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人格化,讓內容活起來,賦予品牌人性的溫度

不說人話的品牌是沒有未來的,不談感情的品牌就是耍流氓,沒有溫度的品牌就是性冷淡。

點擊藍標即可收聽主播敬德朗讀音頻

喝口小酒,江小白在那騷情地說,我把所有人都喝趴下,就為和你說句悄悄話……這就是品牌人格化。說點人話,就是把品牌當人看,有溫度、有故事、有情懷。

品牌人格化,讓內容活起來,賦予品牌人性的溫度

移動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一機在手,天下我有,別總一本正經地跟我說那些微言大義,孔孟之道。就是喝雞湯,也得喝點帶溫度的。

品牌人格化,讓內容活起來,賦予品牌人性的溫度

人格化目的

喚起用戶的情緒,並且拉近品牌與用戶之間的距離;

因此,人格化品牌更適用於產品同質化高、決策簡單、信息不復雜的時候,比如飲品、食物、衣服等等,這類品牌和產品對於情感訴求往往比理智訴求更多一些。

▼ 那麼,到底人格化品牌要具體怎麼做呢?

  • 1 角色定位

既然是“品牌人格化”,顧名思義就是要將我們的自媒體平臺擬人化。讓用戶覺得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不是單向的“機器輸出”。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確定我們的平臺角色。

品牌人格化,讓內容活起來,賦予品牌人性的溫度

廣陶陶瓷--石空隧道

【品牌角色】

石空超人:鍾sir常常變身石空超人穿梭於大街小巷中,尋找源於生活的藝術靈感。

▼ 角色如何定位,主要取決我們希望和用戶建立何種關係。

● 專家:是一種由企業主導的雙方關係。企業以自己的專業,向用戶輸出相關知識,擴展用戶的認知,解決其困惑,像諮詢公司。

● 保姆:則是主要由用戶主導,多是以提供服務居多,主要是為了解決用戶問題。招商銀行算是其中做的比較好的。

品牌人格化,讓內容活起來,賦予品牌人性的溫度

  • 2 性格設定

“千人千面千種思緒”,是人就必有七情六慾。要將品牌人格化,必然也有為其設定專屬的性格。或幽默或高冷或親切或正經,眾生百態總有一種適合你。當然我們在設定品牌人格的時候,務必要避免的兩種情況是:

1 與企業特性完全不搭

2 性格多變,沒有定性

其實所謂的品牌人格化,就是品牌的調性。要知道,我們所有的運營工作終極目的都是為了企業的盈利,自媒體平臺的品牌人格化是要反哺企業形象的,所以我們在設定其性格的時候一定要基於行業和用戶的特性。

品牌人格化,讓內容活起來,賦予品牌人性的溫度

品牌人格化,讓內容活起來,賦予品牌人性的溫度

  • 3 場景搭建

場景搭建:其實就是讓我們與用戶處於同一時空之中進行交流,讓用戶一旦再次進入類似的場景,就會想到我們。

品牌人格化,讓內容活起來,賦予品牌人性的溫度

  • 4 內容體系

關於內容體系的搭建,不同行業、企業和品牌肯定是有很大區別的,但一定要圍繞用戶價值來搭建,思考一下你提供的內容能為用戶提供什麼價值。

內容要跟用戶有關係,有些品牌看到杜蕾斯、三隻松鼠和支付寶的成效就學著人家去汙、去搞笑,完全是隻看到表面現象,不知深層思考。

品牌人格化,讓內容活起來,賦予品牌人性的溫度

▼ 內容跟用戶有關係可以分為3個方向:

1)有用的:有用的內容信息是基礎的價值,像“羅輯思維”那樣對知識進行收集和整理,然後提供新的知識,傳授給用戶。

2)有趣的:有趣的內容用戶可以與他人分享,甚至形成談資,像“關愛八卦成長協會”那樣提供一些有趣的八卦事情,提供消磨打發時間的內容。

3)有感染力和價值觀的:這個是屬於價值觀層面的,幫助用戶找到價值觀相同的人,幫助用戶更好的改變自己,可以像“清單”那樣提供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的追求。

品牌人格化,讓內容活起來,賦予品牌人性的溫度

其實,“品牌人格化”最終還是要回歸品牌的初心,究竟想通過一種什麼樣的文化和價值觀去連接目標消費群呢?人格化最終的目的是讓消費者感知這個品牌的溫度,同時瞭解並認可這個品牌文化和價值觀。

大威德營銷新勢力——品牌人格化

成功人格化的自媒體品牌,必然是企業形象的另一個窗戶,讓用戶通過它更好的瞭解其後的企業和產品,最終為企業帶來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