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第二十八象

推背圖第二十八象

讖曰

草頭火腳 宮闕灰飛

家中有鳥 郊外有尼

頌曰

羽滿高飛日 爭妍有李花

真龍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

金聖嘆註解:

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宮中大火,建文祝髮出亡。

“革頭火腳”與“家中有鳥”顯然是一個“燕”字,也表明是自家人之亂。“宮闕灰飛”顯然是一場焚燒宮廷的大火。那麼我們可以隱約的推論,這就是明朝燕王朱棣攻入北京的事了。公元1398年,朱元璋逝世後,由皇孫朱允文繼位,就是建文帝,諸王不服,而建文帝逼迫燕王尤甚,連辭職都還不滿足,於是燕王起兵。最後公元1401由谷王穗和李景隆迎入京師即帝位,這就是明成祖永樂大帝。“羽滿高飛日,爭妍有李花”是指李景隆幫助燕王入京,也很靈驗。

那麼“郊外有尼”與“真龍游四海,方外是吾家”又是指何事呢?原來當燕王攻破京城大門之際,舉朝驚慌失措,建帝打算自殺,幸有少監王越提醒說高帝(朱元璋)逝世之時留下一個篋子,叮囑說子孫如有大難可打開一觀,自有辦法。於是眾人把篋子打開,裡面放著三張度牒,一張寫著應文,一張應能,一張應賢,還有袈裟、僧鞋等和尚所需之物、白銀十兩和剃刀一把(朱元璋可謂心細,連剃刀都準備好了,知道在兵荒馬亂之際找剃刀不方便)。另有一紅紙寫道: “應文從鬼門出,餘人從水關御溝出行,薄暮可彙集神樂觀西房。”建文帝也不多考慮,即刻剃髮,另有楊應能與希賢隨同剃髮,同時建文帝命人縱火焚燒宮殿。整理好後建文帝從鬼門出去,此門外接水道,想不到竟有一道裝老人迎接,口稱萬歲,一問方知是神樂觀主持王升,他說:“昨夜夢見高皇帝,命臣來此,所以駕船守候。”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想到,劉伯溫當年跟明太祖所講的預言恐怕遠不止記載下來的這一點,所以朱元璋才能做出如此精心的安排。

建文帝出家之事,朱國楨等人所寫的各種書中都有記載,難道不足為信嗎?

此象的圖是大火焚燒宮殿,好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