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普遍比較瘦?

皮蛋公主

其實主要還是飲食問題。

胡哥今年五一在日本朋友家裡借宿,他家裡的家宴也是以素菜為主,肉菜主要是海魚。白蘿蔔湯也算是上品了……

說到這裡,胡哥不得不提一下在飯桌上聊到的一個關於蘿蔔的梗。話說在日語裡蘿蔔被稱作“大根”,然後有一道菜是將蘿蔔切絲之後擺成菊花狀,所以也叫“大根菊花”,胡哥聽說之後差點笑抽了……

其實日本人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吃素的,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肉食禁令”,由此養成了吃素的飲食習慣。

而且日本是島國,捕魚業非常發達。比起養殖家畜,捕魚動物產量更能滿足日本人對蛋白質的要求。因此魚類在日本人的餐桌上佔了很大比重。

吃素、吃魚,這兩者一個滿足膳食纖維和澱粉需求,另一個滿足蛋白質的需求。日本人的餐桌上很少看到高脂肪的食物,總體食譜都比較清淡。尤其是京都地區,那裡的菜吃下去的感覺就是——你怎麼沒放油和鹽啊……

在日本的感受就是他們做東西很多是煮或者煎,油炸食品胡哥能回憶起來的就是天婦羅,一般人家裡也不會經常做這個東西。

低脂肪、輕口味的飲食結構塑造了日本人的體型,大部分日本人都是比較瘦的。當然,到了中年以後,他們該發胖還是會發胖,這是自然規律,誰也免不了。

至於說相撲運動員,那沒辦法,人家那是職業需要,一頓能吃你一天的食物,每天“相撲餐”填鴨一樣吃下去,想不胖都難。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嘿老外

關於日本人比較瘦,確實是一個大概率的事情。因為確實在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公開資料看,日本是世界上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在發達國家中,是肥胖率最低的國家,沒有之一。之所以會是這樣的現象,其實有有多方面原因的。

第一,政策導向,這個是全世界都很罕見的現象,日本的厚生勞動省也就是類似於工會或者文體局頒佈了“全體國民瘦腰計劃”,要求落實到企業的體檢,還有專門的政府部門進行監管。因此才保障了日本4%的肥胖率,這個比例對比美國33%的肥胖率可只有是八分之一。

第二,除了政策規定,和日本民眾的飲食構成也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知道日料很多都是低熱量的做法,也沒有大油大鹽的做法,雖然口感上比不上很多國家的麻辣鮮香。但是這種追求食材本身的味道的理念確實是比較健康的。另外,日本人酷愛吃魚或者海鮮類優質蛋白含量高的肉類,相比之下這些食物的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的含量比較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不提倡暴飲暴食的飲食習慣,去日本有生活經驗的朋友應該都能感覺到日本的餐具都是傾向於小碗化的。

第三,就是日本的出行方式了,日本人很愛自行車和步行,我不知道是不是日本打車非常昂貴的原因,日本打車的等待時間會比較久,價格也比較昂貴,相比之下確實能感受到他們對於自行車的熱愛。因為在日本的城市規劃中,生活必需的活動半徑是比較小的,也就是說在自己所生活的社區內,基本能完成看病、購物、吃飯、散步等活動,因此步行或者自行車就能解決這些2km之內的事情,而再遠一些就會選擇地鐵或者私家車以及公共汽車。


旅日

去過日本的朋友,對日本的飲食和習俗都會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和東北人熱衷的啤酒、擼串、烤肉不同,日本的飲食清淡,講究食材的原汁原味,海鮮多,蔬菜多,油膩和辛辣的調味品用的非常少。在一些日本家庭,如果不愛做複雜的飯菜,就燜一鍋米飯,配點拌飯料,就是一頓。

連中國百姓都知道,日本人愛吃魚,三文魚啊、金槍魚啊就不用贅述了,最新鮮的魚直接生吃,最大程度的保留營養,即便做熟了,也很少用油炸,多以煎熟為主,營養又健康。還有壽喜鍋,裡面碼放的也都是白菜、海帶、豆腐等蔬菜,加點味淋燉出蔬菜的汁水做成的火鍋。

再看日本的餐具,一頓飯可能擺出來十幾個小碟子,每個裡只盛一點點,種類非常少。乍一看吃不飽,可一桌子食物吃完以後,肚子已經飽了。這樣,一餐飯就滿足了營養素的全面攝入,又不會造成過重的脾胃負擔。

除了吃,再說說其他方面。在日本交通成本是很高的。比如打車和地鐵都非常昂貴。所以日本人不會選擇出租車為主要出行工具,出門上班會以步行和電車為主。

所以,想減肥還是那句話:“管住嘴,邁開腿”。

已經快夏天了,想減肥的人抓緊時間吧!


遼瀋名醫

日本人的廚房通常都很整潔乾淨,跟他們的烹調習慣有關,他們很少吃用油煎,炸,炒的食物,他們的烹飪方法比較簡單,蒸個米飯放點醬油或芥末之類的調味料就是一頓飯,一碗麵也是一頓飯。所以他們的廚房油煙不大,打掃起來不費事。個人感覺日本挺珍惜食物的。其次,看過一些研究說日本現在進入“低慾望”社會,年輕人對奢飾品,房子,車子等沒有購買慾望,我想對於食物也是如此。綜上,日本人瘦也不奇怪了。


尹文娟5

主要是地理和文化決定的。

1.日本海岸線漫長主要蛋白質來源是魚類,海鮮。很少有紅肉類。主食是米飯,卡路里比麵食低一半。我國主食以米飯為主的地區,胖子也相對較少。

2.日本在1910年普及小學教育,二戰前小學生的午餐就由國家來提供。這既保證了兒童在幼年時需要的營養攝入,也進行了營養搭配健康教育。這種教育潛移默化了,影響著每一代人,每一代的母親,又影響著下一代。

3.日本推崇“身土不二”的教育,即什麼時節該吃什麼樣的食物,生活的土地上盛產什麼樣的食物就吃什麼。

4.島國的危機意識,又使日本人。飲食上,將清淡節制發揮到極致。


胖的仙風道骨

日本人整體不瘦,女人比較胖,矮小是真的,《大城市還可以》日本南方人比較偏瘦,北海道的人就比較胖了,和氣候,飲食習慣有關,題外話就是,日本人認為天皇不是而是神,是一種偶像符合,他們認為給天皇服務就是死了也會來世有福報,他們認為進靖國神社的人都是為天皇效忠的,是無罪的,而且,這是日本從矇昧時代就灌輸的一種宗教思想,很難改變,這種神教合一的思想很危險,類似於ISIS,需要我們萬分警惕。


淚水背叛雙眼


手機用戶78755315384

日本人在飲食方面比咱國人重視,他們不會像咱們那樣頓頓用油炒菜,天天不離肉頓頓不離油,烤啊炸呀烙呀實際吃這些都愛讓人發胖,可中國人從小吃慣了,一輩子好象離不開炒菜,離不開油榨,離不開燒烤,比起日本人飲食方面中國人太放肆,所以胖子多,肥胖病人多。


艾麗179041525

日本人多地少,島國周圍全是海水,八成居民是漁民,以魚類為主食!經常遠海鋪鯨,自身能源有限!

而且日本人有很強烈的憂患意識,近期美國有事沒事就說島國即將滑沉入其東部的海溝中去,任誰還能不有點害怕?所以日本每每想著要侵佔大陸,棄島上岸,

大腹便便,如何侵略?如何打仗?如何振興島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各位大神,以為呢?

請批評指正


雪舞飛揚42841

不知道。反正我在北海道吃了一碗600日元的拉麵,份量大不說,那肉之多,還有肥的,實在吃不了。但知道如果剩下不吃要被罵的,沒法,只好對老闆說:真不好意思,由於太多了,我實在是吃不下了,請多加原諒。老闆笑著說不要緊的,我就趕緊起身跑了。所以,日本人吃得也不素,也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