,蔡汝群心裡甜滋滋的。回想幾年來的創業經歷,他悟出了個理: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只有奮鬥才能換來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