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垂直起降戰機嗎?

新生139241706

沒有。

網絡上曾流傳的所謂“殲-18”戰鬥機

雖然在2011年網絡上曾就所謂“殲-18”垂直起降戰鬥機相關消息引起廣泛討論,但由於消息來源可信度無法確定,這型戰鬥機的真實性其實相當存疑。若是說我國是否進行過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研究及討論,那答案是肯定的,畢竟這種武器裝備早在上世紀50年代各國就已經開始進行相關研究,如英國的Short SC.1技術驗證機,其在1957年4月2日就進行了首飛,到1971年退役,可以說是為垂直起降技術進行了相當多的技術積累。

F-35B型戰鬥機

另外,垂直起降戰鬥機雖在起降空間上擁有絕對優勢,但其在採用垂直起降技術後,對其它方面也影響十分嚴重。以美軍F-35系列戰鬥機為例,其垂直起降的B型體積和A型相似,但為垂直起降技術卻犧牲了相當於A型1/3的燃料空間,其內油作戰半徑僅有935公里(A型為1239公);另在空重上B型較A型則多出約1.5噸,最大起飛重量減少約4噸。

“美國”號兩棲攻擊艦

當然,由於F-35B型戰鬥機較之前的“鷂”式戰鬥機綜合性能提升明顯,且屬於第五代戰鬥機,在和當前以四代機為主的艦載機對抗過程中,擁有絕對的“隱身”優勢,因此,F-35B型戰鬥機也成為無力承擔彈射器航母國家的艦載機首選。不過,對真正以航母為核心的海軍而言,F-35B顯然是無法滿足使用的,其在美軍中也主要是和兩棲攻擊艦搭配使用,為海軍陸戰隊使用。


鼎盛軍事

先說結論,沒有,而且在可預見的以後也大概率不會有。

其實垂直起降的準確定義並不是垂直起飛-降落,而應該是短距離起飛,垂直降落。由於垂直起飛會導致戰機發動機耗油率高的嚇人,飛起來以後基本上也就能在機場周邊遛個彎就得下來(以英軍比較著名的鷂GR.3而言,使用垂直起飛-垂直降落模式下可用作戰半徑不到100公里,美軍經過深度改進的AV-8B在此種作戰模式下可用作戰半徑也不過200公里多些),因此戰術使用中一般採取的是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模式,也就是傳說中的Stovl模式。

Stovl模式說到底,還是來自於冷戰時期西方各主要軍事強國的腦洞。面對蘇聯前線航空兵鋪天蓋地的轟炸機與強擊機對北約一線戰役地域機場的持續壓制,以及隨時可能遭到的戰術核武器糊臉待遇,怎樣最大限度地保存自身的力量,提高戰鬥機部隊的生存力成為北約盟國亟待解決的難題。Stovl模式的飛機就是為此提出的解決方案之一,它指望能夠通過短距起飛的方式減少對於機場跑道的依賴,通過較高的可靠性與較好的維護性,能夠分散部署在高速公路甚至普通水泥硬化地坪上,以減弱蘇軍第一波攻勢造成的損失。

Stovl模式的飛機在服役之初作為一型非常規的裝備確實出了一陣風頭,但是其很快就暴露出了作戰半徑小、機動性不如常規戰鬥機、維護困難可靠性差等弱點,不僅沒成為北約國家空軍的主力,反而在幾個歐洲國家諸如英國、俄羅斯都成為了曇花一現的裝備:英國鼎盛時期部署了數十個中隊的“鷂”GR.3與GR.4,但是早已全部退出現役;蘇軍鼎盛時期只部署了百餘架的雅克-38,也已全部退役。而且這兩個國家都沒有短距起降飛機的後繼型號出現。

在不久的將來,全世界唯一一型還在使用的Stovl將只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這跟垂直起降飛機的性能與其說有很大關係,倒不如說跟美海軍陸戰隊作為美軍的第四軍種堅持要求的獨立性關係更大——陸戰隊一定要在兩棲攻擊艦上部署固定翼飛機,除了F-35B沒有別的辦法;而打算購買F-35B的英國海軍與日本海自也是在無力供養或無法制造固定翼常規艦載機的情況下才不得已買了F-35B。總的來看,F-35B為了獲取Stovl功能,空重相比較常規型號增加了1.4噸,最大起飛重量減少了2.6噸,最大彈艙可用載荷也從2000lb減少到了1000lb,性能的縮水是相當喜人的。而我國海軍與空軍從中長期的建軍計劃來看,並沒有給短距起飛-垂直起降飛機這種侷限性較大的機種留下位置——我國的海軍航空兵固定翼飛機未來一定是運作在常規動力與核動力巨型航空母艦上的艦載航空兵。因此,我國目前沒有垂直起降戰機,未來也大概率不會有了。


軍武次位面

近期,關於垂直起降戰鬥機F-35B部署在我國周邊的消息很多。先是美國的“黃蜂”號兩棲攻擊艦搭載的F-35B正式部署,然後是日本方面決定要在其“出雲”級直升機母艦上部署F-35B,使其成為一艘實實在在的航母;最後是臺灣方面與美國就購買F-35B的事兒勾勾搭搭。一時之間F-35B成了廣大軍迷非常關注的機型,同時也掀起了我國發展垂直起降戰機的討論。

目前我國尚無研製垂直起降戰機的消息,但是我國有必要開始就垂直起降戰機的各項關鍵技術進行預研。

網上流傳的我國垂直起降戰鬥機效果圖,被煞有介事的軍迷成為殲18.但是目前這個殲18還是停留在軍迷的期待中。

實際我國很早就開展垂直起降戰機的研究。在上個世紀60年代,我國就在殲6的基礎上構想過一款垂直起降戰機,代號四號工程。其主要特點就是在殲6機身上加裝4個升力風扇。

因為技術路線重大失誤以及我國當時薄弱的航空工業基礎,四號任務後來在概念階段就下馬了。

改革開放後,我國跟西方國家曾經有過一段短暫的蜜月期,在軍事合作方面有一些接觸。其中我國與英國就“鷂”式的引進有過深入溝通。後來因為價格的原因沒談攏,“鷂”式來華之路也就沒有了下文。

北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用寶貴的拉-9換來的。這也是“鷂”式飛機跟中國唯一的緣分了。

垂直起降戰機是一種有著重要戰術意義的飛機,這種飛機可以有限擺脫對機場的依賴,而機場在戰時敵方攻擊的重點。除此之外,垂直起降戰機的另一個用處是作為艦載機,可以使航空母艦不需要彈射和阻攔裝置,使得航母體積減小,造價降低,裝備和使用航母的門檻也就降低。目前來看垂直起降戰機主要是作為艦載機使用。目前中國的航母方案已經選擇了美國海軍的重型、大甲板、彈射起飛和阻攔降落的方案,配合數量大、種類齊全的航母艦載機艦隊,戰鬥力最高。因此垂直起降戰機不會是航母艦載機的選擇。

但是,目前正在擴編的中國海軍陸戰隊或許對垂直起降戰機有需求。中國的海軍陸戰隊目前處於擴編之中,預計會從3個旅擴編為6個旅。除了承擔登陸臺灣這個最重要的任務外,未來也會是維護我國海外利益的最趁手的軍事力量,擁有自己的空中支援力量也有合理性。傳說中的075兩棲攻擊艦會在不遠的將來出現,因此搭配一款類似於F-35B的垂直起降四代機也是有條件的。

據說075已經開工,出了垂直起降戰機,我們還缺海上種馬那樣的重型直升機。

但是這個事兒應該不會很快實現,一來我國對外軍事幹預的可能性在近期還是較低,需求不是那麼迫切。最重要的是,海軍目前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航母、海四、艦載預警機、反潛機、新一代戰略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055型驅逐艦,每一項都是幾百億乃至數千億的大項目,像垂直起降戰機這樣的不是急需的項目近期上馬的可能性較小,但是有很大的概率目前已開始預研。第二、我國在垂直起降方面的技術儲備很少,垂直起降所需的推比10以上的發動機及配套升力風扇、矢量噴口技術等都得需要5-10年的發展時間。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垂直起降戰鬥機算是一個最近在軍迷中很火的討論對象,但是說到底,垂直起降戰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先不說蘇聯雅克38以及雅克141這兩個稍微有些冷門的戰機,英國在馬島海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鷂式戰鬥機以及美國現在最新的F35B戰鬥機都是垂直起降戰鬥機,那麼中國有沒有類似的垂直起降戰鬥機呢?

垂直起降戰鬥機,英文縮寫為STOVL,這種戰鬥機的好處就是能在狹小地區起降,大大降低了傳統飛機對於機場的依賴性,而在經過一定改裝之後,這樣的飛機也可以在航母、兩棲攻擊艦這樣稍大的艦艇上起降。短距離起降能力其實是非常受到各國重視的,甚至在F22猛禽的研發初期,對於其短距離起降能力的要求甚至派在她現在引以為傲的態勢感知能力之前。而原因何在呢?未來戰爭中,空軍的作用是無可代替的,而消滅敵方空中力量最為高效省事的做法就是將其殲滅在地面上,所以機場,會在戰爭中受到重點照顧,那麼短距離起降能力可以使飛機對於跑道的要求大大降低,顯著提升反應速度,所以受到一些國家的青睞。

中國對於STOVL戰機的關注很早就開始了,早在60年代初,中國就有在殲6上安裝4個升力風扇使其可以能夠垂直起降的方案構想,而像這樣的項目專題如果單單從時間來看,甚至比美國都早。但是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這個方案最終只停留在構想階段。而從實際使用價值來說,不管是鷂式還是蘇聯弄出來的雅克38/141系列,其性能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的,不管是巡航速度還是所能攜帶的機載設備、武器都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節奏,所以中國也不需要類似鷂式這樣的戰機,而唯一的例外是美國的F35B。

F35B的出現使得STOVL戰機能夠登堂入室,成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高性能短垂戰機,這也才是中國未來STOVL戰機的發展方向。


軍事新觀察

答案:沒有。但也傳說已久,最出名的兩次,2008年某論壇一篇貼子寫得有鼻子有眼;2016外媒傳過來的消息,殲-18“大紅鷹”在內蒙試飛。傳言就是傳言,傳言如飛而逝,絕不留下任何影蹤,希望大家皆不要為傳言所誤。對垂直起降戰鬥機感興趣,大多開始於1995年看過的一場美國電影——《真實的謊言》,鷂式飛機的表現讓人驚歎不已,我國也有一架,現在停放於北航博物館內,據查只能當作收藏品。這種飛機好是好,可以靈活部署,隨時隨地給前線提供戰術支援,用於航母,載機數量自當有明顯增加,飛行能力嘆為天人,甚至可以倒飛,有助於躲避導彈攻擊。但,缺點也是甚為顯著,油耗太高成為小短腿,前蘇聯雅克-38載彈1噸作戰半徑只有240千米,有稱甲板保衛者,幹不了什麼事,F-35B好點,載彈4噸作戰半徑876千米,但自從出世多病多愁,難於維護,至今不能有效解決,垂直起降飛機都存在這毛病,一個不小心就要出事,低維護性成為一大弊病。事故率高峰,有名“寡婦製造者”,美國AV-8B摔掉了三大分之一,印度鷂式摔到肝顫心慌,57架飛機現在只有十來架在役。中國以前努力過,也曾有引進的想法,最終都不了了之。

◆以前有過努力。“三五”期間曾有計劃,1969年也曾成為重點工程,有稱“四號任務”,由於技術不成熟,1971年下馬。中西關係好過一陣子,軍方有過引進英國“鷂”式的想法,因索價太貴,最終放棄。當時的“鷂”,在馬島戰爭中大出風頭,擊落了阿根廷戰機21架,自己無一損失。成為“好”東西,自然不便宜。美國引進後也是深度改進,事故率才稍稍下降,可見,中國不引進也是對的。

◆一則新聞背後。時間來到2015,航空報一則消息傳來,使軍迷們興奮不已,消息說,成發與中航發動機研究院有個短垂項目加工合作簽約儀式,加上尹卓將軍在央視公開的表示,中國兩棲攻擊艦噸位是日本出雲的1.5倍,所以垂直起降戰機鬧熱一時。可是,中國縱然研發這東西,在經驗技術上欠帳太多,不會三年兩年就能成功,這事得極須耐心。

◆垂直起降新生。也許我們能找到另外的路,無人機最近這些年發展向好,珠海航展多所展示,成飛vd200、中航安慶YY-1、中航工業直升機所之“藍鯨”,讓軍迷眼前一亮,不錯呀,沒準這也是一條路。以色列有頭“騾子”,美國傾轉旋翼機發展了多年,之有“魚鷹”、“勇士”,大有替代“黑鷹”之勢,身量不小,可以幹更多事,比如反潛、預警等。


魂舞大漠

我國有垂直起降戰機嗎?提這個問題肯定與美國的F-35B及其搭載平臺黃蜂號兩棲攻擊艦部署到了日本有關。我國周邊有了垂直起降戰機,我國是否有這類飛機呢?

迄今為止,世界上只服役了三種垂直/短距起降飛機,即英國的“鷂”式、前蘇聯的雅克-38和美國的F-35B。目前,中國空軍和海軍都沒有裝備這類飛機。不過有意思的是,中國北航博物館內展覽有一架“鷂”式,天津的基輔號航母上有一架複製的雅克-38。

另外,歷史上我國曾在殲-6的基礎研製過一種垂直起降戰機,也叫四號任務。而該機的研製目的並不是為了艦上起降,是有其背景的。當時中蘇交惡,我國的前線機場面臨遭到攻擊的危險,因此空軍決定將機場轉入大山裡,同時提出要求研製短距起降戰鬥機和垂直起降戰鬥機,以降低對機場的依賴性。由於當時我國並沒有高推重比的升力發動機,故採用了四個升力風扇方案。安裝升力風扇發動機的飛機雖然可以垂直起降或大大縮短飛機的起降距離,但是升力風扇只在起降的時候才有用,在飛行過程時卻毫無用處。不但佔據了機體大量寶貴的內部空間,而且下排衝起的燃氣和雜物被進氣道吸人後會對發動機工作產生嚴重影響。同時飛機在垂直起飛到水平飛行的轉換過程中操縱性很差,飛行安全都難以得到保證。

最後,四號任務下馬了。

近些年,網絡上又流傳中國在研製殲-18垂直起降戰機,但截止目前仍未得到官方證實。從網絡上流傳開的圖片來看,該機採用了類似美國F-35B的設計,尾噴管可向下大角度偏轉。不過,目前我國並沒有高推重比的升力發動機,而且也沒有兩棲攻擊艦,所以,對於垂直起降戰機,我們還需要耐心等待。


東方談武器

目前世界上只有英國“鷂式”和美國F-35能稱得上是垂直升降起飛戰鬥機,而且是試飛成功的。問中國有沒有垂直起降戰鬥機?我想我國可能有這方面的研製是有可能的。關於外媒體報道我國沈飛試飛4.5代殲-18垂直戰鬥機成功,值得懷疑。因為垂直起飛的戰鬥機製造比滑翔跑道戰鬥機難度高,設計時要考慮機身重量特別是發動機起落架協調一致,在升空時的動能是非常複雜的原理。面對外來的戰爭,我國肯定要填補這個空白,研製自己的垂直起降戰鬥機。垂直起降戰鬥機最大特點是不借助跑道隨時起降,適合於航母,和機場跑道遭到破壞時使用垂直起降戰鬥機。依據我國的實力財力和需要研製垂直起降戰鬥機也是指日可待的。


喀秋莎61589681

任何一個有點道行的軍迷都知道,我國並沒有可以垂直起降的戰機,網絡上一直流傳著我國的殲18會是一款垂直起降的戰機,先不管這個是不是真的,以現在來看,我國的空軍海軍都沒有配備這種類型的戰機,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的軍事實力差,就目前來看,垂直起降的戰機世界上一共也就只有三種型號在服役,它們便是英國的“鷂”式戰機和前蘇聯也就是現在的俄羅斯的雅克-38戰機以及美國的F-35B戰機。

垂直起降戰鬥機是指單純利用垂直起降技術的一款不需要滑翔起飛的戰鬥機,它並不需要助跑來進行起飛和著落,因此對於機場跑道的要求極低,在很多外國軍事題材的電影中經常會見到這種垂直起降的飛機,電影中採用的就是美國的F-25B戰機的原型,垂直起降可以使戰機能夠快速反應,進行靈活調整。

在馬島戰爭中,英國的“鷂”式戰機擊落阿根廷戰機高達21架,自己卻毫髮未損,這種優秀的表現使得很多國家眼饞,其實我國在上世紀就曾經研製過,但是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當時的活動名稱有說是叫“四號任務”。

對於垂直起降戰鬥機並不是只有好的地方,其實也有很多不夠好的地方,首先是油耗大,這樣引發的就是續航能力差,緊接著就是戰鬥半徑小。再有就是事故率比較高,在戰鬥中確實有很大優勢,能夠上下左右移動,甚至可以翻滾、後退等,但是它的起飛和著落不僅是他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極高的事故率使得不少國家望而卻步。不僅研發成本高,製造成本也是高的離譜。


利刃軍事

有。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物館裡,有一架英國的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在天津的基輔航母樂園的航空母艦甲板上有雅克三八鐵匠垂直起降戰鬥機。除此之外,也就是在六七十年代,世界興起垂直起降戰機潮流的時候,我國進行過預先研究,並沒有實際的成品。

正式裝備軍隊的垂直起降戰機,我國是沒有的。


柔然大少

沒有實物,但肯定做過機密實驗,驗證機或許可能有,網絡上傳的一定是發自網友的想像圖,按照我國防禦戰略需求,量產的可能性低,也沒必要,因為我國國土面積偏大機場跑道多,一般三代飛機性能都比垂直起飛好,而且垂直起飛技術再成熟事故居高臨下,保養複雜經費高,每次事故駕駛員死亡率偏高,飛機駕駛員是用黃金養的,綜合以上數據中國空軍是不考慮垂直起飛戰機,除非改中國戰略縱深,否則一切空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