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川渝合作 達州在渝籤21個項目總投資180.5億

據達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郭亨孝介紹,此次推介會是為了進一步推動成渝經濟一體化發展,加深川渝在智能化與信息化方面經濟與技術的合作創新。智能裝備製造和電子信息產業分別是達州市“6+2”產業藍圖中的百億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集群,2017年兩大新培育產業分別增長28%和42.3%。隨著近日首臺“達州造”手機在川渝合作(達州·大竹)示範園區下線,達州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走上快車道。

本次簽約的21個項目,其中包含了智能裝備製造產業項目7個,電子信息產業項目8個。其中最大投資項目為貴州配寶新能源(達州)大竹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20億元。據該公司總經理張遠新介紹,該項目一期擬投資5億元,租用標準化廠房約5萬平方米,建設2條18650動力型鋰離子電芯生產線,2條手機數碼類聚合物鋰電池生產線,4條鋰離子電池PACK及BMS電池管理系統生產線,建成後年產值6億元以上,納稅5000萬元以上;二期擬投資15億元,用地150畝,自建15萬平方米廠房,新建8條鋰離子動力汽車電池生產線,建成後預計年產值20億以上,年稅收1億元以上。

據瞭解,“西洽會”前身為中國(重慶)國際投資暨全球採購會(簡稱“渝洽會”),此前已成功舉辦20屆。致力於建設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的達州,也是這場活動的“常客”。不久前的全市縣處級主要領導幹部讀書班開班式上,達州市委主要領導提出,達州要加速建設區域經濟中心,全力打造“四川東向開放戰略支點城市”。

毫無疑問,“東向開放”,重慶是重要支點。據郭亨孝介紹,達州與重慶地緣相接、人緣相親、文化一脈,經濟社會發展聯繫十分緊密。達州是川渝合作的“先鋒”,先後與重慶20餘個部門和渝北區、兩江新區、萬州區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全面開啟了經貿、交通、人文等領域的務實合作。達州20%以上的農產品供給重慶,是重慶名副其實的“菜籃子”;重慶企業在達項目累計200餘個、總投資超1000億元,已成為達州第一大投資來源地。尤其是去年,達州市與渝北區攜手共建川渝合作示範園區,目前已有16個智能裝備製造和電子信息產業項目集群入駐。此外,雙方在教育、衛生、文化、科技等領域交往也不斷升溫,重慶機器人學會與四川文理學院共建了該校的智能製造學院。

除了大量來自重慶的項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推介會上,達州市政府主要領導與重慶多個科研院所、行業協會負責人面對面交流,互通有無。當天,達州市政府就與中科院重慶智能技術研究院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決策諮詢與智力服務,教育培訓與院校合作。多個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近期將帶領協會內企業赴達州考察洽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