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沒更新,今天轉正了;按慣例給條友們分享些“乾貨”

5天沒更新,今天轉正了;按慣例給條友們分享些“乾貨”

5天沒更新,今天轉正了;按慣例給條友們分享些“乾貨”

1、對轉正機制的看法

(1)每天都要更新嗎

最初我也一直以為新手期一定要每天都更新才能轉正,剛開始努力做到每天寫一篇;但實際上不專職寫根本保證不了每天更新。因為堅持不了每天更新,我慢慢也不那麼殷切期望轉正了,中間我斷過不少天,6號更新過一次到今天5天沒寫啥了。所以我的看法:每日更新不是轉正的必要條件。不過堅持每日更新會不會更快轉正,我說不上來。對於斷更的,大可不必擔心轉不了正哈。

(2)轉正審核應該真的是不定期的

最初唸叨轉正的時候,看其他條友的分享有三天轉正的,甚至有幾小時轉正的,也有曠日持久幾個月不轉正的。我的看法:是會有不定期的審核,不過真的不定期,但不會很長時間不審,所以不用擔心是不是自己寫的差不符合要求,只是還沒審核你。

5天沒更新,今天轉正了;按慣例給條友們分享些“乾貨”

(2)垂直度

最初我一直以為垂直度是必須寫一個領域的,後來我發現並不是一個,頭條現在取消了領域,應該給大家的領域預留了幾個。比如你寫了100篇文章,其中歸類最多(或者推薦量最高)的幾個算是你垂直度正向數據。這個數量可能是三個左右,因為我寫了19篇文章,大部分被歸類為美食、故事、汽車,還有幾個分到其他、健康、育兒、科學等領域(我也是醉了)。打開你的文章左上角有你的文章歸屬領域,如下圖:

5天沒更新,今天轉正了;按慣例給條友們分享些“乾貨”

歸屬領域

(3)健康度

5天沒更新,今天轉正了;按慣例給條友們分享些“乾貨”

健康度的官方解釋

(4)關注度

互粉,粉筆灰。哈哈,這句話大家都懂。我寫的文章給我帶來的粉絲不到100個,其中大部分還是一個文章帶來的。其他的就是條友們的互相幫助了······

(5)傳播度

這就是文章被閱讀或者視頻被播放的數量了,恕我無力給大家提供好的方法提升,因為我自己也沒好的方法。不過下面我會給大家分享下我在嘗試提高推薦量閱讀量過程中的一些失敗案例······

3、提升推薦量閱讀量的失敗案例

失敗案例1:別修改文章,錯了也別修改,除非常識性的錯誤要糾正

大家看下圖是我最初寫的5篇文章,第三篇的推薦量達到了99萬,閱讀量2.2萬,是我唯一一個拿得出手的文章了。

5天沒更新,今天轉正了;按慣例給條友們分享些“乾貨”

這篇文章火了一晚上,推薦量一直蹭蹭蹭,我很高興,自己研讀了一下自己的文章,根據評論一個好心的讀者提的建議,加了一段到文章裡面結果。自從文章修改了之後,推薦量提升的速度迅速下降,直至不再推薦。好吧,我手賤了。

失敗案例2:強踩關鍵詞,強扭的掛不甜啊

看了一些條友的分享說是踩關鍵詞,特別是最近很火的新聞事件、明星人物啥的。於是乎我就在一片介紹霧霾的文章中嘗試著踩最近很火的《獵場》電視劇的關鍵詞,寫了一篇《每天一個化學故事-化學視角看獵場裡曲雲箏的哮喘病》。哎,結果文章發表之後,“獵場”的關鍵詞是踩到了,但是推薦量和閱讀量低的可憐。好吧,強扭的瓜不甜。寫文章還是順其自然地來,然後有意識側重吧。

5天沒更新,今天轉正了;按慣例給條友們分享些“乾貨”

5天沒更新,今天轉正了;按慣例給條友們分享些“乾貨”

失敗案例3:領域對上也不一定能提高推薦量

這時候我又琢磨了,頭條大哥到底是怎麼推薦文章的咧。想到垂直度這個指數我又有了“靈感”。翻了一下自己推薦較多的文章,似乎都被劃拉在故事的領域中了。那是不是我寫故事型的文章,就會獲得高的推薦量呢。於是,我從標題到內容形式做了下改變,改講故事的方式來寫。第一篇寫出來效果不錯,推薦了3.1萬(雖然閱讀量再次低的可憐)。

5天沒更新,今天轉正了;按慣例給條友們分享些“乾貨”

這好歹給我點信息,趕腳自己琢磨對了。於是乎,後面幾篇我都這麼寫,見下圖。

5天沒更新,今天轉正了;按慣例給條友們分享些“乾貨”

到最近一次更新的四片文章,推薦量和閱讀量都撲街,甚至還有一篇都沒被分到故事的領域。是不是很無語,是不是沒話說。我真的不想琢磨勒,好好寫自己的文章吧~~~~(>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