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強省再譜新篇 浙江四項工作獲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

“八八戰略”實施15年來,浙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走出了一條富民強省之路。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省堅持不懈圍繞富民強省走下去,不斷譜寫新篇章。

近年來,我省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形成問題導向、群眾滿意導向,蹄疾步穩地推進各項工作。營造誠實守信金融生態環境、維護良好金融秩序工作成效較好;財政預算執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國庫庫款管理、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預算公開等財政管理工作完成情況較好;落實鼓勵和支持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工作力度大,促進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等任務完成較好;落實養老服務業支持政策積極主動、大力推動養老項目建設、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這四項工作受到了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

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我省積極落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聚力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撬動我省各項改革不斷深化,推動高質量發展。我省財政部門將“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在財政服務供給端進行深化和拓展,積極開展“上門服務至少一次”活動,主動上門為預算單位輔導財政政策、聽取意見建議、對接資金需求。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共上門服務預算單位14177家,集中輔導702次,服務人數達10.25萬人次,實現財政管理改革、預算編制質量、財政部門形象三個“新的提升”。我省實現就業基層平臺全覆蓋,全省共建成31957個鄉鎮(街道)、村(社區)基層平臺,配備3.95萬名專兼職人員;就業主要服務事項進行名稱、依據、時限、表單、流程等全省“八統一”和網上辦理,群眾辦事實現“最多跑一次”,甚至零次跑。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我省養老機構設立、變更等事項實現“八統一”,養老機構設立所需材料從原來的9項壓縮到5項,審批時限從原來的20個工作日壓縮到10個工作日。

推動改革離不開財政保障。我省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我省建立健全結餘結轉資金定期清理制度,加強預算支出進度管理,加快存量資金形成實際支出的進度,避免產生二次沉澱。來自省財政廳數據顯示,2017年省級預算單位國庫集中支付結餘佔當年部門預算的7.2%,比上年同期佔比下降6.2個百分點。我省還推動出臺《關於清理規範重點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掛鉤事項有關問題的通知》,對教育、科技、文化、農業等領域的支出掛鉤事項進行清理規範,根據項目輕重緩急和實際財力狀況,統籌安排重點支出,有效破解支出結構僵化固化、“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等問題。

發展以人民為中心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我省各級各部門盡心盡力為全省群眾辦實事、做好事,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取得明顯成效。

一方面,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重點推進全省高校就業服務指導站建設,搭建線上線下聯動的就業實踐平臺,提高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標準至3000元等工作見效明顯,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8年保持在95%以上。另一方面,深入推進省內農村勞動力餘缺調劑工程、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劃,幫扶12.88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與此同時,還率先出臺省級機關按比例安置殘疾人政策舉措,成功招錄26名殘疾人公務員,國務院殘工委還在全國推廣了浙江的這一經驗做法。

鼓勵創業也是惠民生之舉。我省按照“只做加法,不做減法”,制訂出臺工商登記“多證合一”,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寬容創業失敗,10萬元以下創業擔保貸款壞賬由創業擔保基金代償等含金量高的政策舉措,形成了以創業帶動就業為主線的具有鮮明浙江特色的就業政策體系。

以人民為中心,破解難題,解決痛點。按戶籍人口統計,截至2017年末,全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080.08萬人,佔總人口的21.77%。老齡化、高齡化形勢,是我省搞好民生工作必須直面的現實。

省民政廳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省注重頂層設計、注重改革創新、注重市場活力、注重強化責任,確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目標要求、基本原則和要素保障,兼顧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保障基本與適度普惠,注重增強服務能力、擴大產業規模、優化發展環境,促進養老服務轉型升級,建設鄉鎮(街道)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同時著力完善產業政策,優化市場環境,打造服務鏈條,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發達、民間資本充裕的優勢,將養老服務事業列入政府年度民生實事,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實績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