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為何敢一國挑戰阿拉伯軍事同盟?

維奧

不是以色列敢不敢的問題,而是以色列必須這樣做,不然就沒有活路。

以色列的立國及巴以領土劃分激怒了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在以色列宣佈建國的第二天,阿拉伯聯盟國家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國軍隊便對以色列發起了進攻,試圖將以色列扼殺在搖籃之中。因此,除了與阿拉伯國家拼命,以色列別無選擇。

另方面,以色列敢於挑戰阿拉伯國家,除了自身團結一致、軍力強大,還有以下有利因素。

一是阿拉伯國家不團結。從歷次中東戰爭看,參戰的阿拉伯國家不僅越來越少,而且各有各的心思,難以團結一致。第四次中東戰爭後,埃及1979年與以色列簽訂和平條約,退出了與以色列的對抗。1994年,約旦與以色列簽訂了和平條約。近年來,伴隨中東亂局發展,以色列與沙特不斷走進,形成了事實上的對抗伊朗的夥伴。可以說,如今的阿拉伯國家,再也無法建立一個對抗以色列的聯盟了。

二是美國的強力支持。美國對以色列絕對是真愛,每年不僅給以色列幾十億美元的援助,向以色列提供最先進的軍事裝備,幫助以色列發展軍工產業,還屢屢在關鍵時刻援助以色列,可以說是以色列的最大靠山。這是以色列確保軍力壓倒周邊國家,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籌碼。

三是全世界各地猶太人的支持,包括經濟,政治,輿論支持,這為以色列的發展強大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助力。活躍於美歐國家的猶太人,不僅有錢,還有遊說能力,關鍵時刻能夠推動美歐實施有利於以色列的政策。


西域都護

首先以色列一國挑戰阿拉伯軍事同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其次是因為以色列有西方國家的支持並不算單挑,再者就是阿拉伯國家並不團結無法形成合力,最後是以色列在戰爭中鍛煉出了強大的實力。

一、以色列的無奈

以色列單挑阿拉伯國家軍事同盟有很多時候都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因為當時這些國家總想著要把以色列這個國家抹去主動進攻,比如第一次中東戰爭和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就差點亡國了。

因此人家以色列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竭力反抗這些阿拉伯國家的進攻了,實際上人家以色列一開始還是想安分的守著自己的國家,只是當時的阿拉伯人不願意給人家活路。

所以我們現在一味的指責以色列如何如何是沒道理的,巴以衝突可以說是以色列和阿拉伯人都有很大責任,只有雙方都認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巴以衝突才有解。
以色列控制區變化

二、西方國家的支持

實際上以色列也並不是真正就自己單槍匹馬和阿拉伯國家軍事同盟戰鬥,實際上要不是有西方國家的支持以色列有很多次戰爭都不能化險為夷,而第二次中東戰爭英法等國更是聯合以色列直接動手。

比如第一次中東戰爭要不是美國等國家在安理會宣佈停火決議,而阿拉伯人則因為西方壓力和認為以色列已無威脅麻痺大意,使得以色列有喘息之機並且從西方國家引進了大量武器裝備,要不以色列早就被阿拉伯人扼殺了。
支持以色列的美國


三、阿拉伯人不團結

再有就就以色列人能夠化險為夷有時也和阿拉伯人不團結有關,比如第一次戰爭中有的國家出工不出磨磨蹭蹭,這就給了以色列各個擊破的機會。

而阿拉伯人唯一團結的一次大概是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對西方國家的石油禁運,這最終導致了世界嚴重的經濟危機,這也是阿拉伯人少數對西方支持以色列的漂亮反擊戰。
不團結的阿拉伯人

四、以色列戰力強大

實際上以色列除了第一次中東戰爭初期因為武器落後戰力較差外,其它時候戰鬥力可以說是碾壓阿拉伯國家,包括第四次中東戰爭也是因為阿拉伯國家趁以色列贖罪日偷襲才在戰爭初期取的勝利的。

可是一旦以色列戰爭機器動員起來了這些阿拉伯國家就不是對手了,而現在擁有核武器的以色列則比以前還要強大了,相反阿拉伯國家卻陷入了更深的內部矛盾中,所以以色列現在不用西方支持單挑阿拉伯國家都沒問題。


執斧傳播開天名

阿拉伯國家聯盟旗幟

1.以色列軍事實力強勁。以色列人口總量只有850多萬,但是實行了嚴格的義務兵役制度,不但適齡男性要服3年兵役,女性也要服役兩年。以色列男子退役以後,還要轉入後備役,一年有幾個星期要進行軍事訓練。所以,以色列軍隊數量不少,擁有正規軍16.8萬,還要40多萬訓練有素的後備役,一旦發生戰爭,以色列可以在短時間內集結超過60萬大軍。不僅軍隊數量客觀,以色列武器裝備也是中東國家中最先進的。以色列陸軍擁有坦克超過3900多輛,火炮超過10000門;空軍擁有超過900架作戰飛機,主要以F-15及F-16戰鬥機為主;以色列是中東唯一一個有核國家,擁有核武器100枚左右,還有自行研製的“耶利哥”系列中程導彈,射程可達1500公里,能夠打擊中東任何一個國家。

以色列女兵

2.美國的鼎力支持。在美國有超過640萬猶太人,美國猶太集團的龐大影響力導致歷任美國政府都不遺餘力的支持以色列。2017年,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高價卻無法購買的美國F-35戰鬥機又以正常價格賣給了以色列,隨即美國政府宣佈將不會考慮向中東其他國家出售F-35戰鬥機。武器裝備上的支持僅僅是一部分,從杜魯門總統開始,美國對以色列的經濟援助高達數千億美元以上。以現任美國特朗普政府為例,為了支持以色列,退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退出了伊核協議、搬遷大使館到耶路撒冷。有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鼎力支持,以色列怎麼不敢挑戰阿拉伯軍事聯盟。

F-35戰鬥機

3.阿拉伯聯盟本身是一盤散沙。阿拉伯國家一共有22個,總面積高達131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4億。如果阿拉伯國家萬眾一心,即使由美國支持的以色列軍事實力強大,也很難戰勝阿拉伯國家聯盟。但是阿拉伯國家內部矛盾重重,雖然都信仰伊斯蘭教,卻有敘利亞、伊拉克等什葉派為主的國家與沙特等遜尼派為主的國家之間的矛盾,有海灣石油富國與貧油國之間的矛盾。前五次中東戰爭,主要以埃及和敘利亞為主。今天,經過阿拉伯之春的埃及已經不敢忤逆美國人與以色列作對,經過7年內亂的敘利亞也沒有能力與以色列作對。目前,沙特是阿拉伯國家中最具實力的,卻早已經投靠了美國,暗中與以色列眉來眼去。如此一盤散沙的阿拉伯國家,以色列怎麼不敢挑戰?

新一輪巴以衝突中,對以色列態度最強硬的竟然是土耳其,阿拉伯國家情何以堪?

在中東,阿拉伯國家人數最大卻已經沒有實力和凝聚力與以色列作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同為阿拉伯民族的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蹂躪!


美國觀察室

不是單挑吧!與以色列作戰(中東戰爭)的阿拉伯國家還是不多的。而且近幾年來,單挑的阿拉伯國家基本上就剩下伊朗還黎巴嫩真主黨武裝了。

為什麼呢?原因也很簡單: 一,美國人的全力支持。 美國人的援助包括有: 美元、物資、技術、情報、輿論宣傳以及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那關鍵的一票;二,阿拉伯國家一盤散沙;三,以色列軍人素質高。

舉個例子吧! 最近的一段時間,以色列對鄰國敘利亞境內目標進行了幾次空襲。

而空襲中使用的飛機就是美國製造的F-35戰鬥機。

據以色列軍方聲稱 ,它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F35打擊中東地區目標的國家。換句話說,F35已經在以色列空軍形成了戰鬥力。

今年2月,以色列在特拉維夫上空攔截了一架伊朗入侵以色列領空的無人機,隨後對敘利亞發動了大規模空襲,並出動了F35。

今年4月,以色列的F-35又襲擊了位於霍姆斯省的敘利亞的T-4空軍基地,至少7名伊朗軍事人員在這次襲擊中喪生。(俄羅斯軍方稱是F15)

儘管美國隱形戰鬥機F35存在各種故障的困擾,比如氧氣供應系統的故障等,在2017年,五角大樓還公佈報告稱,F35的缺陷超過270!(包括軟件和結構)

但是以色列是第一個敢於在實戰中使用這款飛機的國家,在兩次空襲中一共發射了近100枚導彈。

一款在其他國家事故頻發的隱形飛機,以色列人敢於用於實戰,可見以色列飛行員的膽量和素質。


閒看秋風999

詳細的對比和緣由就不多說了,其他答友都講的很詳細,就說一個大勢的問題,以色列敢於挑戰阿拉伯聯盟的最大著力點,就是看準了你阿拉伯國家各懷鬼胎。

雖然你聯盟國家眾多,雖然你軍隊數量龐大,雖然你將我圍的死死的,但是你是張開拳頭用手指來進攻。

我雖然地盤小,人口少,但是我帶著兩千年來被屠殺追逐和抗爭的經驗及鬥志,拿世界一流的軍備製造和軍隊素養,幾乎全民皆兵的團結起來,用攥緊的拳頭來對抗你。

所以別看聯盟對小國好像是以大欺小,事實上這是拳頭打手指的典型態勢,更別提背後的美國支持了。


嘴嘴demi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大多集中在以色列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有美國的支持以及阿拉伯聯盟自身的缺點等等。這些都是原因之一。但還有一個問題沒有回答,那就是以色列為何要這麼做?

一國理性的對外政策一定是建立在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這一基本初衷之上的。否則的話就會誤入歧途,浪費自身的資源。當然,話說的簡單,但做起來難。難點就在於如何判斷哪些是自身利益的所在,哪些可以放棄。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具體到以色列。大家都看到了以色列的優點:軍事實力和美國的支持。但是以色列同樣擁有很大的缺點。以色列國土非常狹小,沒有戰略縱深。因此,以色列要想在阿拉伯和伊朗(伊朗不是阿拉伯人是波斯人)的虎視眈眈下生存下來,只能採取攻勢策略。唯有先發制人的強勢出擊才是以色列的唯一出路。這既是以色列強大的思想來源,也是以色列自身嚴重缺陷的無奈。

可惜的是,很多人錯誤的將以色列的強勢看作是一種主動選擇的態度。而忽視了背後的地緣現實。這是錯誤的。


地緣分析君

因為以色列有美國強有為的支持,二為以色列人民的團結。三為以色列科技和經濟的高度發展。四為以色列面對的生存環境極其危險,來不得一系一毫的馬虎,必須高度驚惕,常備不懈。五為全民皆兵,軍隊裝備精良,戰略戰求先進等綜合原因形成的戰鬥力。


陳志強136956106

在阿拉伯嚴重萎縮之前,以色列永遠面臨著亡國危機,現在阿拉伯內亂外患不止,正是以色列削弱阿拉伯的好時機,在核武器保護和美國支持下,當然而且必須打擊阿盟,這可是為子孫後代所做千秋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