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你們班家境好、不讀書的混混現在都怎麼樣了?

leona518


1927年的古董先生

我認識一個家境好不讀書的男生,他在別人眼中大概就是個不學無術的混混,

他長得很帥,有很多女生喜歡,也包括我。

是不是很狗血?

更狗血的是——他原本是個學霸。開學測驗他排第十。

他之所以不讀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親離異。離婚後他跟了爸爸,但他爸開著公司,天南地北的跑,把他託給奶奶照顧。向他表示愛的唯一方式就是打錢。

他真的讓我覺得很遺憾,不只是因為我喜歡他。他很聰明,但凡能有一點心思在學習上都不會太差,但是他不願意。

他也從來沒有在課堂上搗過亂,雖然他都沒有多少時間在教室。

他被一群小混混認做老大,吸菸、喝酒、逃課、打架、被處分……最終被勸退。

他也許是老師用來舉例的“壞學生”,是他人眼中的“紈絝子弟”,但他在我的回憶裡一直都是那個穿著一身運動服笑得靦腆的大男孩。

他現在怎麼樣了呢?我並不清楚。

有人說他出國留學了,也有人說他犯了事進了局子。

其實混混是一個貶義詞,指無業遊民、流氓,以及有不良行為的青年。我並不想用在他身上。

我不知道別的混混為什麼會成為混混,但是他原本可以成為一個很優秀的人,至少不會危害社會。

如果他的父母能和他好好溝通,如果我們的班主任不一味認為他是個壞學生,如果他面對這些事時可以選擇另一種方式……一切都可以不一樣的。但是,沒有如果。

我寫這篇回答,或許有些跑題。

我只是想說,家境好或許能讓他們的起跑線高於他人,也能讓他們少去很多努力的過程,也許最後他們還是能依靠家庭而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但人生從來都沒有一帆風順。

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顏晞959

高一的時候,我被分到一個男生旁邊坐同桌,上課時倆人瞎聊,他問我,你爸媽做什麼的,我說做買賣的,一個月賺個萬把塊錢,然後問他,你呢?

他淡淡地回答,賣衣服的。

我沒放心上,賣衣服應該也不是什麼有錢人。何況此人上課時特調皮,經常調戲小姑娘,也不好好學習,我也就不想多交往。

後來,偶然聽別人說起,他是本地規模最大服裝公司的董事長的兒子!整個市的稅收它佔很大部分!

瞬間感覺,原來這就是階層,我們就是兩個不同的階層。

後來,高考時,我拼盡全力以高分考上了一所省外的名校,他輕輕鬆鬆,以北京生源的身份考上了一所北京名校,殊途同歸。

當你在辛辛苦苦汗如雨下備戰高考的時候,人家在北京的別墅裡吹著空調吃著烤鴨。而住的別墅,是你以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人家在房價還沒起來的時候就已經以低價入手,不僅擁有了北京戶口,還有了北京別墅!日後以千萬計的別墅!

所以你以為他吊兒郎當的不好好學習下場就慘了?不存在!

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沒錯,問題是你拼命赤腳奔跑到達羅馬城的時候,人家汗都不掉一滴的就坐車到達了羅馬。

那麼後來人家怎樣了?

也沒怎樣,他沒王思聰那麼有個性,自己創業怎樣怎樣,也就是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進入家族企業當X總了。

而你呢?現在是個年薪過十萬的職員了嗎?

再後來,這個人怎麼樣了?我哪兒知道,我跟人家又不是一個階層的,只不過由於上學的機緣才可能接觸到這種不同階層的人,進入社會以後,有錢人的圈子不帶你。

所以,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講,高考就是一條改變自己身份的比較公平的捷徑,起碼它給你發展的機會了,而不是讓你毫無出頭之路。

以上。


疾風懂你心

當年上初中的時候,我認識一個家裡條件比較好的混混,平時吊兒郎當,從來都不會好好的學習,學校裡男生打架或者有矛盾了,都會由他來解決,在學校可以說是呼風喚雨的人物。後來一打聽家裡父母是開廠子的,不缺錢,從小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從不為錢發愁,人緣好,人長的也挺帥,在學校也有很多女生追求,是很多女生的白馬王子。

後來畢業後,成績不是很好,就花錢去國外留學去了,在英國待了5年的時間,學了經濟管理之類的知識,他並沒有回到家裡的工廠,而是自己找了一份兒喜歡的工作,生活平平淡淡,也沒有了當年的那種憤世嫉俗,平靜了很多。

聽說最近要結婚了,就是當地的一家企業老闆的女兒,以後我估計會繼承家裡的產業。

不管怎麼說,曾經家裡條件好的混混,大部分都不會有大的發展,都會比他爸爸混的差一些。



無畏先鋒君

從小學一直讀到大學,每個人在班級裡面都會遇到這樣的同學,平時不怎麼讀書,坐在最後一排,整天混日子,一考試就倒數,說到這些,你腦海中就會蹦出那麼幾個人,現在也都走上工作崗位了,現在碰到他們,他們到底怎麼樣了?

繼續混日子無所事事

有時候會碰見幾個小學同學,他們從小在班級裡面就調皮搗蛋,可以說不但同學煩他,連老師也討厭他。現在這些人,也基本上都在老家,或者出去打工,過年回家見上一面,發現他們依然無所事事,就有如登徒浪子,家境好一點的還不錯,在家結婚生子,過上小日子。而家境不好的,這是出去打工,有的沒有掙到錢,連家都不好意思回,每每跟他們談到這些,都不勝唏噓,對於他們來講,他們也沒有好的辦法,滿口無奈,所有的藉口都指向一點,就是小時候沒好好上學,正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就是現實的寫照。



偷雞摸狗,眾人嫌棄

相比於上面談到的那部分同學,還有一些從小就是當地小流氓,由於沒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長大後反而變本加厲,走了歪門邪道,在當地也"混"出了名,對他們來講,壓根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努力,活著也就是為了呼吸空氣,也不好好去外面打工,更不要談有沒有女朋友,對於他們來講也無所謂,成家立業。父母對他們也是恨鐵不成鋼,置之不理,久而久之,收到社會燈紅酒綠的誘惑,跟別人幹一些違反法律道德的事情,當然就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不是在當地派出所,就是已經入了大牢。



浪子回頭,洗心革面

最典型的就是我一個鄰居,小學畢業出去混了幾年,由於真正見識到了外面的艱難,回來重返學業,光高考都參加了三年,是必要考上大學,跟他聊天的時候聽他講,上學不是唯一的出路,上學也不是為了掙大錢,就是想通過上學,學習到真正的做人道理,讓自己活得有尊嚴。讀上大學,更是要為了進入高等學府,一年考不上,就準備兩年,兩年考不上就準備三年,甚至四年,走出農村,建設到外面的世界,也算跟小時候瞎混,有個不錯的交代。



人活著總要有夢想

人活著沒有夢想,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跟個鹹魚沒有什麼區別,小時候還可以理解,因為不懂事,因為這樣的家庭環境好,有父母的庇廕,可是人總要學著成長,學會長大,學著去面對這個世界的是是非非,人的一聲說也漫長,因為有好多東西等著你去探索,混日子不是辦法。人的一生說也短暫,一不經意就走過了大段時間,想回頭,想後悔,也沒有這個機會。



所以我們每個人有理由認為我們現在還依舊年輕,為了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而奮鬥。


通用9FB

上市公司副總經理;

長江中游一大城市旅遊局部門主管;

彩票站站長;

證券公司分析員;

農場主;

……

我,大學班長、文學社社長,

普通工廠員工。


平門知事

這個問題給我感觸很深,因為我從小是那種乖乖的女孩,家境一般,不能說是下水道少女,差不多是貧民窟少女,從小被告訴不讀書就是沒有出路的,但是上初高中六年我發現有一些人的人生註定不一樣。


還有一個高中同學,也是中考考的不好,高中找關係進來的,高中三年兩年半都不學習,最後半年她家裡給她請了最好的老師一對一,一節課上千元,最後高考考的還能差強人意,上了一箇中外合資計劃,一年學費15萬,兩年國內兩年國外。

這就是我認識的不讀書的大佬們


瞅你咋地o470

說真的,當年家境好不讀書的混混也大學畢業了。

當然和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比,他們的大學可能都是三本,大專之類的。但是不可否認往往不讀書的混混,情商都比較高,他們在中學或高中就已經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善於結交朋友,會說話,會辦事,這是很多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所不具備的。

成績優秀的學生大多一心只讀聖賢書,反而在人際交往中偶有一些障礙,說白了就是心思比較單純,心智成熟較晚。而且剛你還說了,這個混混家境不錯,所以父母一般不會讓他過早進入社會,會想讓他上個大學,謀個文聘。那麼問題出來了,大學需要學的可能不僅僅是書本知識了,大學就是你一隻腳在學校,一隻腳在社會,這比你中學時所接觸的人際關係要複雜多。從這方面來講,可能“混混”會比好讀書的人更能儘快的適應新的環境變化。

其實在中學階段,你會發現有些學生不談學習他哪都挺好的,老師交代的任務他都能做的挺好,會管理,會權衡好老師、同學與他之間的關係,除品行不好的學生外。這類學生如果將來能取得一個文聘,多數會在社會上“混”的如魚得水。

所以我以為這個“混混”,前提應該只是不好讀書,品行方面沒有問題的人,他只是沒有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或者說他不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裡。

當然,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每個人的性格,家庭環境,成長經歷不同,這個都要因人而異。


西學的貓



當年還是在吃不好,穿不暖的年代。而我一同桌卻過著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當年上學吃飯還是早上從家裡帶飯到學校吃的,我們很多同學吃的是菜頭乾飯,而我的同學卻有魚,肉最有記憶是他偶爾還會帶來香噴噴的燒鴨,那時候感覺聞著香味也能吃上幾口飯了,當然我們是同桌,有時我幫他做些筆記,掃一掃地他也偶爾會分我一小塊,那味道現在還記憶猶新。

前幾年回去時碰到一個老同學,從他口中得知了一些我老同桌的近況,他已離婚三次,現在又準備結婚了,還問我有沒有時間卻參加他的婚禮,事業上也就平穩的發展中吧!接管著老爸的生意,開著奔馳車。

家境好,踏入社會可以少奮鬥幾年,很幸運我的同桌出生在條件好的家庭而沒有行差踏錯,把家庭事業做得蒸蒸日上,唯一不足就是對感情不能夠專一,到了一定的年紀應該就會收收心了吧!

祝願所有在外奮鬥的朋友也能創造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徐鋒903

現在家裡有錢分三種:

一種官員家庭。官員的子孫多數讀書還是比較遵守紀律,學習也比較認真刻苦,家長經常會給老師多種要求,也經常送禮品給老師,老師們也對這類子孫在教上感到壓力,課堂提問,當面批作業,無嘗補課等都用在這些學生身上,而且對這部分學生怕批評,更怕處罰他們。



二種父母或爺奶是知識分子家庭。這部分學生在學校裡,非常自覺遵守紀律,學習刻苦認真,書寫整潔,對老師有禮貌,學習成績優秀,也許是遺傳因素吧。但這部分家長對老師要求少,對孩子學習處處都善於檢查,會及時發現老師教學問題和孩子學習存在問題進行親自補教。

三種暴發戶家庭。這

部分學生的父母一般都知識水平偏低,學生讀書自覺性較差,但父母大方,對老師送禮重,請老師上門家教,或送學生到老師家補課,孩子一般自主性差,也喜歡擺有錢架子,學習不想吃苦,在老師壓迫一下而來學習。當孩子成績好了,家長和孩子都非常驕傲;當孩子成績差了,或老師做得不好時,有的家長會立即找老師的麻煩,總是認為我對老師不薄,老師沒有下功夫教好或沒有關照自己的孩子。思想"我花錢,你就得教好或包容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