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復榘死的冤嗎?

生存面子問題

山西有個王,叫閻錫山。山東有個王,叫韓復榘。

韓復榘怎麼死的?被蔣介石派的特務暗殺。

韓復榘有沒有功績?

有!韓復榘作為山東省主席,統治山東長達八年時間,是國民政府期間任職時間最長的主席,沒有之一。

在他統治時期,實行了很多促進民生和經濟的舉措,如剿滅境內土匪,興辦教育實業,嚴查毒品走私等。這些措施大幅的提高了山東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水平。

韓復榘死的冤不冤?

有點冤!為什麼這樣說?

韓復榘在統治山東期間,一直處於脫離國民政府的半獨立狀態。和蔣介石代表的中央政府始終矛盾不斷。

不僅公開打擊蔣介石在山東省的親信勢力,試圖將其排解出山東。

而且公然支持1936年,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的西安事變。

要說前兩件事還只是和蔣的個人矛盾,那麼韓復榘面對日軍的步步緊逼,為保留自己的嫡系部隊而放棄山東的舉措,則更是上升到了國家層面。

這也徹底的激怒蔣介石,下定決心將其置之死地。

1937年,韓復榘在開封被抓捕,隨後被特務戴笠所暗殺,享年僅有47歲。


縱觀韓復榘的一生,有功也有過。對山東有功,但終究是一個抗戰不徹底的軍閥。李宗仁就曾經這樣評價:他的愚而好用的簡單頭腦終於誤了他。


奇點歷史

韓復榘是民國時期的山東大軍閥,手下坐擁著10萬大軍,在抗日戰爭剛開始的時候,他為了保存實力帶領部隊離開了山東省,使歲月悠遠的山東沃土落入了日本人的踐踏中,使這片齊魯大地輕易地就被日本人攻佔了下來,如果從大局來說,韓復榘的行為其罪當誅,是理應千刀萬剮都不足惜的。

但是如果我們將韓復榘習橫向跟同時期的人物對比,我覺得他其實是有些冤的,大家先不要罵,先聽我往下講來。


張學良丟掉東北

張學良想必大家都知道,西安事變他為現代歷史立下了大功、他東北早年的易幟對國家統一也是一件大功、還有中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劉長春也是在張學良的資助下前往美國的。

從很多時候來說,張學良的本質並是不壞的,從他的很多行為來說他更像是一個衝動、不理智的熱血青年,沒有經歷過他父親所受到的挫折以及磨練就坐上了東北王的位置、就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軍閥,他一下子被拔得太高,是他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九一八事變的時候張學良正因為看病的原因待在北平,那天晚上他正在看梅蘭芳演戲,面對日本關東軍發動的兵變,他直接選擇了退讓,通過在北平遙控,使東北軍不發一槍一炮的退出了東北。

將20來萬的東北軍退到了關內,將廣袤的東北沃土、以及發達的東北工業文明、堆積成山的強大武器留給了日本人。

張學良之所以不抵抗就丟掉東北的原因

後來張學良曾經跟人說過,自己之所以會命令東北軍不還手就退出東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還手會導致矛盾激化,怕給日本人發動真正侵略的藉口。

所以張學良寧願自己手下的部隊受傷,也仍舊命令東北軍不準對日本人還手,在張學良自己的想象中,只要自己不還手,等風平浪靜後通過國際間的輿論、通過日本國內內閣的仲裁,自己就可以從關東軍的手中要回東三省了。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九一八事變的空前勝利,使東北成為了日本人不可能放手的肥肉,因為九一八事變隨之而來的是日本軍部的上位、內閣的逐漸垮臺、日本被軍國主義的籠罩,一切的一切都因為九一八事變的勝利徹底的改變了,日本人從最開始的窺探開始轉變為了侵吞整個中國的野心。

而國際間的列強也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失去了很多觸手、因為日本人成立偽滿洲國的掩蓋,所以東北在張學良的手下徹底丟掉了。

張學良丟掉東北後沒收到處置的原因

東北丟掉最主要的責任人是張學良,因為在當時張學良雖然歸順到了蔣介石的部下,但東北以及大半個北方在中原大戰之後都成為了張學良自己一人的私產,他實際上是和蔣介石一起平分起天下的。

在當時的東北和北方只要張學良說不,蔣介石是不可能強迫得了他的,所以責任還是由張學良自己一個人負責。

當然也不是說蔣介石沒有責任,因為他是當時全國的共主,他不敢和日本人打,怕激怒了日本人將戰局擴大影響到自己的地盤,所以在九一八事變中,蔣介石也負有一定的責任,但主要的責任在張學良。

張學良丟掉東北之後他仍然統治了山海關內的大片北方國土,因為當時的蔣介石還沒有決心抗日、張學良手下的軍隊也龐大到讓蔣介石忌憚,所以雖然張學良在當時飽受了罵名,但是他仍舊在北平繼續以軍閥的姿態生活了起來。

勵精圖強治理山東,並在抗日戰爭一開始有著不錯表現的韓復榘

但是與張學良相比,韓復榘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韓復渠在丟掉山東後,與蔣介石叫起了板來,最後被蔣介石借開會的名義派軍統人員將其處死了。

其實和張學良相比,韓復榘在很多時候是差不多的,自韓復榘主管山東開始,他就開始勵精圖強,狠狠整治起了山東無能的吏治、將全身心投入了剿匪中,對於弱國亡兵的鴉片生意他更是沒有絲毫的容忍,凡是抓到販賣鴉片的一律處死,沒有任何二話。

除此之外,他還在山東各地鼓勵重辦實業工廠、將大部分的精力金錢投入到了教育中、為了整治農村的不良風氣發起了新農村活動,在韓復榘的治理下,山東省就這樣成為了一個不差於閻錫山山西省的先進強省。

在日本人準備發動抗日戰爭前,韓復榘更是拒絕了日本人向北方軍閥提出的“北方五省聯省自治”的提議。

而且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時候,韓復榘也沒有馬上就丟掉山東,他在最開始的時候和日本人展開了血戰,用自己部下頗大的傷亡為山東省的抗日拉響了第一聲炮火。


促使韓復榘直接在抗日戰爭中丟下山東的原因

在這個過程中,韓復榘也見識到了日本人武器的強大,所以他一直期待著蔣介石給他支援的重炮能快些拉到山東,這樣自己才能有真正和日本人抗衡的實力。

但沒多久,蔣介石的行為就讓他氣憤得要炸了起來,因為蔣介石直接將允諾給他的重炮部隊給了自己的嫡系部下湯恩伯。

當時的湯恩伯與韓復渠一同處在第五戰區內,湯恩伯的部隊原本就有著非常精良的武器和訓練充裕的士兵,但是蔣介石為了保存他中央軍的實力就下令湯恩伯遊走在了戰爭的外圍,把山東留給了韓復榘自己一人去應對。

原本韓復榘守住山東是很有信心的,他一開始的時候也是鬥志昂揚,但是事情在蔣介石違背諾言之後一切都改變了。

韓復渠失去了和日本人對抗的底氣,也因為蔣介石的背信棄義而陷入到了歇斯底里的憤怒中,他知道蔣介石打的小算盤,知道蔣介石想借日本人的手除掉自己的勢力,好讓他的中央軍坐收漁翁之利。



於是十分不滿的韓復榘就直接帶領著自己的部隊退出了山東,在蔣介石和第五戰區的總司令李宗仁向他問責的時候,他直接搬出了蔣介石、唐生智丟掉國都南京的例子,毫不客氣地將蔣介石嗆了回去。

和張學良走向不同結局的韓復榘

所以當時決心抗戰、又被韓復榘狠狠掃了面子的蔣介石就將韓復榘引出了十萬大軍的保護,用計將他處死了。



如果將韓復榘和張學良相比,我覺得韓復榘的死是如同竇娥六月雪般沉厚的冤。

但是從整個國家大局來說就不一樣了,在大義面前,韓復渠是死不足惜的,當時正是全面抗戰的時候,全國各地有著那麼多的軍閥,如果每個人都跟他韓復榘一樣因為蔣介石撤銷了支援的武器或者不增兵救援就將一省一省的領土丟給日本人的話,那有多少國土可以丟掉?那抗日戰爭還能勝利嗎?

蔣介石雖然也有錯在先,但這卻不是韓復榘不抵抗的藉口。

所以在抗日戰爭中的韓復榘是一個罪人,抗日戰爭中一寸山河一寸血,蔣介石雖然前期的時候有所保留了,但是在抗日的後期他卻將自己絕大多數的軍力部隊投入到了抗日戰場上,這一點是值得我們肯定的,韓復渠一開始的抗日也是值得我們肯定,但是他後來的行為卻足以讓他進入罪惡的深淵,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


孤客生

不管韓復榘死的冤不冤,史論縱橫韓復榘死得其所了。

難以評價的韓復榘

韓復榘這個人物很難評價,在1937年斷然拒絕了日本人提出的“華北五省自治”計劃,在盧溝橋事變後,也曾積極抗日,但是隨後在日軍入侵之時,一槍不發導致山東淪陷,其實和張學良放棄東北如出一轍,遭人唾棄。

作為西北系馮玉祥倒臺後快速崛起的韓復榘,其實是一個很厲害的存在。為什麼說韓復榘厲害,在中原大戰後,作為倒戈馮玉祥的報酬,蔣介石給了韓復榘主政山東的機會,在韓復榘主政山東期間,逐漸排斥中央軍閥,使自己搖身一變又成為新軍閥,和宋哲元一道成為九一八事變後到日本全面侵華前的北方新軍閥。

在日寇對華北侵略逐步升級的情況下,韓復榘和宋哲元一樣,希望通過自身的手段和日本進行外交,從而抵制中央軍進入境內,最終的結局是都無法抵抗日本的侵略,從而喪失了自己的地盤。

蔣介石為何槍決韓復榘?

韓復榘始終提防蔣介石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在蔣介石剿匪期間,中央軍所到之處,其實也是當地軍閥被收編之時,因此,以韓復榘的政治敏銳度不可能看不出來老蔣打的如意算盤。

韓復榘深知自己非蔣介石嫡系,意識到,所謂的抗戰其實完全是拿自己當炮灰,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在日本進入山東後,韓復榘選擇撤出濟南,並且放棄長江天險,正如很多人說的那樣,韓復榘的部隊非但沒有抵抗,反而有向蔣介石地盤進軍的趨勢,除此之外,韓復榘還同四川軍閥劉湘秘密聯繫,企圖共同發動反蔣運動。

在河南省高級將領軍事會議上,蔣介石總結:竟有一個高級將領放棄山東黃河天險的陣地,違抗命令,連續失陷數大城市,使日寇順利地進入山東,影響巨大,繼而放棄濟南、泰安、使後方動搖,這個責任,應當有人負擔!

韓復榘聽到蔣介石是要追究自己的責任,立馬說道:“山東丟失是我應負的責任,南京丟失是誰負的責任呢?”蔣介石聲色俱厲地截住韓的話說道:“現在我問的是山東,不是南京;南京丟失,自有人負責。”

會議還沒有結束,蔣介石就指使軍統的人對韓復榘進行了抓捕,幾天後進行了槍決,可以說,蔣介石對韓復榘痛下殺手應該是蓄謀已久。

韓復榘死的冤嗎?

無論於公於私,無論是大局還是小局,韓復榘都應該死,而且是必須死。

首先,在國家危難之時,正是應該眾志成城進行抗戰的時候,全國人民都應該聯合起來,就是桂系一直和蔣不對付的李宗仁、白崇禧等也和蔣達成了共識,滇軍、川軍相繼出川抗日,可以說團結是當時的大勢所趨,但是這個時候,韓復榘還為了個人權力鬥爭,想要進行倒蔣運動,無異於置整個民族的利益於不顧。

其次,韓復榘在抗戰過程中為了保存個人實力,的確是表現出的消極抗日,的確有背當時的抗戰大局,當時全國抗戰情緒高漲,如果這個不抵抗,那個也不抵抗,那麼,整個中國還有哪裡可以抵抗?

而且,蔣介石抓捕韓復榘的地方也很特別,並不是秘密處決,而是在抗日協調會議後進行抓捕,並且是國民黨高層組成軍法會審,其中有何應欽、鹿鍾麟等。其意圖很明顯,就是拿韓復榘開刀,殺雞儆猴!

韓復榘被槍決給國民黨軍的各軍閥敲響了警鐘:凡是為保存嫡系勢力,消極避戰者必受到應有的懲罰!所以,史論縱橫認為,不管韓復榘死的冤不冤,的確是死得其所了。


史論縱橫

韓復榘這個人怎麼說呢,其實挺可憐的,雖然他不至於被人稱做是名將,但其確確實實也算是一位人物,絕對不是某些書中說道的“主魯期間隨意判案笑話百出、面對日本人不戰而敗”,以至於現代人提到韓復榘就說他是漢奸、賣國賊之流的,但是對於那些熟悉歷史中權臣與君主勾心鬥角的爭鬥的話,我們對於韓復榘的死也就明白了。



首先我們從兩方面來說,韓復榘這個人物絕對厲害,一是他位居馮玉祥十三太保之首,二是他主政山東七年。

韓復榘早年追隨馮玉祥發的家,手裡掌握西北軍重兵,因為能征善戰,在北伐之際也是非常厲害,多次打敗奉系軍閥張宗昌和李景林,其更是率先擊退奉軍,攻入北京南苑。而當時馮玉祥就覺得他韓復榘再厲害,還不是自己的手下,自己便撤掉了韓復榘的職務,來襯托自己的領袖身份,結果蔣介石這時候對韓復榘拋出了好處,就這樣,韓復榘脫離了馮玉祥集團開始成為了山東的封疆大吏。



不得不說的是,馮玉祥的馭人之術差的要命,作為一個巔峰時期擁有四十萬士兵的大帥,竟然沒有培養出一批死忠,這一點,蔣介石比他厲害多了。

而韓復榘在主政山東之後,就成為了地地道道的軍閥,手裡軍隊發展到了數十萬,其雖然沒有像李宗仁等這些人物倒蔣厲害,但對蔣介石也是明防暗防,這種矛盾不光體現在了韓復榘和蔣介石的身上,在所有軍閥和蔣介石的國民黨中央都有體現。而蔣介石一直在等一個機會啊,這個機會直到抗戰爆發,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山東處於華北,在全面抗戰爆發後,韓復榘被任命為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奉命參加抗戰。而在前期,韓復榘確實和日本人打過多次血戰,其的嫡系部隊損失慘重,結果蔣介石的中央軍又遲遲不肯救援,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的又不是自己的桂系人馬,所以也不心痛,就讓韓復榘誓死抵抗,結果韓復榘抗命,李宗仁隨即報告給了蔣介石。而在這種情況下,韓復榘對於蔣介石的心思是極其清楚的,無非是借抗日之名排除異己,所以他才下令撤退了,但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蔣介石會狠心對自己痛下殺手。

這就是蔣介石的厲害之處,可謂毫不手軟,把一位當年好歹幫過自己的將領就一聲不吭的殺了,並且給按上了一系列名頭,可謂是薄情寡義,而這對蔣介石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所有軍閥都開始拼命抗戰了,不敢在保存實力,並且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的嫡系王耀武開赴山東,可謂一舉數得。



而反觀韓復榘這個人呢,他死的到底冤不冤,我們也很難說,因為在抗日大計面前,全國民眾無論何人皆有責任,而韓復榘身為一方軍政首腦,他的義務更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但其最終為了保存實力,卻選擇了撤退,這注定是恥辱的。但我們也不能說這韓復榘一槍不放就跑了,甚至是一位賣國賊。

他確實是有過貢獻的,但作為舊式封建軍閥,他只不過是沒有走出軍閥的狹隘,這也註定了他的悲哀。


書中歷史

在溫小二看來,韓復渠死的不冤。

雖然說當時韓復渠在1937年斷然拒絕了日本人提出的“華北五省自治”的議案,但是盧溝橋事變後,1937年10月,日軍入侵山東,韓復渠為了保存實力竟然一槍不發,全軍後撤。

如果這種行為還死的不冤,那我們是不是對另一個逃跑將軍張學良責難的太重了?

韓復渠,字向方,出生於一個秀才家庭,早年受制父親的管教,寫了一手好字,也曾擔任過縣衙門中擔任書記員的職務。可惜好久不長,便沾染了賭博的惡習,因此簽下了一大筆債,隨後帶著妻子闖關東。

到了東北以後,韓復渠由於算命先生的建議入了軍伍,在馮玉祥的營中擔任“司書”。1912年1月,韓復渠隨馮玉祥參加灤州起義,此後十餘年,由於驍勇善戰,節節晉升直至西北軍的骨幹,任西北軍第二十師師長,馮玉祥麾下“十三太保”之首。

1930年,中原大戰韓復渠擁蔣討馮,戰後蔣介石論功行賞,任命韓復渠為山東省主席,至此韓復渠統治山東七年之久。在這幾年中,韓復渠致力發展山東經濟,普及教育,整頓吏治。當然,身為舊時代的軍閥,他身上也有不少惡習,比如說干涉司法,草菅人命等。

隨著韓復渠在山東的勢力穩固,蔣介石和韓復渠的矛盾日益加深,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西安事變,兵諫蔣介石,韓復渠第一個響應,並且暗示張、楊二人可以考慮武力解決。

這一舉動,讓蔣介石動了殺機。

1936年底,日本人蠢蠢欲動,由於山東地區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因此日本人覬覦已久,多次威逼利誘韓復渠,想要成為己方傀儡。韓復渠對日本人的圖謀心知肚明,也是守住了自己的底線,直到一旦投靠日本人,那必然就是遺臭萬年萬劫不復的結局。而且,一旦投靠日本人,他辛苦做上山東土皇帝的位置可就變成了“兒皇帝”。因此,韓復渠斷然拒絕了日本人的“華北自治政府”的議案。

盧溝橋事變後,在當年10月,日軍入侵山東,韓復渠認定蔣介石要借日本人之手鏟出他的地方割據勢力,因此不顧大局,公然拍板決定全軍後撤。

一時之間,韓部官兵罵聲一片。12月,日軍強渡黃河,面對一千多人的日軍,韓復渠幾萬大軍逃之夭夭,放棄濟南,泰安,濟寧,等戰略要地。

蔣介石和韓復渠矛盾重重,西安事變的舊怨也是如鯁在喉,現在韓復渠冒天下之大不韙,當起了逃跑將軍,那就休怪蔣介石新仇舊怨一起算了!

1938年1月,蔣介石在開封召開軍事會議,要求第五戰區,第六戰區的將領必須參加。以這樣的名頭,將韓復渠騙到了開封(當時的韓復渠手握重兵,一旦風聲洩露,那韓復渠投敵,那事情就更加糟糕)。

隨後,被戴笠由專輪送解武昌,在1月24日,在武漢一棟戒備森嚴的大樓裡,身中五彈當場斃命,時年四十八歲。

韓復渠有罪嗎?

正所謂一寸山河一寸血,韓復渠消極抗日,為了保存實力,公然撤退。這種人,死的怎能叫冤呢?

以上。


木劍溫不勝

大家覺得韓復渠死的有點冤枉,很大原因是由於他雖然丟掉了山東,蓄意保存自己的實力。可是當時大部分的地方軍閥都是持這一想法,而蔣介石卻只處死了韓復渠一個人。下面這件事將會讓大家做出決斷,韓復渠到底該不該死。


時任宋哲元第1集團軍參謀長的張樾亭,在戰後的回憶錄裡說到:“1937年冬天韓復渠派人來到豫北宋哲元部駐地聯絡‘聯日反蔣。企圖由韓復渠部搶佔南洋、漢中,宋哲元部渡黃河搶佔陝西,劉湘部抗守蕨門,將蔣介石的中央軍阻拒於潼關、三峽以東,逼之與日軍決戰‘’。後來許多國民黨高級將領都提及此事,絕非憑空捏造。

韓復渠此舉完全是叛國行為,妄圖徹底聯合日軍打敗蔣介石之國民政府,組建親日的偽政權,保住自己的權力和榮華富貴,其心可誅!



僅此一條,再加其作戰不力,不戰而棄山東和黃河天險,予以處決,合情合理!


小小狼王

韓復榘該不該死,該死,但是韓復榘冤不冤,其實很冤。正如李宗仁對他的評價“他的愚而好用的簡單頭腦終於誤了他。”

為什麼說他該死呢?因為面對日軍的進攻,他主動撤退,放棄濟南,導致整個山東被日本侵佔。在當時的情況下,他身為將領,不戰而退該死;他身為軍人,不停從指揮,導致了李宗仁徐州會戰第一階級完全破產,該死;他身為地方父母官,留父老鄉親與虎口,該死。

那為什麼有說他冤呢?韓復榘其實是個民國典型的舊軍閥。他19歲離家出去闖關東,之後成了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北伐戰爭中,他是第一個達到北京城的北伐將領,當時人稱“飛將軍”。後來,他在中原大戰中投靠蔣介石,做上了山東的省主席。在那個時代,像韓復榘這樣的舊軍閥,自己的軍隊才是最重要的東西。所以他在山東的時候,做了很多事情,說白了就是為了壯大自己的軍隊,甚至為了這個不惜和蔣介石的中央政府對抗。

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派系紛爭明顯,他們的軍隊才是他們的安身立命之本。在這種亂世之下,不得不想辦法保全自己。正如韓復榘自己所說“我們有了軍隊,到哪裡都可以自立。”所以,這些軍閥即要抗戰,也要保存自己的實力。因為當時最高統帥蔣介石先生的一貫作風是藉著一致團結、共赴國難的美名來消滅這些非嫡系的雜牌軍。如果他們自己的部隊作戰損失掉了,不僅得不到中央的補充,而且還有可能被撤職查辦,因為一個軍閥沒了軍隊,那他還算個什麼東西。韓復榘早期拒絕了日本人的華北五省自治計劃,並且進行夜襲桑園車站、血戰德州、堅守臨邑、濟陽遭遇戰、徒駭河之戰、濟南戰役、夜襲大汶口等戰役,最後為了保全實力而撤走,被蔣介石槍決了。


歷史是什麼

先糾正一下,是韓復榘,而不是韓復渠。

客觀地說,韓復榘死得也冤也不冤。

說他死得不冤,是因為他為了保存實力,棄守山東,讓日本人輕而易舉地佔領了山東全境。軍人有守土之責,韓復榘不戰而退,按律當斬。從這個角度講,他死得不冤。

說他死得冤,是因為當時不抵抗的將軍並非只有他一人。包括老蔣,連都城南京都放棄了。就像韓復榘所說:山東丟了,我負責;那麼南京丟了,誰負責?(大意如此)。

韓復榘被殺,並非僅僅因為丟了山東,而是因為他和老蔣之間的矛盾激化到了極點。從這個意義上說,韓復榘死得又有點冤。

韓復榘和老蔣的矛盾是怎麼產生的呢?

事實上,韓復榘和老蔣一直是貌合神離的。

韓復榘本屬西北軍,是老馮的愛將。當時,老馮手下有十三名愛將,人稱“十三太保”。這些人,都是由老馮一手提拔起來的,因此都曾對他忠心耿耿。

但是,老馮這個人比較霸氣,身上有著強烈的家長作風。即便對於韓復榘這樣的高級將領,也是動輒打耳光,罰站。

這讓韓復榘覺得很沒尊嚴。時間長了,他的不滿情緒日益加深,後來就背叛了老馮,投靠了老蔣。

老蔣這個人,心裡一直有個小算盤。誰是嫡系,誰是雜牌軍,他心裡門兒清,而且很明顯的區別對待。

作為雜牌軍的韓復榘,對於老蔣的心思看得很清楚,對於自己的處境也很清楚。所以,他對老蔣的所謂忠誠是有保留的。一旦老蔣讓他消耗自己的力量,他就不幹了——這也是韓復榘棄守山東的根本原因。

更重要的是,韓復榘不但棄守山東,而且還四處聯絡其他的雜牌軍,謀劃反蔣。

對於韓復榘的這些動作,軍統是一清二楚的。這些情報,戴笠當然都會及時向老蔣彙報。

老蔣也許可以容忍韓復榘丟了山東,但不可能容他反對自己。於是便授意戴笠,用計把韓復榘逮住了,然後就殺了。


趣談秘史

不完全冤,曰寇侵我家園不戰而退,就這軍人失職也該斃。但也不是一點冤也沒有,韓的事就是老蔣借鬼子進攻紿韓挖的坑,公將私報,韓前面跟隨馮明鬥暗爭就不細說了,人人皆知,就拒敵黃河北,守家保濟南來說,一開始韓並不反對,相反做了很多準備,宋夜襲滄州韓也不一定不幫忙獻計,只蔣明著讓韓守黃河保山東,暗地裡卻不紿予任何支持,這連李宗仁都看不下去,作為戰區副司令,面對來勢洶洶,擁有飛機大炮坦克的曰軍兩個加強師團,除地方武裝,一兵一卒都要不來,相反,在敵人到達前,竟把僅有的炮兵大隊抽走,號稱韓擁十萬大軍,實際連地方武裝都不到五萬,真正正規非謫系部隊只有不足三萬的手槍隊佔多數的雜牌軍,老蔣比守南京的虛招更露骨,有故意刺激大老粗韓的陰謀,韓戰於不戰都死,不同的是沒有直接點燃濟南大屠殺,因為鬼子看不上濟南,目標是儘快拿下徐州,打通京浦。


深海魷魚

韓復渠死得冤與不冤得看站在什麼角度,站在抗戰的大環境下如此抗命確實該殺。但是在當時政府大員和軍閥眼裡他又不該殺,因為他們自己也有一些私心也不敢保證如果是自己的話自己就比他做得好,另外蔣介石殺韓復渠是有私心的,即可滿足自己的私心又能對抗戰有利,同時震懾其他軍閥,一石多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