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最近迷戀竇文濤的《圓桌派》,比較新的一期在討論爛片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嘉賓李艾以觀眾的視角說出了對良知尚存的從業者很殘酷的真相:

(對大部分觀眾而言)也許爛片能帶來的娛樂性與互動性更高,也許大家都不再想從影視作品中得到什麼滋養。

這話一點也不錯。面對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也許錯的,是我這種已逝去的文藝黃金時代的精神遺少。

但轉念想想,滋養一說,也不過靈犀二字。很多好作品的意義未必就在當下,它可能只是一粒種子,悄無聲息種在你潛意識裡,當你經歷到了,閱歷夠了,就突然懂了。

這種滋養,其實並不需要土壤有多高深,只要它能令你思考,哪怕最終得不出結論。

《泰坦尼克號》

上週《聲臨其境》總決選(下),韓雪和張魯一的《泰坦尼克號》成功弄哭我的同時,也把我的記憶拉回到1998年觀影時的一幕。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那時電影院只有大廳,那時我們還是帶著零用錢一起出來看電影的學生。電影放映完畢,燈光亮起,我們三個小女生依然無法自拔,在座位上哭成一團。

身邊一個30多歲的小姐姐無奈地看著我們:

怎麼就哭成這樣啊,真是小孩子。

當時不服氣,覺得這樣的劇情都不哭,還算是個人嗎?

在30多歲的當今,我全都懂了。

懂得露絲那句“I will never let it go”。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片中的露絲長命百歲,子孫滿堂,死在自己溫暖的床上,那一張張開懷大笑的照片,是我們看得到的精彩人生。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我們看不到的,是災難過後八十多年裡,她怎樣一天天咬牙活下去,經歷一戰、大蕭條、二戰、冷戰;她怎樣克服陰影,像個正常人一樣結婚,生子,維持生計,逐漸老去,你不會知道她有多少次含淚對自己說,“Never let it go”。

年少時懷著一腔孤勇與少年的膽氣,熱血上頭,死便死了,說難也不難。但能在漫長的人生中從容面對生活的腌臢,咬牙承受生活的搓揉與細碎凌遲,微笑著堅持下去,方為真正的勇者。

她是那場浩劫的倖存者。但更了不起的,她是生活的倖存者。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我猜這就是那個小姐姐想告訴我們又說不出口的,關於生活的真相。

大哭是屬於孩子的奢侈,成年人最大的苦澀,不過是笑著活下去。

《我左眼見到鬼》

這是一部很少被提及的電影,一個披著恐怖片外衣的愛情故事,雖真摯動人,但在香港電影最後的輝煌年代裡,並不太起眼。

我沒看過第二遍,十幾年了,只記得劇情梗概,和一句臺詞:

切!有多愛?才認識七天,還不是愛他的錢?

女主角與丈夫一見鍾情,認識七天就結了婚,剛結婚老公就在潛水中出了意外,死掉了。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她沒什麼教養,學歷不高,窮。老公卻是富豪+傑出青年,有錢有文化有社會地位,兩人一見鍾情並閃婚,沒有人看好這一對。

老公死後三年裡,她過著少奶奶的日子,大家都羨慕得緊,她也自嘲過“我想嫁個有錢人,我嫁了,而且他還死了”。

可她一直鬱鬱寡歡,人後的生活是渾渾噩噩,思念一直啃噬她的心她的精氣神,每天喝到爛醉,甚至醉酒駕車作死自己,因為潛意識裡不想活。沒人能理解這種狀態,所有人都在說:

切!有多愛?才認識七天,還不是愛他的錢?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這句話一直縈繞我耳邊,在我想對他人生活妄下結論時。

我慶幸在三觀未成時,有這樣一句話敲進我心裡。

從此我便經常問自己:別人的生活,你能看到多少?有多少“切還不是為了錢”背後,有你想不到的真情與真相,有你看不到的真摯與真心?

同樣,有多少情深意切背後是利益的勾連,多少慈善面孔背後是沽名釣譽與算計,你能看得到幾分?

即使現在的工作就是對娛樂圈指手畫腳,我也總還是記得,對看似理所當然的結論,多問幾個為什麼。

女明星嫁給富豪就一定是貪慕虛榮嗎?她們生活中能結識普通人的幾率有多大?嫁給普通人又能有多幸福?

流量拿高片酬演爛戲就一定是恬不知恥嗎?一個糟爛的劇組有多少“認真”二字的立足之地?換了是我,能扛得住如此高額片酬的誘惑嗎?

不是要陷入虛無主義的陷阱,只是警醒自己,多看多問,謹慎下結論。

尤其,是對別人品行不利的結論。

《一代宗師》

不知有幾個人還記得,趙本山也在《一代宗師》裡演了一個角色。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他飾演的丁連山,原是東北八卦門的頭號人物,為保護師門,丁連山殺死日本武士後逃到廣東隱姓埋名。他和八卦門掌門宮寶森,一起詮釋了裡子和麵子的含義。

人活這一世,能耐還在其次,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裡子,都是時勢使然。

——宮寶森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一門裡,有人當面子,就得有人當裡子。面子不能沾一點灰塵。

流了血,裡子得收著。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毀派滅門的大事。

面子請人吃一支菸,可能裡子就得除掉一個人。

——丁連山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他們講的是武林,是門派,是裡梁與外柱,是光鮮與髒活兒。是自《趙氏孤兒》起就有的一問:裡子和麵子,到底哪一個更容易?

和平年代,不再需要人流血,但每個行業,也都需要裡子和麵子。

做面子的,維繫這個行業的光鮮,以自己的努力讓整個行業受人尊敬。做裡子的,苦練實力夯實行業基礎,默默成為行業的基石。

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是面子太多,裡子太少。

無論哪個行業,人人都想做面子,沒人想成為裡子。

這也沒關係,即使做面子,也不只有光鮮亮麗,還需要撐起行業門楣的實力。可現在的諸多面子,提起實力,只在口頭。

太多平臺,太多發聲渠道,太多自我標榜,太多意見領袖,太多我我我,太少做做做。

每次想到《一代宗師》裡這對師兄弟,我總忍不住翻出幾本名著來啃,哪怕實力不濟做不了行業的裡子,也努力做足自己的裡子吧。

《敦刻爾克》

喜歡《敦刻爾克》裡金髮小哥的那句“Good afternoon”,那明媚的金髮刺破了戰爭的陰霾和電影前半部低迴的氛圍。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但整部電影讓我回味最多的人物,是那個被人推了一把就撞破了頭,死在救援半路上的喬治。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喬治不帥,看起來呆呆笨笨的,他沒想過做英雄,只是在船主出發去救援時,本能地踏上了那條遊艇,懵懂中也踏上了自己的赴死之路。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可他的死看起來也毫無意義。沒有死於敵軍手裡,沒有死在救援活動中,他只是被一個PTSD嚴重的士兵無意中推了一把,就又冷又怕地死在了黑暗中。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這個角色的魅力在於,他就是一個最最普通的凡人寫照。

或者說,他就是我們大多數人。

我們都曾覺得自己不凡,如果活在《敦刻爾克》這部電影裡,就算不是首相或指揮官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那也該是湯老師或金髮飛行員小哥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最起碼也得是船主父子,劈風斬浪,救星般出現在困厄交加的士兵面前。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但其實我們大概率,只是喬治。

出身不出眾,資質不出眾,見識不出眾,膽氣也不出眾。有心做英雄之舉,卻未必被命運成全。

最後往往死於無意義。

多麼像我們起初雄心壯志

終將折戟而歸的人生。

令人絕望嗎?也不。

即使這樣的喬治,也有自己的高光時刻。

他踏上游艇的那一刻是有猶豫的,他不是不曉得前路險阻有去無回,他有那一點點勇。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我們常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若你知道人生真相,前程九成九是平淡無奇庸庸碌碌,你還願振奮嗎?願努力嗎?願有機會便行好事嗎?

若答案還是肯定,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好電影,就是分分鐘教你做人

同一期《圓桌派》裡,對影視作品的標準,汪海林篤定地說:

喜歡與不喜歡是沒有標準的,但好與壞有。

我相信這個標準的存在,但它應該不是毫無彈性。在我看來,一部影視劇的及格線是認真,它首先得是主創者摸著良心認真做出來的。

然後,若它能把你的見識悄悄拔高那麼一點點,就絕對當得起“作品”二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