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艦載機沒有雷達,是如何找到航母並返回航母上的?

TT歷史有話說

現代航母長度一般在300米以上,美國的福特號的長度達到了337米,二戰時的航母長度一般在250米以下,日本的赤城號算比較長的,也就260米。

在茫茫大海里用肉眼找到這麼一艘船是十分困難的,當時可沒有GPS導航系統,平時訓練的時候用無線電信號導航,但作戰時為了安全不受對方襲擊,母艦都會保持無線電靜默,此時還就只能用肉眼來找。

這個問題下面有不少朋友在開玩笑說飛機離艦時刻條紋以便回來找,所謂“刻舟求艦”。別說,當時基本上還就是這麼幹的,返航的飛機在母艦無線電靜默的時候只能靠離艦時記下的座標在那前後左右找,航母的最高速度也就在30節左右,所以一般就在這個座標周圍100海里以內,出發時會告訴飛行員母艦在飛機離艦後大概是前進還是後退,於是就朝那個方向去找。

(1941年的英國皇家海軍的“皇家方舟號”,你說飛高了點怎麼找啊)

還有一個問題,飛機在返航時油料剩的都不多,找不到母艦就是死路一條,日軍襲擊珍珠港時有兩架落單了的的零式戰鬥機找不到保持著無線電靜默,死不回覆位置的母艦,零戰只有一個人,沒有計算航路的領航員去推算,於是只能在發出“萬歲萬歲萬歲”的告別電文之後,墜落海中。

白天還能用肉眼找母艦,到了晚上就更糟糕,甚至找到了都不知道是誰的母艦。

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的時候就有過瑞鶴飛行隊長島崎重和少佐帶著飛機把30海里西面的約克城當作自己的母艦的事情,美國和日本航母所使用的起飛降落燈光信號一樣,這幫糊塗蟲們還和約克城聯繫上了,於是就很日本式地跟在正在迴旋下降著艦的美國飛機隊列排隊裡準備降落,結果被美國人發現了而沒當成俘虜,還又被擊落一架,其他的趕緊逃,這批飛機全是艦爆和艦攻,但為了降落把炸彈全扔了,要不然約克城可就徹底參加不了中途島了,這時就得完。

(珊瑚海海戰中瑞鶴號甲板上準備起飛的日本海軍飛機,回家時差點找錯媽)

太平洋戰爭中有過兩次很有名的“開燈”的故事。

中途島海戰時,美國飛機歸艦時天色已晚,當時的戰鬥十分緊張,母艦不僅保持無線電靜默而且實行燈光管制,飛機即使找到了母艦的位置也無法著艦,此時斯普魯恩斯下令“開燈,給孩子們指路”。

第58特遣艦隊司令官馬克·米切爾在馬里亞納海戰中也發過開燈命令,而此時斯普魯恩斯在印第安那波利斯號上看得清清楚楚,但保持著沉默,默許米徹爾的行動。

(米切爾老爹在旗艦“列剋星敦號”上,就在這裡下達了著名的“開燈”命令)

做出這種決定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因為很可能給敵方飛機指示方向,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一般來說,海軍航空兵的飛行能力強於陸軍航空兵,因為海上不像陸地上有河流道路和山脈作為地標,特別是航母活動的大洋上水天茫茫,連島嶼都沒有,白天能見度好的時候靠六分儀導航,晚上或者能見度不好的時候就只能靠儀表上顯示的高度和速度來推算,但當時飛機的速度測量的是飛機相對於周圍氣流的速度,在飛機處於亂氣流之中的時候就完全不能相信速度儀。聯合艦隊就出過事故,“海軍乙事件”,結果是司令長官古賀峰一掛掉,參謀長福留繁當了俘虜。

順便說一句,據說太平洋戰爭時日本海軍航空兵在儀表盲飛時事故率挺高,是因為飛行員中有不少是軍官,需要攜帶軍刀,那軍刀都沒有消過磁,影響羅盤以及其他儀表,飛著飛著就不知道飛去哪兒了。


冰冷雨天

二戰艦載機導航十分原始,以至於美國水兵最願意的就是在大海上解救自己的飛行員,因為每解救一名飛行員,海軍便會給每個船員獎勵一大份冰淇淋。因為對於海軍來說,艦載機飛行員實在是太寶貴了,消耗的太快,也消耗不起。

但是日本艦載機飛行員居然選擇不帶降落傘,一是早期老鳥飛行員認為自己技術比較牛根本無需帶。二是後來的菜鳥飛行員知道反正有去無回了,帶不帶都一樣。結果開戰沒多久日本的精銳飛行員就全部消耗光了。後續培養新的飛行員需要18個月,但是新出來的飛行員,連起降都完成不好,別說空戰、攻擊、導航什麼的了。

回到問題中,二戰艦載機導航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依靠地圖,這個很好理解,飛行員根據航線指示配合地圖就可以大致確定自己的位置,然後確定下一步的航線。二是機載無線電設備,通過接收無線電波進行方位的測定,但是無邊的大海上想接受信號還是非常困難的,受干擾較大,誤差也較大。三是使用氣壓計測定高度配合六分儀,但是氣壓計定高受環境影響很大,測量高度誤差很大,所以經常失敗。

比較典型的就是古賀峰一大將的專機夜航時就是因為副駕駛測錯了高度,栽進了大海,大將就這麼死了。據統計,二戰艦載機夜航出擊大約有30%多的戰機失蹤,回來的飛機又有30%多降落失敗。所以日本新手飛行員培養出來都趕不上消耗的。


霹靂火軍事

二戰航母艦載機一般靠無線電 尤其是後來發明的無線電定位技術極大的幫助艦載機找到 鷹巢 但是 艦載攻擊機等中小型戰鬥機是帶不了大型無線電機器的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轟炸機 客串 當領航員 這種情況一直到二戰末尾都是這樣 直到夜視系統裝配艦載戰鬥機才徹底改掉大型空戰由轟炸機等大型機帶路的尷尬 在艦載機夜視功能上 美國二戰末期為F4F F6F等重型 中型艦載戰鬥機裝上夜視功能

一般二戰大型空戰 機群起飛圍繞母艦盤旋 確定人數後 構築好隊形就去目標了 領航員把機群帶領到一定距離戰鬥機就能自己戰鬥 結束後跟著領航員回家 回家的時候 按照要求放開識別燈 然後整個艦隊所有燈照亮 驅逐艦 輕巡洋艦 潛艇準備好 撈人換冰激凌的裝備(美國為了保護艦載航空兵 規定 凡是救起一個航空兵 可以去所在航母領其體重相當的冰激凌 美國除了航母 重戰列艦 巡洋艦配備冰激凌機 其他艦是沒有冰激凌機的 以至於美軍最樂意的就是看見冒著煙的航空兵前腳掉進水裡 後腳一堆大兵去撈人) 但是這時候是最容易受攻擊的 航母起降作業期間 護航艦群要保護好它的 著名的中途島戰役就是日本進行起降作業猶豫導致整個節拍被大亂

再後來的就是美軍和蘇聯交換技術 蘇聯以火箭彈和美國人交換無線電 美國人沒有學蘇聯人玩步兵火箭筒(喀秋莎) 而是裝到飛機 成為戰鬥轟炸機 美軍有錢到一架飛機比兩架 零 都重 美國人除了戰鬥機標配的機槍機炮 兩側100磅炸彈 6枚火箭彈 皮厚肉厚速度快 極度擅長團體作戰 打的日本航空兵哭爹喊娘 艦載轟炸機就逐步退出了 尤其是高風險的俯衝轟炸機全部退役 換成風險極小的高空水平轟炸機 由戰鬥機領航 護航 一度有轟炸機領航的時代 就取消了

現在的預警機領航 引導攻擊 通知信息 建議等 輔助奶媽 有一句話叫做

預警機不可怕 可怕的是它身邊永遠跟著一堆小弟


帝黽

實際上,在回答本問題之前想吐槽的是,過去和現代乃至未來的飛機,無論是否裝備雷達,都不會用機載雷達來當導航用。到目前為止,無論是最原始的目視地標領航,二戰發展的無線電領航,還是最先進的衛星導航,實際上都用不著雷達(由航空母艦等平臺通過雷達尋找並傳喚就另說)。

(現代機載雷達多用於探測火控,少有用於導航)

以二戰美國海軍航空兵舉例,主要有三種辦法。

參加二戰初期,美海軍航空兵主要採用目視地標領航的升級版本:依靠陀螺儀,羅盤保持航線,根據機載空速機明確風速,與本機的通常航速和任務簡報中提供的時間,來進行大致估算。抵達目的地後,再通過肉眼目視來觀察航母,繼而返航。但這種方式顯而易見,存在很大的誤差,太平洋戰爭初期,美海軍航空兵常出現誤降友艦,或失蹤的情況。

(珊瑚島海戰期間,美海軍4架SBD就應目視地標判斷失誤導致迷航失蹤)

到了太平洋戰爭中期,美海軍航空兵開始使用無線電領航。運用無線電羅盤,根據其指針指向和航母無線電發出方向的夾角進行指引。簡單來說,就是聽到無線電聲響說明方向正確,而如果沒有聽見則說明方向錯誤,需要調整。當然攻擊目標時,這個方法也是可行的。如在珍珠港事件中,日本零式戰機和96爆轟,正是通過檀香山電臺的無線電廣播信號作為定位導航並實施攻擊的。

(珍珠港被襲慘狀)

當然,到了二戰末,美海軍航母普遍裝備雷達,通過其傳呼指引迷路戰機算是以上兩種方案的補救措施。

說完美海軍航空兵,當然不能少了其對頭日海軍航空兵。其艦載機尋艦著陸方式與美海軍航空兵相同。但這裡想借其古賀峰一大將的墜機事故,科普另一個屬於大型飛機的領航方法,就是通過氣壓計確定高度,再而用六分儀導航。。。當然古賀君用其玉碎向大家說明,這個方法也並不是十分保險。

(對於古賀峰一這樣的大將,這樣的死法著實委屈)

兵器次元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希望親們點波關注,以方便給大家普及更多軍武知識!謝謝!


兵器次元

二戰的艦載機並非通過雷達來找航母,通常來說,是通過無線電歸航信標導航來返回航母。

通常來說,艦載機無線電接收機會連接一個方向性很好的環形天線,這個環形天線在接收歸航信標的時候,環形面與信號方向垂直時信號最強,與信號方向平行時信號最弱,艦載機飛行員可以轉動這個環形天線找到事先約定好的歸航信標的方向,順著這個方向飛行就能找到航母。



當然,如果航母無線電靜默的時候,就需要先給自己定位,然後再確定航向飛到預定匯合點,如果周圍有島嶼電臺可供接收的話,可以通過定向島嶼電臺用交叉法給自己定位,飛回預定匯合點再去搜索航母,如果沒有島嶼電臺或者飛機電臺損壞的話,就只能用航位推算法甚至用氣壓計+六分儀給自己定位。

當然,無線電定位法雖然大家都在用,但是事有例外,日本零戰配備的小型電臺可靠性很差,經常不能正常通信,所以很多零戰乾脆拆掉了電臺,拆掉電臺或者電臺故障的零戰要返航,要麼跟著97艦攻或者99艦爆一起走,要麼就只有靠航位推算法或者六分儀定位了,有的零戰就是這樣迷航去洗澡的。。。。


DDG的老船塢

1, 艦載機返回航母不是依靠雷達,是其後機載導航設備。無論二戰時還是現代。

2, 二戰時期已發展出機載磁羅盤和無線電羅盤,結合航圖可找到航母。著艦時有信標機和著艦高度炫光指引。

3, 當代艦載機導航設備多樣化,GPS指引當前位置,慣導組合導航指示航母位置,一、二次雷達和遙感遙測系統可以讓航母清楚地知道艦載機的各種飛行參數,著艦引導應答機可以提示飛行員著艦高度。


看空山冷雨

有無線電導航的,飛行員也會根據方位進行大概的計算。《珍珠港》裡面,轟炸東京後,B25就是根據無線電導航飛向中國,如果沒有導航,會根據自身方位,結合速度等進行大概的計算,確定相對位置。飛到地方後,再精確確定。


微塵微輕

二戰時期的艦載機,已經有了機載的無線電通訊設備了。通過機載的導航設備來確定自己所處的方位,航空母艦也是一樣的。只要是確定了自己所處的方位,就能找到回到航空母艦的路。但是由於戰鬥激烈飛機上機載導航設備和無線電都有被打壞的可能,這樣就不能夠在航空母艦上降落。通俗點講就是在發現了軍艦以後,立刻放棄掉飛機跳傘。這樣做是為了保護飛行員,同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比較起來?飛機的價值並不是很高的。


愛看愛思考

有專用的無線電導航 帶密碼的 分成若干角度 聽到哪個密碼就知道在哪個角度了 繼續飛聽到下一個對比密碼圖就知道具體方向了。晚上出擊有雷達夜間戰鬥機了 會派夜戰部隊導航把機群帶回去 那時候美軍太強大了,出擊都是幾百架 滿天飛機 不會跑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