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億人網上種樹 第40個植樹節的新變化

2.8億人網上種樹 第40個植樹節的新變化

世界上最大的植樹活動,正在地球上的這個國度進行,3月12號,是中國第40個植樹節,植樹造林活動已經深入人心,3月份是四季中春天的開始,從自然規律上,剛種植的樹苗比較容易存活,除了單純的種樹,植樹節更重要的喚起了國人的環保意識,舉家帶著孩子種一棵樹成為時尚,更年輕的群體更願意在網上種樹。

人們對於環境的重視,來自於近年來不斷變化的天氣,同一片天空下,呼吸更純淨的空氣,既簡單又奢侈,最後的根源來自於汙染、過度人類活動導致植被的減少。位於內蒙古的阿拉善盟,就是人類活動造成環境影響的案例之一,這裡曾經是牧區,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效益,過度的放牧使得這裡越來越多的土地變成了荒灘,有顯著的荒漠化趨勢,如果這個趨勢再延續下去,會有越來越多類似的地方,變成真正的沙漠,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互聯網的出現,讓這樣的事情出現了真正的改變,只要在手機上點幾下,就能在荒漠區域種下自己的梭梭、胡楊、樟子松、或者沙柳,並且朋友和家人可以合種一棵樹。2016年8月,螞蟻金服在旗下支付寶平臺上線個人碳賬戶“螞蟻森林”。用戶步行替代開車、在線繳納水電煤、網絡購票等行為節省的碳排放量,將被計算為虛擬的“綠色能量”,用來在手機裡養大一棵棵虛擬樹。虛擬樹長成後,螞蟻金服和公益合作伙伴就會在地球上種下一棵真樹,以培養和激勵用戶的低碳環保行為。

這樣簡單互動的方式很快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和真正的結果,截止2017年年底,2.8億人在網絡上建立了自己的碳賬戶,並且參與了種樹活動,螞蟻森林用戶種下19萬畝的樹,報刊阿拉善、庫布其、民勤等地區,減排碳205萬噸,相當於100億度電,其中第一批種下的梭梭樹已經長到了80釐米高,在太空的衛星照片中,可以看到這個由網民創造的新“奇蹟”。

公益正發生著變化 綠色發展成為新風向標

如果從公益角度來看,現在更多的公益是在談捐款捐物,去解決一時的問題,但環保問題與其他問題不同,種樹的確需要大量的資金,但也需要考慮更多,比如說民眾的參與度、認知度,選擇什麼樣的植物既能真正環保,又能具有可持續發展,這樣才能做到綠色發展。

所以,錢更像是資源,企業做公益如果僅僅是把投入錢的多少作為一種標榜企業道德價值,企業的社會責任不能以錢數多少來衡量。如果把投入的錢作為資源,作為一種可持續的綠色發展的模式,螞蟻森林計劃就是這麼做的。

螞蟻森林調動的也不是公眾募款,每個人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表達善意和社會責任感。螞蟻森林看上去有點像遊戲:有目標(養成一棵虛擬的樹)、有互動(相互澆水、採集能量),來不斷強化參與者的環保意識。但螞蟻森林的內核不是為了讓大家玩遊戲:螞蟻森林中的樹對應的碳能量是精確計算的,人的行為產生的量是真實計算的,也就是說螞蟻森林通過互動遊戲的方式,背後是一套基於碳減排的嚴肅的算法。

在樹種的選擇上,螞蟻森林也是選擇適合當地生長的植物,並非是一窩蜂的種植不適合區域生長的植物,最後樹種了,照片拍了,但成活不了的植物僅僅是“種數”而非環保的初心。

以螞蟻森林種的最多的梭梭樹為例,梭梭“荒漠活煤”、“征服沙漠的先鋒”、“荒漠植被之王”…這些稱號足以見梭梭樹的生態價值。梭梭樹是沙漠地區原生的固沙植物,具有超強的抗旱、抗熱、抗寒能力,而且適應性極強,是在乾旱和半乾旱荒漠區僅能生存的幾種灌木物種之一。種植三年之後,當地牧民就能在梭梭根部接種肉蓯蓉,每畝每年可增收1000-1500元,而一棵梭梭的種植及養護成本僅為10元錢,只要有一點點水,在兩三個小時內就會生根發芽。

這樣的做法,讓“種樹”,不僅僅是單純的出錢出力,而是引發了民眾對於環保的關注,不僅親身體驗,最終真正的產生了經濟價值,形成了可持續的綠色發展的方式。

中國式互聯網+公益模式影響全球

對於國人而言,在網上種樹也曾風靡一時,從最初逸飛嶺的花園、開心網的偷菜、搶車位,在現象級風靡之後,帶來大家的思索也很多,虛擬的愉悅不能解決現實的問題。但螞蟻金服通過“現實遊戲”的方式,與中國北京環境交易所 (CBEEX)合作,研發出一套算法:網購火車票、網絡購票、生活繳費、預約掛號、ETC 繳費、步行、線下支付和電子發票,都會產生減排的碳數據,用來在手機裡養大一棵虛擬樹,用戶養成一棵虛擬樹,螞蟻金服和公益合作伙伴會在地球上種下一棵真樹,以培養和激勵用戶的低碳環保行為。

中國的人口基數巨大,如果看到的結果是目前種下的數千萬棵樹,從衛星照片上看無比震撼,億萬人的真實行動更令人震撼,2.8億人佔據地球3%,這無疑是世界上最大的減排碳賬戶平臺,一棵梭梭可能很弱小,但數百萬、數千萬的數量聚集起來就能看到這種力量的巨大。

2017年9月7日,《財富》(Fortune)雜誌發佈了“2017年50家改變世界的公司”榜單,摩根大通排名第1,蘋果排名第3,三家中國公司上榜,螞蟻金服(世界排名第6,中國第1)。

在過往,減少碳排放,往往是電視上基於聯合國、國家頂層設計的報道,還有行業的人們關注,但螞蟻森林真正第一次讓普通人瞭解到自己的碳足跡,你可以隨時看到自己所有的行為帶來的環保改變,2.8億人參與,打破了“行業熱、民間冷”的尷尬。

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署負責人埃裡克•索爾海姆(Erik Solheim)認為:“全球2億人、也就是世界人口的3%,正踐行著綠色生活方式,他們可以用一種有趣且相互競爭的方式獲取自身行為對環境影響的即時反饋。”

減排是全球問題,各國其實都在為此頭疼,目前看來,螞蟻森林的價值在於,建立了一個依靠普通民眾在生活和消費端的節能減排,不僅是意識上的提升,而是實實在在的做到了實際減排,這樣的模式屬於真正的互聯網+中國模式創新,我們可以預見螞蟻森林將為中國甚至全球的環境和公益做出更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