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李白的經典七絕《下江陵》是“驚風雨而泣鬼神”之作?

謝小樓

李白的《下江陵》一詩,也就是《早發白帝城》,明人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評這首詩:「白帝至江陵,春水盛時,行舟朝發夕至,雲飛鳥逝,不是過也。太白述之為韻語,

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這個楊慎,也就是《三國演義》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的作者楊慎,

那麼,李白的這首詩「驚風雨而泣鬼神矣」的地方在哪裡呢?

下江陵(一作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一是寫行舟之速,瞬息千里,如有神助。

李白的這首詩,寫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當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李白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白帝下江陵”。

李白被流放夜郎途中,曾寫過一首《上三峽》,詩中有云:「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與這首《下江陵》一起看,更得詩中趣味。

其實從白帝城到江陵,春水盛時,是能朝發夕至的,並不誇張,不過在李白的筆下,不經意間讓讀者為之駭極。

首句「彩雲間」,寫出白帝城之高,與江陵形成對比,為江陵行舟蓄勢。再用「千里」與「一日」對比,寫得灑脫流利,行舟之速,真實可感。最後一句用「輕」字,既寫行舟輕捷,又暗指詩李白身心輕快。再用「已過」一詞,瞬息千里,如有神助。

二是行文之妙,設色托起,走處仍留、急語仍緩,殊覺自在中流。

絕句要婉曲迴環,句絕而意不絕。此詩專寫行舟之快,並無他意,此首意二句已寫完,妙在第三句引「猿聲」,使通首生動有味。無此句,則直而無味。

《峴傭說詩》有云:太白七絕,天才超逸,而神韻隨之。

《唐風懷》中評:「境之所到,筆即追之,有聲有情,腕疑神助,此真天才也。」

答者:謝小樓


謝小樓

如果我說實話,這首詩是被人吹捧起來的,估計會引來謾罵。不過我認為還是有必要一論。


白帝下江陵(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創作背景

唐肅宗乾元二年,李白因作《永王東巡歌》受到牽連,而後被流放夜郎。輾轉半途中,朝廷因為關中發生旱災於是大赦天下,李白所幸被赦免。於是順長江而下江夏拜訪友人。這首詩正是途中所作。

創作鑑賞

瞭解背景之後,我們可以從這首絕句中得知李白此時輕暢的心情。杜甫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詩人筆下的景緻如何完全取決於當時的心情。

首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字可圈點,突出愉悅之情,其餘白描;次句“千里江陵一日還”,亦作白描,而“一日”二字正為下文作鋪墊。由此見,上二句平平無奇,我們再看後二句。

兩岸猿聲啼不住”,仍作白描,不過“猿聲”二字值得尋味。唐人詩中常見“”字,如李白有別詩“寂寂聞猿愁,行行見雲收”、孟浩然有詩“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等。因猿啼之聲有如悲鳴,自古用以渲染憂愁之氛圍。

而在此詩中,李白面對兩岸猿愁,在聯繫之前的經歷,應是有所觸動的。在分神之際,“輕舟已過萬重山”。“猿聲”看似矛盾,實則合理,恰到好處。

因此,這首詩決不是現代翻譯的那樣一路敞懷或重在氣勢,而是突出景物與內心的矛盾,迴環生象。至於箇中意味,除了李白自己,讓人是想象不出的。


理智分析

這首詩雖多用白描而貴在自然流露,看似有不合理之處卻有邏輯,誠然高才,但還遠談不上“驚風雨泣鬼神”的地步。

一來李白這首詩是個人抒懷之作,我們沒有相似的經歷,無法領會李白從猿聲中領會到什麼,自然無法如臨其境,有隔閡此其一也;

我們評價一首作品,關鍵在其傳世價值。這首詩既沒有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家國情懷,也沒有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古今共鳴,說到底只是李白一段見聞記錄,我們不應該因為欣賞李白就盲目推崇其所有作品。



或許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冷靜下來思考這類現象,也就找到了振興詩詞之路。


詩詞補習班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水經注·江水注》引漁者歌)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李白因受永王李璘事件牽連獲罪,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夜郎鎮,貞觀十六年,即642年置縣),到夔州(重慶奉節)白帝城(位於距奉節4公里的白帝山上,西漢末年公孫述所築)遇大赦釋放。下江陵即是回荊州,白帝城距江陵一千二百里地。《下江陵》即《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流放途中遇赦,李白的心情可想而知。歸心似箭,可能是他得知“大赦”後的第一個想法,第二天清早就乘船而歸——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首句即突出了白帝城高聳入雲的險峻,東歸順流而下,有一瀉千里之勢,使第二句的出現就顯得非常合理而且淡然。輕描淡寫之中,就描繪出了一幅大自然的雄偉壯觀的畫卷。三四句是頭兩句的補筆,增加了細節的描寫。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

兩岸猿聲淒涼哀轉,卻有如一陣輕風在作者耳邊飄過,沒來得及仔細品味,奔騰的江水就把作者乘坐的小船送出了千里之外!

作者以其粗放的筆墨,描繪這幅壯觀的山河畫圖的同時,也充分表現了他勇往直前、豪邁奔放的氣概。李白沒像杜甫那樣“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去細緻描述,而是一筆帶過,卻也一樣能讓人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難怪楊慎贊其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燕北林叢

下江陵,這首詩應該是人人耳熟能詳的。由豪放派的文豪李白所作,所作的詞義簡顯易達,這首詩用詞輕快、便捷(近千里的路程一天就到達了,“已過”的運用),色彩豔麗(“白帝”、“彩雲”)、環境喧鬧(“猿聲”,可以從詩中品出白雲在天空中飄蕩、船穿行在洶湧的江水中、江兩岸的猿猴的叫聲此起彼伏),內心的喜悅之情不勝言表;



先把這首詩詞翻譯過來:

早上的白帝城籠罩在一片五彩斑斕的祥雲之間,我(李白)早早的就告辭了它,準備返回,距離江陵(今南京)幾千裡的路程一天的時間就可以趕到了。我乘坐的小舟江兩岸是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的猿猴叫聲,這一頁小小的扁舟在在不知不覺中久駛過了幾萬重的高山;



此首詩的寫作背景發生在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趕赴被貶謫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下江陵》。



李白的詞風豪放、意境豁達,很多詞語經過聯想都可以勾勒出一幅幅的畫卷,彩雲、猿聲、輕舟、萬重山,將這些靜止的換面聯動起來,畫面輕快,我們這位詩人被貶正是不開心的時候突然接到了赦免的詔書,之前的陰霾一掃而光,千里路程只想用一日的時間就回去,說明李白老兄對大城市金陵是特別的嚮往的,哪個心情用現在的話形容就是開心的飛起,寫詞的風格在這首詩中發揮的淋漓盡致。仔細體味,韻致無窮。


本人也非常喜歡詩詞,偶得一兩句也會發布出來,志同道合之士可以關注我,多多交流啦!!!


坪彗機構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二者是分不開的,閉門談詩,說好或者說不好都沒有意義。只有親自去這些詩詞這些歷史事件發生的事地方去看一下,才能真正理解古人。我之前去了很多地方,到了之後,才感慨,原來如此,果真如此。想一想,李白去了多少地方,杜甫去了多少地方,徐霞客去了多少地方。


楓葉甲乙

眾人皆從速度來說,從李白的詩風來說,是一貫李白的浪漫主義誇張手法,這些不是沒有道理。豈不知這首詩的精彩之處不在於此!!!就我個人認為精彩之處在於李白用了一種隱晦的諷刺手法,為什麼是兩岸猿聲呢?而不是鳥聲,不是虎聲呢?猿,似人而不是人,李白的意思是說在他的人生歷程中有很多不是人的人,對他中傷陷害,但是又能如何呢,這些不是人的猿只能在岸邊嚎叫,而李白的人生輕舟已經越過萬重山。。。。。這是何等的灑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