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5月10日,“中國-歐盟旅遊年”燈橋點亮活動在黃鶴樓舉行。與此同時,歐洲大陸超過50個地標性建築點亮“中國紅”彩燈。


從黃鶴樓、知音號到606高塔……,近兩年,長江沿岸的地標受到不少商家和市民的追捧,深層次的原因是長江經濟帶的規劃穩步落實,長江主軸發展勢頭大好,城市影響力急劇提升。

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層面頻頻傳出重要信號: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新路子,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武漢因江得名,依江而興。兩江交匯、三鎮鼎立,大開大合的城市地理人文格局世界少有。

在長江主軸發展如火如荼的同時,作為長江的最大支流,漢江的發展潛力也不容小覷。

時至今日,武漢境內的漢江沿線形成了眾多文化資源,比如龍王廟、晴川閣、古琴臺、歸元寺,而往漢江上游方向則有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等。在區域板塊上,從漢江下游往上盤點,分別有南岸嘴到古琴臺文藝板塊、王家灣中央生活區、漢江灣生態宜居新城……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漢江對漢陽文化的功績

低調的漢江沒有濃厚的商業喧囂,反倒是在文藝氣息下顯得格外的宜居。

作為土生土長,在三鎮有過居住經歷的武漢人,我曾在《老漢口的“高頭”“底下”在哪裡?》一文寫過,武漢人尤其是漢口人的出行方位深受水文化影響。不少老廠房沿江而建,老武漢人沿江而居。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自陝西流經襄陽、鍾祥、仙桃進武漢,全長1577千米。漢江干流發源於陝西省境秦嶺南麓,有北、中、南三源。陝西省志以漾水為正源。湖北省志以沮水最長為正源。漢江在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常與長江、淮河、黃河並列,合稱“江淮河漢”。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長江將武漢分割成南北,漢水將江北分成了漢陽與漢口。

老武漢人常說:“漢口的銀子多,漢陽的故事多。”這是說,漢陽的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漢陽是武漢的城市之根、文化源頭、工業搖籃。東漢末年,漢陽被稱為卻月城,是武漢最早的行政首府。

漢陽名噪一時,有286個傳說和910多件傳世文物。漢陽也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武漢也由此成為了我國近現代工商業文明的發祥地和重鎮,被譽為“東方芝加哥”。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漢水與漢陽文化的形成和祭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特大誤會:漢水是河,與江無關

相比長江,漢江十分低調,這和武漢人的霸氣不無關係。武漢人習慣稱漢江為漢水河,因此在語言表達上容易造成錯覺:漢水是河,與江無關。

比如,很多人以為武漢有“江城”美譽全得益於長江,其實不然。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江城”出處可以追溯到唐朝李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絕句,南宋詩人袁說友《遊武昌東湖》:“如何不作錢塘景,要與江城作畫圖”。這一稱呼也是由於武漢的發展與長江、漢水的關係特別密切而得名。所以沿江九大城市中,唯獨武漢享有"江城"的雅名。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再比如,老武漢人常說的“生長在水邊,沒有人不會游泳”,這裡說的水就是漢江。老武漢人生活裡夏天漢江邊有兩道景象,一是白天戲水,二是晚間大擺竹床陣。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漢江和長江在諸多方面氣質是不一樣的,比如游泳這件事,在漢江叫做戲水,在長江叫做“渡江”,是可以上升到城市形象高度的活動。從側面看,市民基於漢江和長江的文化生活訴求點是不一樣的。漢江與長江的氣質,從流速與水色就一目瞭然。

在多年的發展下,漢口長江沿岸出現的武漢關、漢口租界、二七濱江商務區等充滿了對外交流合作的經濟色彩。而漢江沿岸則多以文化資源、小商品市場、老宿舍樓聚集為主。人們用腳步給兩江的屬性投了票:長江為商務,漢江為居住。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根據兩江不同的底蘊和定位,我們可以大膽想象,未來的漢江必將迎來一次發展高潮,而文化屬性,文藝氣息,宜居價值都會在科學合理的規劃和綜合運營中得到提升。

()“漢江之門”應運而生

近幾年,武漢在漢江以北三環附近修建了園博園,同時也在推進兩江四岸的濱江公園建設。如今,想要在三環內找到一塊資源稟賦不錯的空地做循環經濟,做集商務辦公、休閒購物、居家生活為一體的大手筆規劃,並不容易。

伴隨城市發展,人們對漢江的期望日益上升,漢江需要全新的規劃和地標。經過籌劃,“漢江之門”應運而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漢江之門”規劃並非是要在漢江之上建造一個門形建築,而是開發者對漢江發展集成段的一個定位:打開漢江通往世界的門。

“漢江之門”項目名為星河九洲,位於漢陽漢江之濱,古田橋頭堡下,毗鄰城市2.5環,緊鄰地鐵4號線兩大站點,距王家灣商業商務區約2公里。項目共分九大地塊,總體量約116萬方,九大地塊圍合區域逾一平方公里。

該項目開發企業為武漢二零四九保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由央企保利集團旗下的保利地產與武漢市國土規劃局下屬武漢二零四九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武漢2049遠景發展戰略即武漢規劃局2014年提出的“通過對城市產業升級、基礎設施、交通配套和生態打造統一有序規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週年的2049年,將武漢打造為比肩紐約、倫敦、巴黎的國際核心城市”的重要規劃。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星河九洲是保利在武漢開發16年來首個濱江項目,也是在全國保利項目中數一數二的百萬級濱江綜合體。

項目主要亮點有三:重要軸線(城市濱江及2.5線交通)、綠色開發(花海公園、城市綠線)、綜合開發(集商務辦公、休閒購物、居家生活於一體)。

看點一:重要軸線

看一個區位未來的發展前景,首先要看它的區位情況。星河九洲項目正是位於“兩橫一縱”三條城市主動脈之間,分別是琴臺大道、漢陽大道和2.5環。仙女山路被規劃為城市一級主幹道,北接古田橋,南接四新南路,橫跨龍陽湖。

而其中需要劃重點的是2.5環線,我在寫作《武漢2.5環價值浮出水面,是誰早已佈局?》一文時曾採訪過“武漢環線專家”、湖北省房地產經濟學會專家委員殷躍建。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殷躍建認為2.5環線和四環線的建設對於武漢來說同樣重要。四環線是武漢中心區域經濟擴張的象徵,是未來武漢市的中心城區邊界。而在環線之間建設“半環”,一般意味著城市的經濟、人口等趨於穩定,重視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

由於武漢市的三層環線間距不等,二環和三環在局部區域圍合的面積出現“肥瘦不均”,因此,2.5環的首要意義在於填充間距過大的區域,洪山區是2.5環受益最大的區域。至於那些間距本來就很小的區域,比如說三環線到發展大道、建設大道和解放大道之間距離較小,沒必要加密建設。因此,不能簡單理解2.5環是一條快速通道,不能以一二三環的思維去審視,要求它必須連成一個規則的圈。

毫無疑問,2.5環的出現,會帶動漢江沿線區域的經濟發展,客觀上給漢江的發展起到了提速作用。

看點二:綠色開發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綠色開發的第一步是按照市政府規劃要求,建設城市首個花海公園。項目將在仙女山上依託山體天然地貌,打造近12萬方的花海公園。整個公園以花海為主題,涵蓋山體花海、瀑布水景等,將集休閒遊玩、漫步健身、親子互動、植物鑑賞等功能於一身。建成後,將成為武漢市三環內體量最大的花海公園。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綠色開發的第二步是打造生態綠線社區。該工程除了會在各地塊內部園林打造外,還將在各地塊外部區域打造不同主題的生態綠線。生態綠線共分為三大部分,各地塊不同主題生態綠線被已有市政道路串聯。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看點三:綜合開發

該項目的開發模式高度融合了城市運營商的思維,摒除傳統住宅綜合體模式,採用產城聚合模式開發與運營。力爭打造集高端產業、商業、商務、居住、教育等於一體的全生命聚合系統綜合體。

在具體規劃設計上,打破傳統圍合造成的冰冷的社區,打通住宅到親水平臺、綠線、花海公園以及配套辦公、休閒購物的通道。打破傳統濱江商務模式,構建有文化地標的理想共同體,建造濱江多元商務區。還將引進裝配式住宅、第五代人居系統等最新產品。

三大看點解析漢陽超級板塊「漢江之門」

以目前的格局看,漢江兩岸的房價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從規劃上看,原本開發滯後的區域容易形成“後來居上”的發展速度。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很難在中心城區有大面積的地塊供開發者發揮想象,踐行先進的理念。

漢江沿線承載的文化資源、人文情懷是城市的底蘊和發展的動力。在從政府、企業到社會各界的齊心努力下,漢江的文藝氣息將進一步提升,宜居價值將不可估量。運營產生價值,綜合開發和科學運營帶來的循環經濟也將讓城市的未來充滿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