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實的大唐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589年-626年),唐高祖李淵的嫡長子,助父親李淵起兵稱帝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馬功勞。而玄武門事變的發生,李建成被李世民殺死,年僅三十八歲。而在《隋唐演義》、《說唐》等文學作品中的李建成形象並不光彩。李建成與李元吉關係親近,政治遠見、軍事才能等處處不如李世民。李淵建立唐朝,李建成幾乎沒有立下什麼功勞。抵禦劉黑闥時,李建成徵用李世民府上舊將,但還是被劉黑闥擊敗,甚至讓羅成戰死,引起了瓦崗將領的不滿。回朝後李建成又與李元吉處處刁難李世民,並在玄武門設下埋伏,企圖殺死李世民,但卻被李世民反殺。然而真實的李建成是這樣的嗎?我們也許可以找到些蛛絲馬跡。

一個真實的大唐太子-李建成

首先從唐初歷史來看,李建成的地位始終高於李世民的,也是李淵心中一位心中有天下格局的優秀帝位繼承人。李建成在推翻隋朝戰爭中,即使面對突厥,他也沒有打過敗仗,具有很高的軍事才能。他在統一戰爭時期,能在長安協助李淵治理天下,也是非常勤勉,負責前線的後勤保障。他也具有李世民的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天下的雄才偉略。他知人善任,曾網絡一批人才,特別是李建成太子府的部將,薛萬徹、馮立、馬三寶以後被李世民重用,在對突厥的戰爭中建立不朽的戰功。太子府的王珪為唐初名相,魏徵青史留名。

一個真實的大唐太子-李建成

我們注意到李淵公元617年晉陽起兵時李建成已經29歲,而李世民此時19歲,我們再看看李淵起兵後,李建成率軍平定西河,九日往返,為李淵軍初師告捷,又作為分路軍統帥,率左三軍攻入關中。霍邑之戰,李建成獻策斬殺隋將宋老生,殲滅兩萬隋軍精銳;之後潼關之戰,李建成又大敗隋名將屈突通,守住永豐倉。最後圍攻長安之戰,李建成部先登破城。在李世民率唐軍主力征討各路諸侯時,李建成也多次北上,抵禦突厥,令其無機可乘。武德四年,李建成率軍剿滅稽胡部族。唐朝統一戰爭中的最強勁敵,莫過於漢東王劉黑闥。除李世民和李靖外的大多數唐軍名將,都曾是他手下敗將。武德五年,李建成率部東征,攻心為上,安撫河北,徹底將劉黑闥平定,唐朝基本實現統一。

一個真實的大唐太子-李建成

618年五月,李淵登基,李建成被立為皇太子。李淵對建成寄以厚望,李淵外出“巡幸”,建成坐鎮長安“監國”,代理朝政。李建成在唐朝立國後基本上是坐鎮長安,而且在李世民統一中國的過程中,無力應付北方突厥。李建成多次巡防北邊防線,主動出擊。為唐朝建立個穩固的後方——猶如漢之蕭何坐鎮關中,所以李世民逐鹿中原的利勝,李建成也是功不可沒。如史料記載:“建成武德四年,北伐稽胡,斷突厥羽翼,收復張長遜部,派將駐紮,調張長遜為益州行臺右僕射。時各道有事則設置行臺尚書省,無事則罷之。突厥寇幷州,遣左屯衛大將軍竇琮等擊之。戊午,突厥寇原州,遣行軍總管尉遲敬德等擊之。甲申,靈州總管楊師道擊突厥,破之。十月壬辰,林州總管府劉旻擊劉仙成,大破之。仙成僅以身免,部落皆降。”我們可以看到從武德四年八月至武德五年十月,李建成一直局部打擊突厥。

一個真實的大唐太子-李建成

我們再看看李建成的軍事能力,在劉黑闥被李世民擊敗後,逃往突厥。不久,劉黑闥引突厥軍作亂山東。魏徵見李世民軍功太盛,於是建議李建成去請戰立功。李建成請求去征討劉黑闥。於是李淵派李建成和李元吉率軍前往,李建成於魏州大獲2全勝,擒斬劉黑闥,平定了山東。此戰僅用一個月,可見李建成也是具有軍事才能的。從這我們可以看到李建成是一個優秀的皇位接班人,但是他碰上了一個比他更優秀的弟弟——李世民。李世民在晉陽起兵後隨著自己的實力不斷膨脹,被封為天策上將。而在太原起兵時,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李世民有幕府有軍隊而自己實力遠超過太子,而自己的父親也曾經許諾過立自己為太子,最終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當上了太子成為後來的唐太宗。

李世民通過發動血腥政變獲得帝位。李世民為了證明自己帝位的合法性,所以在史書中大書特書自己在建唐過程中的卓越功績,貶低李淵,打壓李建成、抬高自己,彰顯自己至高無上的功勳。所謂成王敗寇,歷史由勝利者書寫。通過令史官抹殺建成建唐的歷史功績,將其醜化成既無功於社稷、又心胸狹窄、且多次企圖謀害秦王的卑劣小人;另一方面假李淵曾私許將其立為太子,以證明其殺兄屠弟實屬無奈,乃不違父命的正義之舉。這樣一來,後代的史書包括新、舊《唐書》及《資治通鑑》所依據的史料中對建唐事實的描述必然有所偏頗,倒向李世民一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