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文科生為什麼更有競爭力?

You Can Do Anything

The more our labs and engineers innovate, the more jobs we createfor people who can make the human dimension work. Technology may be a job killer in warehouses or on the factory floor. There’s no denying robots excel at predictable chores, carrying them out faster, cheaper, and more reliably than we can. Yet in so many other aspects of life, the machines (and even software-bas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 clumsy intruders. They don’t know how to handle subtler situations, where feelings matter and the rules haven’t been written. We do.

《萬能文科生》

實驗室和工程師的創新越多,創造的人為就業機會就越多。 技術或許可以取代倉庫、工廠裡的工作。 不可否認,機器人擅長幹步驟明確的日常性事務,且能比我們更快、更可靠、成本更低地完成。 然而,在生活中的許多其他方面,機器(即使是基於軟件的人工智能)都是笨拙的入侵者。 他們不知道如何處理更微妙的情況(在這些情況中,感情舉足輕重,規則尚未被書寫),而我們卻能。

林伯虎說書

今天讀的這本書叫You Can Do Anything,照著字面來翻譯,叫做《你可以做任何事》。

人工智能時代,文科生為什麼更有競爭力?

因為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標題,叫做“所謂‘無用’的文科教育所蘊含的驚人力量”(The Surprising Power of a "Useless" Liberal Arts Education),所以這本書的書名還可以翻譯得更簡練一點:《萬能文科生》。

You Can Do Anything去年8月份出版,是《紐約時報》狠狠推薦過的暢銷書。

人工智能時代,文科生為什麼更有競爭力?

1

2

1

先說說時代背景。

這本書講的內容,無論是在校園還是在職場,都是很應景的話題。

You Can Do Anything 去年出版的時候,紐約時報專門為它寫了篇書評,所以一下子就帶火了這本書以及書裡探討的話題,因為在美國社會,從校園到職場,現在也面臨著這個問題:選專業的時候到底該不該學文科?作為一名文科生應該怎樣在職場當中脫穎而出?

人工智能時代,文科生為什麼更有競爭力?

尤其,在這樣一個技術引領、實用主義當道的時代。

說具體點,做IT、搞技術,這才是時代潮流,或者至少你去學個商科、法律、會計,這才是就業市場所需。

而偏偏,這些熱門專業你都不去, 一定要選個什麼中文、歷史、哲學或者社會學、人類學、國際關係……那麼,周圍的人就可能會對你上下打量,然後說:“嗯,不錯。有追求!”

但其實言下之意多半就是:“讀這專業那怎麼找工作呀?這哥們還真是跟錢過意不去!”

但是,看完這本書,你對文科生這個群體的價值和前景多半會有新的定義。

3

為了給文科生正名,這本書從三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一是看這個時代的本質。

二是梳理文科生的能力。

三是結合前面兩點分析文科生在這個時代的機遇。

怕文章太長你不看,我主要說說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提到的兩個誤區。

作者一上來就為我們破解了兩個認識上的誤區。

第一個誤區:把熱門行業誤以為是為熱門職業。

這個時代的主旋律,一是技術革新,二是市場經濟。與之相對應,在就業市場和學校的學科設置上,出現兩類特別火的專業。第一是技術類,尤其是跟IT技術相掛鉤的專業。第二是像商科法律這些跟市場、跟錢貼得很緊的專業。

必須承認,今天時代的進步,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技術進步。從幾年前的互聯網,到眼下的移動互聯網,再到當下甚至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如果你投身這些技術領域,毫無疑問你可以成為這個時代的弄潮兒。

但是請注意,時代的引領者並不意味著時代的最大受益者!

舉個例子,是IT行業的廣大碼農給我們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是這些新增就業機會中的絕大多數,從淘寶店家、美妝博主到網紅主播,跟IT技術沒半毛錢關係。

人工智能時代,文科生為什麼更有競爭力?

IT技術今天確實很火,但它所創造的就業機會、賺錢機會卻遠遠的超過了IT行業本身。

這本書一開始就給到我們美國的數據:從2012年到2016年,也就是移動互聯網大放異彩這幾年,美國一共增加了1000萬個就業機會,但這當中只有5%,也就是54萬個機會是流向了IT行業,這就是說在20個求職當中會寫代碼的最多也就需要1個。

所以說白了,“覺得今天這個社會特別需要搞技術的”,這本身是一個錯誤的幻覺。

第二個誤區:覺得學文科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

比如說,如果你是學醫的,從你走進醫學院的那一刻起,無論你喜不喜歡,基本上這輩子你就是要做醫生了。

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是喜歡做醫生那還好,如果不喜歡呢?那你在轉換人生賽道的時候,就沒有文科生來得靈活,因為你從專業甚至從思維上都已經定型了。

用這本書裡面的提法叫做流動性,這種流動性是一種主動的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把握,即“我想做任何行業都能進得去”的這份可能性。

領英(Linkedln)在2015年的時候做過一個統計,在超過100萬文科專業學生中,畢業後十年內的行業去向簡直無處不在。甚至,佔比高達9%都轉到了專業門檻貌似很高的IT行業。

4

對了,這本書裡,還有一箇中西方觀念上的差異,對我觸動很大。

這本書當中,對一個人價值的衡量,主要是看其“流動性”。就是你學了一個專業或者幹了一行以後,可以跳槽的機會有多大。

這是按照美國人的價值觀來寫的“穩定”,尤其是二十幾歲開始就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在美國人看來可能是一種庸碌無為的表現。

人工智能時代,文科生為什麼更有競爭力?

這和很多中國父母巴不得孩子20歲就能擁有一份鐵飯碗是截然不同的理念。

不過我想,今天中國的新一代職場人,或許觀念上跟這本書里美國人對“穩定”的定義更趨同。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可能在某種意義上是對自己的潛力和未來的慢性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