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对了吗?

许多朋友都是热心肠,善于助人为乐,但助人为乐也需要分寸和尺度,

把握好了,利己利人,暖心愉悦,把握不好,伤害感情,反目成仇。

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对了吗?

助人有度

古人早已告知:“有饥者无食,与之升米则德我,与之斗米则仇我。何哉?升以利一时,生彼而我不薄,我以重也。斗之则彼且厚,彼厚反不思我德,以我利也。”这就是平时我们经常说的“升米恩,斗米仇。”

送米不是越多越好,需要讲究一个度,有时米送多了,会事与愿违。

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对了吗?

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他会感恩不尽。如果继续给米,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他会经常盼着,一旦你不给了,就会失望,从而心生怨恨。一下给太多,欲望会膨胀,就像喝海水,越渴越喝,越喝越渴。

生活里常有这样的事,你好心帮他,他会心存感激,第二次感恩就会淡化,若干次以后,他会理直气壮地认为,你是应该的,一旦拒绝,就会心存怨恨,甚至以怨报恩。

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对了吗?

当自己倾心相助的朋友离我们而去时,你会苦闷并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并不图回报啊!为什么?

正如一位大师所言:满足所想是成全,满足所要则变成了迁就,这就是助人的分寸和尺度。

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对了吗?

救急不救穷,

古人云:渴时点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所以救人就应该救急。

对于我们认识的人,不能因为对方过的贫穷,而一直努力的救济,你越是这样,对方会越依赖你,从而不思进取,从根本上改变不了生活状态。

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对了吗?

我有个大学同学,家里日子不太好,但也没有着急用钱的事,另一同学提倡大家给他捐点款,于是大家在同学群里开始发红包,由这名同学负责收集,然后代捐,也有部分同学没有响应,我并不认为这部分同学无情无义。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法则,别人帮你一时,帮不了一世,救人于急难之中,才是最大的帮助。有时,尊重和礼貌胜过金钱的帮助。

助人的分寸和尺度,你做对了吗?

量力而行

谁都有亲朋好友,遇到困难相互帮助,是人之常情。在自己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解囊相助无可厚非,但你的生活本就捉襟见肘,还死要面子,总是不好意思说“不”,怕让人觉着不仗义,怕伤了和气,答应下来,又勉为其难,人家对你寄予了希望却又落空,会感到更失望、伤心,甚至怨恨。而你也可能误了人家的大事,帮人不成反害人。这种情况下,应量力而行。

量力而行是一种智慧,一个人,贵在自知,贵在知足,贵在量力而行,贵在适可而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