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策有哪些變化?

心向陽bee

1.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在教育綜合改革中它居於龍頭地位。去年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穩落地,取得了成功,為其他省的改革提供了經驗。”

2. “從今年起還有17個省份要開啟改革進程。”

3. “高中階段對學生的考核,增加了綜合素質評價”

以上就是2018高考改革的重點。

具體來說就是以下幾點:

一、考試科目的變化

我們知道高考改革前考試製度是:語數外+理科綜合、語數外+文科綜合的模式,考試科目共有四科。

高考改革之後將採取的考試製度為:採取的語數外+六選三(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的“3+3”的考試模式,即語數外為必考科目,剩下的文綜和理綜需要選三科進行考試。

本次高考改革的具體時間是:從2018年的秋季入學的新高一開始。

二、學業水平測試權重加大

高考改革前學業考試基本上是所有學科集中在高考當年的1月份進行學業考試,考試成績只是作為高考招生的錄取的參考。

高考改革之後,學業考試將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考科目。合格性考試將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組織一次,作為衡量能否達到高中畢業水平的依據。選考科目考試時間則安排在高考結束後,

選擇其中的三科計入高考總成績(取和高考相同科目的最高分計入高考成績),這就是說對於3+3裡面後面那個3而言,將和英語一樣,有兩次考試機會。

三、綜合素質考試

大學錄取越來越趨向於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和要求。

高考改革以前學生的平時成績除了在自主招生的學校審核參考以外沒有其他的用處。

高考改革以後:學生高中三年來在校的表現和成績都會記錄在個人檔案內,主要有:思想品德、學業成績、身體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內容。

這個不僅會作為自主招生的參考,高考錄取時也會相應的有所參考。

目前,已有17個省份公佈了高考改革方案。除上海和浙江外,分別是安徽、北京、河北、江蘇、江西、山東、廣東、海南、甘肅、青海、廣西、寧夏、湖南、貴州和西藏。其中,改革招生批次和科目設置為重點,文理不分科成趨勢。

總之一句話:高考政策的變化是隨著我國不同階段的國情而不斷變化的,是對人有著更高要求的變化。

最後,預祝所有2018高考考生能夠金榜題名!


無戒無不戒

2018高考政策改革

1:高考加分政策

取消高考六大加分項目,被取消的高考加分項目包括: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省級優秀學生加分項目、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加分項目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加分項目、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這對於藝術生來說高考將是個非常難以跨過坎。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高考招錄政策變革

高考招錄取消"依靠定終身"採用"兩依據一參考"政策。未來高考制度將不再區分一、二、三本,統為本科學歷。考試大綱有可能也會取消。大學的錄取按照專業進行。雖然這些暫時還沒落實下來,但卻是大趨勢所向。

得語文者得天下

高考語文分數由150增至180,數學仍為150,英語由150降至100,文理綜由300增至320,文理總分值仍為750。其中數學命題要大幅度降低難度,提高語文考試難度,外語可以多次參考。

你的人生,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努力,靠自己堅持,靠自己領悟,靠自己創造出一片天!!!


無厘頭o00o

2018年高考新政策早知道

2018年的高考考試大綱已經公佈。各省市的政策不同,注重以當地的政策的學習研究。說說語文、數學、英語的變化。

1.語文。論述類文本,要注重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層次;古詩文方面,注重常識的積累,要活學活用;在寫作上,強調保持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度。


2.數學。更注重對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能力的考查,展現數學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

3.英語。更加強調了素質教學,要求大家廣泛涉獵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話題,同時要注意這些觀點用英文方式的表達。



山東朱建軍

一、體育特長生加分、奧林匹克競賽加分、科學技術競賽加分、優秀學生加分、思想品德加分等政策將要被全部取消。







二、重點高校在相對偏遠的地區或者人口比較多的省份的錄取比例將要加重。

三、有高考移民嫌疑的考生將會受到嚴厲追查、打擊。

四、高考政策向隨遷考生傾斜,落實完善隨遷考生考試製度。

五、減少某些高校某些專業對文化課成績要求不高的情況,增加文化課比重。



六、增加各省貧困生錄取比例。



七、規範高校單獨招生制度,取消弄虛作假者高考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