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五百士兵能否戰勝古代十萬大軍?

南航的空乘姐姐我想你

“五百對十萬”,讓我想到毛澤東主席在電影《大決戰》中說的一句話:“六十萬對八十萬,這是一鍋夾生飯,夾生就夾生,也要把它吃下去! ”說淮海戰役是“一鍋夾生飯”,是因為雙方實力有差別,但差別還不是過於巨大。

“五百對十萬”,等於一比二百,又讓我想到中學歷史課本里常見的一個詞:“以少勝多”。似乎歷史課本特喜歡講史上那些“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隨拾一例,如東漢光武帝劉秀做將軍時一戰成名的“昆陽之戰”,當時危城之中,雜牌漢軍不過萬餘,而圍城者卻為十萬雄兵,外圍更有敵軍主力三十餘萬(共號稱百萬)。結果佔有明顯優勢的王莽新軍,遭遇慘敗。

其他“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還有官渡之戰(曹軍2萬,袁軍11萬)、淝水之戰(8萬晉軍對80萬前秦軍)、赤壁之戰(5萬孫劉聯軍對20萬曹軍)等,其中最大的人數比差為淝水之戰:1比10,相當於一個打10個(當然秦軍80萬可能有虛誇的成分)。

歷史課本喜歡誇說“以少勝多”,意在說明:兩軍相遇,不僅勇者勝,更是德者勝!“先進者”即便人數少、兵器差,但他們理念先進、思想進步、戰鬥意志堅強,代表了廣大人民的利益,必然能克服人少的不足,戰敗敵人。

以上以少勝多的,均為大型戰役,幾萬、十幾萬、幾十萬大軍,在廣袤的土地上展開,攻城伐地;而500對10萬,卻只能是戰鬥。

由此我馬上想到另一個經典戰例:三百斯巴達勇士堅守溫泉關(具體經過可見美國電影《三百勇士》)。

第二次波希戰爭期間,波斯帝國徵發了二三十萬以上的大軍,撲向希臘半島,希臘城邦國家倉促拼湊的聯軍,據說才7000人。雙方力量如此懸殊,而戰爭中最經典的一場戰鬥,就發生在溫泉關。來自斯巴達的三百勇士堅守在這裡,與敵死戰,最後全部戰歿。但他們依託有利的地形,予敵大量殺傷(殺死波斯軍達2萬人,一說為7千人),取其大者,則雙方戰死比例是:1比66。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是:斯巴達人在沒有援軍的條件下,戰鬥了3天之久。

在波希戰爭中,300斯巴達勇士依託的是必死的戰鬥意志和優越的地形,雙方的兵器沒有本質的差別,那是一場屬於冷兵器時代的經典戰鬥。然而自十八世紀以來,兵器的代差在決定戰爭勝負上日益起到關鍵性作用。比如美國電影《戰血染徵袍》反映的100英軍擊退6000祖魯大軍的戰例,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殖民戰爭的戰場上。好比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僧格林沁指揮數千蒙古精騎,當敵正面,向擁有優勢火力的英法聯軍衝鋒,結果戰場成了絞肉機,致僧部全軍覆沒。

在題目的設定中,五百現代軍人,相當於一個營的建制,其野戰裝備包括各種輕型自動武器,以及火箭筒、火焰噴射器、榴彈炮(炮連)、無人飛機等(甚至可能還包括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他們運用現代技術和工具,將迅速的、隨時隨地構築起堅固的現代軍事堡壘,併合理配置武器,一聲令下,其火力之強大,必將令古代的軍人震駭異常,魂魄驚飛。

古代的大軍還沒見到敵人,就已遭受到敵方火炮的打擊,頭上還盤旋著無人機,進行精準轟炸,立時死傷慘重。稍稍近敵,對面射來的重機槍彈子形成交叉火力,像割麥子一般,將整隊整隊的士兵割倒在地,頓時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戰死者的屍體很快將堆積起來,觸目驚心。

古代的大將急了,率先衝鋒——像趙雲一樣試圖殺入敵陣——結果離人家陣地還很遠,早已被敵人的狙擊手“點兵”,一槍斃命。如果不考慮現代戰爭倫理,現代士兵再放幾個毒氣彈,古代的士兵眼見綠煙滾來,還沒反應過來,大批的戰士已翻倒在地,痛苦的嚎叫掙扎,其情慘烈。他們還以為是敵人使了什麼妖法呢!到這時,“十萬大軍”還不敗退,已非人類了!

古代的“十萬大軍”必敗。

必敗的原因:第一,雙方的火力相差太遠(這和上世紀時又不可同日而語了),且一個營的兵力足以形成遠距離的立體打擊網絡;如果現代士兵再提前佔領優勢地形,則衝鋒的古代戰士,將徒勞的犧牲,戰場將變成慘烈的絞肉機。就像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潰》一書裡分析的,即便是面對近代化的英軍,清朝也不可能通過正規作戰來取得勝利,而只能採取類似“人民戰爭”的游擊戰術,在長期的消耗戰中拖垮敵人。試圖硬碰硬,只能是失敗。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清、英軍事力量的差距還不是太大(比如英軍主要裝備前裝式的火槍,遇到雨天,使用效能將極大降低),而當現代化士兵與手持弓箭、長毛的古代士兵相遇時,那簡直與天兵遇到原始人無異。

第二,最根本的,是古人無法理解現代武器的先進性,現代兵器的殺傷力將產生強烈的致幻感,讓古代士兵以為對方施的是妖法,甚至乾脆是天兵天將下凡,他們的戰鬥意志將迅速瓦解,不敢再戰。

第三,是一個戰術問題,十萬大軍,人數雖多,卻不可能在一個相對狹窄的戰場全部展開,形成200人圍打一個的局面。例如溫泉關前,狹促的地形限制了波斯大軍的展開,當它與三百勇士戰鬥時,只能像一條長蛇,用三角形的頭去頂敵人,後面的大部隊擁擠在後面,只能乾著急,根本沒法近前。如下圖——

如果五百現代軍人穿越到古代,他們人數較少,將更加重視依託地利,當敵人來攻時,會搶先佔領一個有利於防守的地形,提前佈設好陣地。那麼所謂“十萬大軍”,對他們來說,也就是個數字而已,他們唯一需要擔心的,只是子彈夠不夠。

如果像提問者設定的,大戰將在開闊的平原上進行,則現代士兵的堡壘將四面受敵,由於沒有地形的保護,這場戰鬥將愈加驚險。但現代士兵依靠坦克、車輛以及其他兵工裝備迅速建起的防禦體系,將持續性的噴射強大的殺傷火力,這點不變;營壘遠處,古代軍人成片成片的倒地,這點依然不變。現代士兵利用他們的自動化武器,殺敵於五百米之外(至少),而古代士兵非近到百米之內則無法反擊。雖然現代士兵沒有地形的掩護(反過來古代士兵也失去了地形的遮蔽),則這場戰鬥將更為慘烈,然而古代士兵戰死者也將更多,屍積如山是必然的。可是現代軍人的傷亡不會很多,他們唯一擔心的,仍然是子彈夠不夠,或被長期圍困後,補給耗盡,將怎麼辦?——但這就不是這個問題設問的本意了……


皇帝不稱朕

先來說明一下題主設想的背景,時間是古代冷兵器時期,沒有火箭、槍炮的年代,假設是在秦朝。古代的十萬大軍,只有馬和刀劍等近距離攻擊的兵器。地點是平原,不能靠險峻地勢藏身。

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四面八方都很開闊。穿越過去的武器包括機槍、手榴彈等武器,補給無限,彈藥無限,沒有炮,沒有裝甲車,裝備如上圖。那麼這十萬大軍也根本無法靠近這五百人。


當十萬大軍像上面一樣衝過來時,五百士兵可以這樣分工,一隊用機槍往各個方向覆蓋式掃射,一隊向各方向投擲手榴彈,剩下的掩護。這樣的火力,即使是十萬騎兵,也不可能飛過去。槍林彈雨中,輕鬆屍橫遍野。

但是萬萬沒想到,古代十萬大軍還是贏得了戰爭。他們在方圓幾里,按兵不動,十萬大軍修築戰壕,如上圖所示一直遠遠觀望。把五百名士兵圍住,圈裡的士兵十分著急,又不能放鬆警惕,夜不能寐,食不能安。古人又向圈內放猛虎野獸毒蛇蟻蟲無數,十日後,五百士兵卒。


歷史密探

古今軍隊混戰一直是軍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看似荒誕不經,不過如果設定條件,都能做比較符合邏輯的推演。

答主擬定的條件是500名現代士兵,沒有坦克和裝甲車輛,彈藥是無限。按照現代解放軍營級規模戰時能達到689人,去除主要用來反坦克的營屬火力連、防空排和步兵連屬的反坦克排,人數差不多就是五百人。這五百人裡,裝備三個82毫米迫擊炮排,共有六門迫擊炮。


三個火力排,裝備有35毫米榴彈發射器六門。

89式12.7毫米重機槍12挺。

三個步兵連,每個連有九個步兵班,共計有95式輕機槍27挺,95式步槍400左右,還有88式狙擊步槍若干。

此外還有火箭筒、手榴彈等武器裝備。82迫擊炮射程5500米以上,12.7毫米有效射程1500米,95步槍有效射程400米。

古代十萬大軍設定為披甲執堅的精銳部隊,含有一萬精騎,其餘九萬為步弓兵等,按照古代十萬人馬能夠展開的平原地形設定,將五百現代軍人包圍。這對現代軍人來說局面相當不利,因為火力會被分散。而對古代軍隊來說,能夠投入最大攻擊兵力。

五百現代士兵就地組成三層防禦體系,中間設置迫擊炮和榴彈發射器陣地,外層是重機槍火力,步兵班構成二道防禦工事。開戰後,82迫擊炮先用每分鐘10發的射速對五公里範圍內的進行打擊。炮彈殺傷半徑至少25米,一分鐘內60發炮彈打出去,理論上可以清空10萬平方米的活人,那十萬大軍的集結地活人就不多了。不過實際上在密集人群中,炮彈殺傷半徑將大幅下降,肉身擋彈殺傷半徑能達到5米就不錯了,所以60發炮彈打出去能有五千平方米的殺傷範圍就不錯了。按照120人是480平方米計算,一分鐘內折損千餘人,對十萬大軍來說是小意思了,所以迫擊炮的目的是最大限度造成敵軍殺傷,並不能給對手造成毀滅性打擊。接下來一萬騎兵會開始發起衝鋒。古代騎兵衝鋒並不是一開始就是極速狂奔,為了更有衝擊力,騎兵需要集結成集團方陣,然後慢慢加速衝鋒,距離目標500米時再極速狂奔衝鋒。現代士兵是不可能給騎兵這種從容衝鋒機會的,12.7毫米重機槍從進入有效射擊範圍內就會射擊,12挺重機槍戰鬥射速300,幾千發子彈打出去,會遲滯騎兵的進攻速度,當騎兵進入1000米時,榴彈發射器攻擊,進入500米,所有步槍射擊。在迫擊炮、榴彈發射器、重機槍和自動步槍的這一萬騎兵過不了400米就基本人仰馬翻了。剩下的步兵,基本就沒什麼威脅了,就是多打炮彈和子彈的事。

有一種情況,現代士兵很可能會輸,就是能見度不足五十米的重度霧霾天氣,無法掌握古代軍隊的動態,就算能聽到聲音盲打,殺傷力是很有限的。騎兵五十米的衝擊距離損失也不會太大,這種極端天氣,現代士兵面臨的只能是屠殺。


巍嶽欽禹


實際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參考古代波斯和希臘的戰爭。古代希波戰爭中曾經有一個經典戰役叫溫泉關戰役。斯巴達三百勇士在此戰役中以三百人的代價殺敵兩萬人。

溫泉關是一個狹窄的通道,雖然不是你說的平原,但是我認為可以參考溫泉關戰役。希波戰爭期間,由於希臘各城邦軍隊還沒集結完畢,斯巴達三百勇士奉命去溫泉關抵擋波斯的包括波斯人在內的近五十萬大軍,波斯人能征善戰,在當時的世界上可以說是一個強國,領土廣大,國內穩定。即使是中國在那時候還處於春秋時期呢。結果短短三天之內,雖然最後三百勇士也全都戰死,但是波斯士兵陣亡卻高達兩萬人,沉重的打擊了波斯人的信心。斯巴達勇士的武器雖然只是盾牌長矛和短劍等冷兵器都依然能取得三百殺兩萬的戰果,更何況是無限彈藥拿著可以連續射擊步槍的解放軍呢,這無疑是一邊倒的大屠殺。


我們就選擇唐朝時期的軍隊吧,因為唐軍曾經是那一時期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之一,並且唐軍兵種齊全,騎兵,弓兵,弩兵等都有。並且唐朝兵器製作水平高超,日本刀就是學習的唐朝的制刀方法。同時,唐朝的軍事理論水平也迅速發展,唐軍中不僅有漢人,還有少數民族騎兵,可以說唐軍是同時期乃至近代最強大的古代軍隊。


如果按題主所說的五百解放軍對陣十萬唐軍,會是什麼結果呢?我猜測,很有可能是唐軍全面崩潰。

首先,解放軍的武器是步槍,步槍會發出聲音,這種聲音會讓唐軍的騎兵率先失控,很有可能嚇得馬四處跑。雖然唐軍裝備有陌刀,唐刀等鋒利的近戰武器,但是很可能壓根就接近不瞭解放軍,況且解放軍使用的是可以連發的步槍,而且解放軍還配備有閃光彈,手榴彈,煙霧彈等投擲武器,爆閃,煙霧無疑會讓唐軍全面崩潰,即使有不怕死的,恐怕還未接近解放軍,就被射殺於馬下。況且平原這種環境並不適用大部分兵法,反而有利於解放軍。解放軍只要排成幾列,採取三段擊的作戰方法,再加上無限彈藥就可以實現不間斷射擊。再說了解放軍每個班都配備有機關槍,迫擊炮,還有重機槍等現代化武器,即使有百萬人的古代軍隊,只要是無限彈藥也是不在話下。

但是如果解放軍是有限彈藥的話,唐軍還有可能獲勝,可以等解放軍彈盡糧絕再圍殲之。但是解放軍冷兵器的單兵作戰能力也是很強的,也不會輕易就被打敗,況且解放軍還有現代化的軍事思想作指導。

總而言之,無限彈藥的五百解放軍,對付十萬古代軍隊,毫無疑問是必勝的。斯巴達三百勇士使用冷兵器都可以殺死驍勇善戰的兩萬名波斯軍,何況是全副武裝到牙齒的解放軍呢。


忘川星玉

首先,要把具體問題講清楚。500士兵,和十萬大軍是什麼兵種。500士兵應該屬於一個加強營,除去必要的指揮,通訊,後勤人員作戰人員大概450人左右,十萬大軍也要分騎兵,步兵,傳令兵,緇重兵,弓箭兵,一線作戰人員實際應該是有8-9萬左右甚至還要少。

如果是500裝甲步兵兵力比是1:200,只有機槍手才會會配備300發子彈,一般人員會配備100發左右,平均每人不到200發子彈,加上50枚左右的炮彈,也就是說需要彈無虛發,炮無虛打才能全殲,而且前提是體力足夠的情況下,十萬大軍並不會坐以待斃,古代作戰將就陣法,地形,人員,物資,也是可以遠距離進行攻擊的,所以500士兵正常情況下即使後勤補給無需擔心,要全殲十萬大軍是相當困難的。如果非要舉例論證的話,那就要說我們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了。

如果500個士兵是特種部隊,或許能支撐一段時間。但心理上十萬大軍會變的草木皆兵,不戰而降,畢竟十萬人都沒有見過狙擊步槍的神奇。如果真的要全殲,那這工作量可是相當大的。畢竟特種部隊適用的是小規模,隱蔽性,暗殺,等作戰方式沒有重火器,不可能有正面接觸。理論上有無限彈藥的話,十萬大軍就是目標靶,到實際行動中,彈藥不可能無限,十萬大軍也不會列成方隊踢正步。但重創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面對我天朝的500人組成的火箭軍配備Df快遞,對面是一支十萬精銳鐵騎,那麼就不僅僅是再來十萬何妨。我要打十個。

但如果十萬大軍面對的是冷峰,估計一個人就夠了😂


小姚68311231

現代五百士兵約等於一個甲種步兵營,一個步兵營最低配備:直射炮,曲射炮,重機槍,輕機槍,火箭筒,突擊步槍和通訊設備,假如彈藥供給充足,我認為,十萬古代大軍連重機槍的火力網也無法突破,那怕是十萬騎兵。再加上炮火支援,恐怕連現代士兵的臉都看不清楚,就已經潰敗。要知道在古代戰爭中,直接死在戰場上的士兵,比例並不高。 唯一能與現代武器拼距離的是床弩,假如是陣地戰,弩箭只能發射一輪,然後,大部分會被火炮敲掉,士兵躲在塹壕裡,被射到的概率約等於彩票中大獎。如果是遭遇戰,你認為現代指揮官會讓敵方從容架起床弩嗎?如果古代軍隊要打伏擊,咱們就想一想二戰時期的日本鬼子,尖兵會向每一個可疑的地方掃射,古代軍隊為了突破火力網,只能選擇隱藏在弓箭的射程以內,越近越好,能夠藏得住嗎? 個人認為,古代軍隊能夠取勝的唯一可能就是,十萬大軍都叫一個名字,郭靖——武功高強加悍不畏死。


光頭DaDa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看兩個戰例:1、1896年第一次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意大利出征的1.7萬意大利軍,死傷1.1萬人,被俘4000人。埃塞俄比亞軍死亡在4000人-5000人之間,受傷6000-10000人,意大利慘敗;2、1879年1700名英軍被2萬手持長矛的祖魯人消滅。

這兩個戰例中雙方人數的差距遠不及500對十萬,軍隊組織和兵器的代差也夠大。其實500對十萬,人多的一方對人寡的一方心理上已經近似於無限。想想看一個士兵攜帶300發子彈,500個兵實戰中能不能打死十萬人?300發攜彈量我想也算極限了。但500個現代士兵的確可以利用兵器代差給十萬之眾的心理以崩潰性的打擊。如果雙方將領的智商都是上層,那麼結果可能對落後且人數眾多的更有利!因為有效的利用地形、氣候、欺騙的戰術可以幾何級數的縮小兵器代差。

我覺得不能假設500人的現代士兵有無限彈藥、空中偵察、遠程火力支援,因為那樣500人的隊伍背後的支持兵力就不是500人可以覆蓋的了。道理很簡單,現代軍隊最小的獨立全面綜合的戰役作戰單位是師,先進的是旅,這以下是戰術單位。也就是說只有師旅一級才能談得上綜合後勤保障、獨立情報支援和遠程火力支援。所以500人獨立分擔偵察、情報、參謀、後勤、遠程打擊甚至空中支援都是偽命題。比如500人你分出100人搞個炮兵連,後面的運輸隊和倉庫守衛你的再配100人不過分吧?你搞一個坦克連,配上200人的支援不過分吧?空軍呢?你就是配個小隊的直升飛機也的有300人的機場守衛和地勤運輸隊吧?那剩下的通訊和指揮所也的有100號人吧?一線部隊還有多少?應該是負數了,沒有一線部隊就靠炮兵和裝甲你能打仗?

結論,公平決鬥500現代士兵打不過10萬古代士兵。


不想人云亦云


a3334952

排除重武器僅僅對比單兵裝備的話,500現代化士兵是不配備坦克裝甲車的,也就是僅憑自動步槍等速射武器對抗古代的十萬大軍,在現代化武器面前冷兵器的古代大軍終究是炮灰,這一點看看剛過去的歷史就知道了。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僅有兩千多人的兵力,而整個北京城擁有至少25萬守軍以及百萬以上的居民,城外還有數不盡的義和團勇士,京師重地有的是兵器庫隨時可以武裝起數量十萬以上的軍隊,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擋住八國聯軍。這似乎就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類似的事情有很多,一戰初期也是冷兵器和現代化武器的一次碰撞。一戰時期的英國陸軍對陣威廉二世的陸軍也存在新舊時代交替時代裡關於現代化的思考,看過電影《戰馬》的軍迷都應該對影片中馬克沁重機槍打擊英國騎兵的一幕感到印象深刻,其實馬克沁重機槍就是突然出現的一種現代化武器。英國騎兵上尉所在的部隊絕對是古代軍隊中的精銳,但是在德國人馬克沁重機槍的打擊下全軍覆沒。說到這裡就不難理解500名現代化裝備的步兵對抗十萬古代大軍的勝敗把握了。

現代化軍隊最大的特點就是火力優勢。中國陸軍裝備的95槍族使用5.8mm子彈,在300到500米的距離內可以有效擊穿任何古代鎧甲;每分鐘40~100發的點射速度可以確保沒有任何古代軍種可以靠近射手。有人可能要問,現代化步槍子彈反覆裝填需要時間,這會不會給騎兵突擊提供時機?還是以95步槍為例:它30發的供彈彈夾打不了多久就要換一次,但是這種弊端可以通過適當的戰術來彌補。例如:一部分人射擊目標同時一部分人負責裝彈,即便是面對洋洋十萬人的進攻壓力也不會太大。而且95槍族的槍管擁有射擊1萬發子彈的壽命,500支步槍理論上可以消滅500萬騎兵...............。

現代化武器的彈藥填裝的確是問題,但絕對不是無法克服的致命傷。看過日本電影《最後的武士》就應該明白,早期的火槍填裝彈藥非常麻煩,這會給機動性強的騎兵提供機會。但是後膛裝彈的槍支誕生之後就不一樣了,最後的武士中“大村”的政府軍換裝後膛裝彈的步槍之後迅速碾壓毆格仁一方的日本武士。僅僅是裝備早期後膛裝彈步槍的政府軍都可以完勝武士大軍,更不要說是現代化裝備的500精兵了。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快速裝彈的精巧設備,可以實現快速為步槍彈夾裝填彈藥。因此,即便是10萬古代大軍都是身披重甲的騎兵也擋不住500人的金屬風暴。【丁丁丁】


大國策

其實是沒有懸念的。五百現代軍隊,配置現代先進武器,打古代十萬大軍,簡直不要太輕鬆了。

很多人高估了古代軍隊的戰鬥力。其實古代的軍隊,很多時候都是烏合之眾。

古代通常都沒有職業軍隊。都是遇到戰爭的時候,臨時徵集農民作戰。這些士兵沒有經過充分訓練,戰鬥素養是非常低的。可以說一遇到挫折,就會崩潰。

能有農民做兵源,已經算是不錯了。還有很多時候,士兵來源都是罪犯。比如漢武帝征討大宛國,就是徵集了國內的幾萬罪犯去打仗。還有秦末時候章邯鎮壓陳勝起義,也是徵集了幾十萬的驪山刑徒。這些士兵的紀律可想而知。

後世又有了職業軍隊,但是戰鬥力同樣是非常低下的。

在古代,軍官虐待士兵、剋扣軍餉都是非常普遍的。部隊裡近半士兵被軍官虐待而死、餓死,都是常見的事情。士兵經常吃不飽飯,武器裝備都經常拿去賣錢買飯,打起仗來武器都湊不全。戰鬥訓練就更不用提了。這樣的軍隊,又如何能打仗呢?

古代的軍隊,也就只能欺壓一下百姓,或者對付一下同樣水平的落後軍隊。很多時候,衣衫襤褸、拿著菜刀竹竿的農民起義軍,都能打得官軍滿地找牙。塞外的遊牧民族,本來也都是牧民,騎上馬就能完虐官軍。可見古代軍隊的戰鬥力有多低。

所以,現在的五百軍隊,打古代的十萬大軍,簡直就是完爆。很可能槍聲一響,對面的十萬大軍就潰退了。

其實,現代的五百軍隊即使不配置現代武器,而是同樣拿著刀、劍,都足以打敗古代的十萬大軍。因為現在軍隊的訓練水平、戰術紀律都是完爆古代軍隊的。古代軍隊的戰鬥意志、紀律太差,很容易一接戰就崩潰。可以參考一下抗戰時候,國軍打日軍,傷亡比經常都是10比1,甚至20比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