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洛陽博物館「珍寶」展廳裡陳列著一尊精美的藏傳佛教造像。

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說明牌上寫著造像名稱為「銀鎏金宗喀巴像」,並註明「原藏北京故宮慈寧宮大佛堂」。

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然而,仔細觀察這尊造像,並不具備宗喀巴造像的典型特徵。眾所周知,宗喀巴的經典造像為頭戴黃色桃形班智達帽(又稱通人冠),全跏趺坐,雙手胸前結說法印,並捏著青蓮花莖,左肩的肩花上託舉著經書,右肩的肩花上託著智慧劍,因宗喀巴大師被尊奉為文殊菩薩的化身,故經書與寶劍亦成為其身份的標誌。如雍和宮宗喀巴像。

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故宮藏宗喀巴像。

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承德外八廟藏宗喀巴像。

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西藏博物館藏宗喀巴唐卡。

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然而洛博此尊則左手結禪定印,右手當胸作說法印,兩肩之上空空如也,對比來看差別頗大,因此絕不可能是宗喀巴像。

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說來也巧,本人曾在故宮慈寧宮雕塑館看到一尊與此相似的造像——六世班禪銀鎏金造像。

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後來又在雍和宮班禪樓看到一尊六世班禪銀鎏金造像,這三尊無論是質地、造像所戴的黃色通人冠、身披的三法衣、坐姿、手印還是臉型,尤其是魚形眼睛等均相同,故而可以確定洛陽博物館這一尊也是「銀鎏金六世班禪像」。

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稍微有點區別的是,雍和宮所藏這一尊額頭白毫處所鑲為珍珠,眼白、瞳仁顏色尚存。

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故宮所藏這一尊額頭白毫處原鑲嵌的珠寶,以及眼中顏色均已脫落。

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洛博這一尊額頭白毫處鑲有紅珊瑚,眼睛中的顏色已脫落。然而,三尊並沒有實質性的分別。

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綜上,可以確認洛陽博物館的這一尊定名有誤,應儘早更正為「銀鎏金六世班禪像」,以免誤導廣大參觀者。

洛陽博物館藏清代「銀鎏金宗喀巴像」辯誤


注:文中照片皆為作者四庫全叔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