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重新學習中國歷史,有沒有可以系統學習的又不太晦澀的書籍推薦?

腎掉打下

《國史講話》這套書,共有三本,《上古》《春秋》《宋蒙元三百年》,本身就是講課稿,很容易讀,屬於大家之作。

《易中天中華史》系列,通俗易懂,不晦澀,是可以讀的。

這套書從中國古代神話寫起,目前已經寫到南宋。以後應該還會陸續出。

易中天是老師出身,並且經過在電視上講史的訓練,他的文字很接地氣,易於普通讀者接受。並且,他的講史,不是照抄照搬,還會有自己的判斷與見解。編撰的很是用心,與其他一些講史的——只是在史書的白話翻譯上加上一點插科打諢的普及書,不可同日而語。

比如,易中天是這樣分析“春秋五霸”的:

所謂“五霸”,歷來就有不同的說法。一種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見於《荀子•王霸》;另一種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見於《風俗通•五伯》。

可惜這兩種說法,都不靠譜。事實上,所謂“五霸”,原本就是湊數。湊成五霸,則因為前有所謂“三王”(夏禹、商湯、周文)。有三王,就得有五霸,以表示今不如昔。而且,正因為有了三王五霸,才又編造出三皇五帝來。

可惜,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三五成群,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回事。比如宋襄公,身敗名裂,怎麼算得上一霸?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既在春秋晚期,又都偏於一隅,豈能與齊桓、晉文相比?

但,《易中天中華史》的缺點是,篇幅所限,講歷史大都是點到為止。所以,可將這套書,作為歷史的興趣入門讀物。

歷史是一把糊塗賬,史書也是藏著真真假假。如果有精力可以看看《講談社•中國的歷史》這套書,這套書可能會讓你大開眼界。以前信以為真的歷史,很可能都是錯誤的。《春秋》不是被認為是魯國的編年史嗎?《從城市國家到中華:殷周春秋戰國》這本書卻認為:

《春秋》本是戰國時代齊國所作的編年體史書,重點記錄了齊魯兩國曆史,同時還有周邊小國的記錄。

《左傳》則是戰國時代韓國對齊國做法的一種反擊。韓國齊國所著的《春秋》與《公羊傳》這一組合進行詆譭,用以牙還於的方法來證明韓統治三晉之地的正當性。

呂思勉的《中國通史》雖說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但其中文言文挺多,需要一定的功底才能順暢地讀懂。當然,這本書的質量很高,很值得看。

當然,若要深入瞭解中國歷史,最好是找來原著讀。

比如《左傳》《史記》《三國志》等史書的原著。

看不了文言文,就看有全文翻譯版本的,要是嫌全文翻譯還不順暢,乾脆買個白話版本。

我就買了一本楊伯峻《白話左傳》。讀書,若是經濟條件允許,可以多投入一些,對於一本好書可以買多個版本,換著看,當作調劑了。


把書讀薄

這個就要看你目前的水平了。

第一階段

如果完全就是歷史小白,或者對歷史瞭解不多,那麼建議到新華書店買一套初中的《中國古代史》教材。這種教材的編制非常適合對歷史瞭解不多的人學習。對於系統掌握中國古代歷史脈絡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版本不一樣,可能封面也不一樣)

第二階段

如果你對自己有一定的自信,想要深入學習一些,那麼你可以選擇大學文科歷史系教材。鑑於國內大學歷史系的教材並不一致,這裡推薦給你幾本教材。都是比較基礎而系統地介紹中國歷史的教材。(注意,這種大學教材左上角一般都標明瞭是“高等教育教材”)

這是北大的《中國古代簡史》教材

朱紹侯,齊濤,王育濟 編《中國古代史》,淘寶有售。

這是晁福林編制的《中國古代史》


以上的教材可以挑一本學習。學習明白了,基本上基礎知識也就比較牢固了。

第三階段

如果你還想學習某一階段的歷史,或者某一專業的歷史歷史,這方面的書籍也非常多。但是一般中小城市恐怕買不到這種書,得到大城市,尤其是有文科大學的城市,在專門的教育書店裡,容易買到。

上面的書籍有些是高校教材,有些不是,但是也是不錯的書籍。

第四階段

如果還想進一步學習,就要學習名家名著了。

比如翦伯讚的專著等等。順便可以看看海外的一些漢學家著作。

第五階段


最後就是看史學原著。這要古文基礎好,基礎一些的有《史記》《資治通鑑》以及二十四史等等。

然後如果有繁體字基礎的話,還可以看一些實錄記載。估計你一個月時間達不到這個水平,就不放圖了。


象眼觀天下

再具體點的話,我推薦柏楊的《中國人史綱》(全三冊,同心出版社)。柏楊先生這套書從中國歷史地理、上古神話時代寫起,一直寫到晚清八國聯軍侵華,語言通俗、見解獨到。所謂“史綱”,顧名思義,就是提綱挈領地介紹中國歷史的精華。作為一部中國歷史入門讀物,我個人認為是非常優秀的。



瞭解中國歷史大的脈絡後,建議下功夫去啃《史記》《資治通鑑》,對這兩部鉅著精熟以後,再去涉獵《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明史》等其他二十四史著作,相對就遊刃有餘了。



此外就是今人所著歷史通俗作品,如講明朝的《萬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兒》等等,以及一些名家所著的歷史人物傳記,如吳晗的《朱元璋傳》、朱東潤的《張居正大傳》、梁啟超的《李鴻章傳》等,都可以按學習進度或興趣挑選來讀。但不管怎樣,學習歷史,讀史學原著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好國學堂

《資治通鑑》白話版。《容齋隨筆》,有時間看看《二十四史》或者聽聽易中天《新中華史》,中共選集裡面推薦《毛澤東選集》四卷,《毛澤民選集》,《朱德選集》都可以認真看看,毛澤民是中國銀行第一任行長,朱德選集裡面細化到連級單位的行軍佈陣,最可貴的是朱德從來不越權指揮,給下屬帶來不便。

其實讀書,最好的就是依靠自己的愛好。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


布衣侯15

林漢達、蔡東藩和李東方的書都很不錯。


考貳拉

學習中國歷史,為的是什麼?系統,體系都是既晦澀,又簡易的理解。世界上永遠不會有餡餅和想入非非的好事。

歷史是過去,人生也是有過去。學習歷史,學習過去。真心才是推薦,真心才是值得推薦。真心才是,你真你樂你想就主宰。


無為無不為16

學習國史是一項龐大而艱苦的工程。要系統的學習大多是通讀通史類的史學著作,我個人以為:傅樂成主編的《中國通史》七卷本圖文並茂,敘事間單幹淨,亦很有見地,做為教材很適合。

陳致平撰寫的十二卷本《中華通史》深度、廣度又更進一層,文筆亦平易通俗,是進階學習的首選。臺灣史家著書善旁證博引,立場中立猶善制度沿革興衰的敘述,總體水平在內地同行之上。

個人之見供參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