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新手如何才能養殖好珍珠雞,要注意些什麼?

農村鄉味

養殖業一直以來都是農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作為傳統的養殖業如今在時代變遷中養殖戶已不在養殖傳統的家禽或是家畜,市場接近飽和下,另闢蹊徑搞特色養殖才能在養殖大軍中脫穎而出,搶得先機,自然收益更高。在眾多特殊養殖中,作為

養殖新手如何才能養殖好珍珠雞,要注意什麼?為了能健康持續的發展下去,最起碼的基本功課要做足。

珍珠雞,單從名字上就能看出其稀有程度,更兼全身表面均勻的佈滿珍珠樣的白色斑點,從而得此美名。珍珠雞並非我國特產,是從非洲引進的品種,進過雜交後培育出了符合我國水土的珍饈美味,一般有灰頂和長尾兩個品種,外觀體型豐滿,頭小身子大,不要看似臃腫,不但能跑在遇到危險時還能夠短暫飛翔,不但肉質鮮美,同時其產下的蛋在市場上也是供不應求。

作為新手想要成功養殖出好品質的珍珠雞,在日常的餵養中就要多下功夫,在幼苗期可以適當的喂小雞飼料,必要的富含蛋白質營養多的飼料作為首選,這個階段為以後的健壯生長打好基礎。長到3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在飼料中適當添加雜糧,如玉米,穀物等,直到完全適應雜糧後,專門的飼料可以適時的去掉,吃雜糧會增加珍珠雞自身的抵抗力,同時更容易適應當地水土。

長大後的珍珠雞除了雜糧外,還可以適當的添加青菜,青草,珍珠雞屬於雜食型很強的家禽,菜葉,青草,果類等都會來者不拒。

同時不要忘記添加礦物質飼料,能增強珍珠雞骨骼的發育,同時提升骨骼的強健度,母雞多吃會提高產蛋量,目前珍珠雞下的蛋是市場普通雞蛋的3到5倍,營養價值遠超普通雞蛋。
珍珠雞作為肉用雞,只要科學養殖,週期短,見效快,收益高是最大的優勢,珍珠雞一般長得3到4斤就可以投放市場,價格一般在30到50元不等,和普通肉食雞相比,收益更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美食成為必然,養殖珍珠雞未來市場潛力巨大,敢於吃第一口螃蟹的人才能更快走上發家致富之路。


農家老院子

其實珍珠雞還是比較好養的。我是去年開始養的,說說我自己的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只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般就沒有什麼大問題。

第一,育雛的階段。

這個階段主要注意的就溫度。前一星期的室溫控制在34至37度之間。最好育雛室的四個角都掛個溫度計帶溼度的那種。

溫度計不要掛的太高,比苗雞高出六七釐米就可以,這樣能更準確的測量,小雞自身感受的溫度。

還有不要光盯著溫度計看數值。要多觀察小雞的活動情況。如果小雞均勻分散,說明溫度可以。如果擠在一起,說明溫度太低。

溫度以每個星期降2度的樣子,到第三週後,溫度28度左右就可以。到第四周一般不用加溫。但也要觀察小雞的活動情況,如擠一起就

第二,地上的墊料最好在,五釐米以上,這樣能更好的,吸收和分解小雞排出來的糞便,產生的有害物。


第三,飼養密度不要過多,第一個星期一個平方大控制在60只左右,一個月後控制在30只上下。

第四,雖然珍珠雞耐抗比較強,但在育雛時也要多注意觀察。要做的疫苗要做全,因為育雛室溫度高,密度大再加上小雞抵抗力差。容易出現各種病,在養之前多找些資料看看,最少能觀察雞的糞便是否正常。



第五:從育雛室轉移到野外放養時,不要一下就全放了,開始不要全放了。先用網子把它們圍一個地方,把吃的和水,放到給它們晚上棲身的地方。

等它們都知道去裡面吃料,喝水。晚上知道回那休息了。就可以全面的放開。

我第一次沒經驗,從育雛轉移出來時。一下全放了,沒想到它們晚上不回來,後來請人一隻一隻捉。有些晚上沒捉到的,在外就給東西咬死了。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