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鑑賞家」竹雕個性神采飛揚,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

竹刻,漢族民間雕刻藝術,用竹根雕成人物及動植物形象,或在竹材、竹器上雕刻文字、圖畫等。通常也指用竹根、竹材、竹器雕刻成的雕塑工藝品。

「社會鑑賞家」竹雕個性神采飛揚,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

竹刻又稱竹雕,是在竹製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佛像、人物、蟹或蟾蜍之類的一種欣賞價值很高的工藝品。

「社會鑑賞家」竹雕個性神采飛揚,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

竹刻藝術品因它的侷限性,其數量尤其是精品較書畫少得多,因而它的收藏價值頗高。

「社會鑑賞家」竹雕個性神采飛揚,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

宋代竹刻家詹成所造鳥籠“四面花板,皆於竹片上刻成宮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鳥,纖悉俱備,其細若縷,且玲瓏活動”。其雕藝之高、做工之細、構思之妙,堪為後人楷模,影響深遠。

「社會鑑賞家」竹雕個性神采飛揚,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

明代竹刻的技法主要有三種:一是嘉定派以深刻表現高浮雕或圓雕的刻法,代表人物為朱鶴、朱纓、朱稚徵,人稱“嘉定三朱”或“朱氏三松”;二是金陵派以淺刻或略施刀鑿即可成器的刻法,代表人物為濮仲謙;三是以留青作陽文花紋的刻法,代表人物為張希黃。

「社會鑑賞家」竹雕個性神采飛揚,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

竹雕形式豐富,除了圓雕、浮雕等不同表現形式之外,還引申出留青、貼黃、鑲嵌等工藝。竹雕作品依據品種和產地的不同,在工藝上又各有所長。建築多浮雕,擺件多圓雕,糕板雕則都是陰刻;寧波工以骨嵌著稱,潮洲工則以透雕見長。

「社會鑑賞家」竹雕個性神采飛揚,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

竹刻光傳統手法就有透雕、浮雕、圓雕等,創作者不僅要有繪畫、書法等功底,還要練就嫻熟的刀功手法,對綜合素養要求極高。特別是明清時期,名家輩出,風格獨特。因此對後來的藏家來說,明末至清乾隆期間的竹刻作品最為珍貴。

「社會鑑賞家」竹雕個性神采飛揚,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

如留青竹刻藝術家徐素白先生雕刻的蜻蜓、月季花表現手法巧妙,精細入微,物象質感強烈,清秀典雅,浮然竹上,堪稱留青竹刻之珍品。

「社會鑑賞家」竹雕個性神采飛揚,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