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必須要臨摹嗎?

文紹J

學書法必須要臨帖嗎?

此當以二點論,練字未必需要臨帖,但是學書法必須要臨帖。書法之“法”,謂之“法度”古有名帖傳世,或書家遺墨,當“法帖”“法書”名之,以“集法之大成,可供學也”。

傳為米芾臨王羲之《大道帖》

臨摹需用功,乃學書大要。

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筆,後像形體。

臨帖,一定要把握好古人的大體感覺,如歐體險峻,顏體寬博。然後要學筆法,為何學書法一定要臨帖?因為筆是工具,書法的基礎首先是技術,技不練不精,不去臨帖開發筆性,練一生也是不會及古人一二的。

蓋古人於用筆,有二千年歷史,其中用筆之妙,數代百家便可開發殆盡。

其中筆法精妙全傳後人,何至棄大路不走而僻徑求險途耶?

米芾臨顏真卿湖州帖

臨帖,首先是學用筆的技術,任何技術都需要練,而且需要熟練,一遍一遍的重複。書法雖為藝術,但是首先得需要技術打底,用筆尚且不穩,何談熟筆?又何談以筆遣興?

好比學詩詞只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難道會幾句就可以自己作詩抒發感情了?如若背得唐詩三百,卻不學音律,那寫出來的東西沒有規矩,會的到的內行的承認嗎?

書法亦然,學用筆為先,再精其結構,才可變化而不出規矩。

唐太宗雲“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務在求其氣骨,而形勢自生”

臨帖到一定地步,走了基礎之後,可不注重形態,屆時臨帖可不臨形,可求神韻形勢,不過此是後話了。

董其昌臨蘇軾寒食帖

孫虔禮雲“蓋有學而不能,未有不學而能者也”

臨帖需要日課,學是基礎,學可能未必成,不學肯定成不了,萬法皆如此,何獨書也?

今日所見諸如“幹部體”“江湖體”“俗書”皆是不臨帖或臨不精所致,如想入古,需“倍加工學,臨寫法書”,方可被業內人士推崇。

王鐸臨《閣帖》,曾言“一日臨帖,一日請索”可見用功之勤。

如不臨帖,可能會有三種後果

  1. 在大眾身邊幾乎沒人練字,所以很多不學書法的人見一人寫毛筆字便覺“稀缺”,稱為“書法家”,引得其人沾沾自喜
  2. 到了愛好者的圈子,寫書法就不算稀奇的人了,可能很多人不臨帖,如不臨帖,那這類人就沒有什麼統一的評比標準,可能互相吹捧,左一句老師右一句大師,也可能互相指責,左一句你的筆沒體(這詞我是真聽過,到現在也不能窺其妙)右一句這不是書法。書法的評比標準,跟書齡是沒有關係的,首先書法是技術工,初級評比評的就是基本功,其次才能談藝術性。
  3. 再到稍專業的圈子,如不熟識,臨帖的人和不臨帖的人是沒話可聊的,雖都是拿筆寫字,層次上卻相差甚遠。

趙孟頫曾數臨王右軍蘭亭和大令洛神十三行


學書有本,分隸用筆備兼諸體,若真書(楷書)自崇魏晉(此處指小楷),而規模更在唐碑。至於行書,則《閣帖》《聖教序》實為至難,然後世以書法著稱,無不從此入手,故成功雖不同,而師法自高。

學書法,

小楷書要以魏晉為宗,學風流瀟灑,中楷大楷需學唐人法度嚴謹行書最最好從聖教入手,歷代大家都是如此,雖然結果不同但是路程大致相同。

學書未有不從規矩而入,亦未有不從規矩而出,所謂因筌得魚,得魚忘筌。

當代草聖林散之臨《乙瑛碑》

如說二王,王羲之王獻之也是學書法的,王羲之的父親傳授其書法筆法,“語以大綱,即有所悟”,就是他的父親只說了大概,王羲之就有所感悟。

然後雖著名書法家衛夫人學書,衛夫人帶右軍領會千里陣雲、萬歲枯藤、高山墜石等自然現象與書法點畫的關係,然後臨鍾繇得正書之妙,臨張芝得草書之法,集眾家之長才到了“古今莫二”的高度。

黃伯思《東觀徐論》雲:“王氏凝、操、徽、渙之四子書,與子敬書俱傳,皆得家範,而體各不同。凝之得其韻,操之得其體,徽之得其勢,煥之得其貌,獻之得其源。”其後子孫綿延,王氏一門書法傳遞不息。武則天嘗求王羲之書,王羲之的九世重孫王方慶將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書跡十卷進呈,編為《萬歲通天帖》。

何紹基臨《張遷碑》

古人學書法,筆法都是口傳手授,即使是現在,寫到一定程度,也是需要老師指點,才能更進一步。王羲之七子也都是學右軍本人字,所以學書法,首先是要“學”,這個“學”字很關鍵

虞和在《論書表》中說:“洎乎漢、魏,鍾(繇)、張(芝)擅美,晉末二王稱英。”右軍書名蓋世於當時,而宋齊之間書學地位最高者則推王獻之。獻之從父學書,天資極高,敏於革新,轉師張芝,而創上下相連的草書,媚妍甚至超過其父,窮微入聖,與其父同稱“二王”。

古今無不學而能成家者!

所以,你覺得學書法有必要臨帖嗎?


梁宇航

這個問題分兩個部分作答。一是學習“書法”,無論“書法”或“寫毛筆字”,都必須要臨摹;二,什麼是“臨摹”?臨,是對著範本複製。這裡講究很多,是個從生到熟的過程。臨,必須要對範本所用的技法有一定了解、理解並初步掌握,才可能實行。這過程中要分析並研究範本的所用技法。第二步臨,要考慮範本作者的當時狀態及環境,如蘭亭。第三步臨,甚至要研究掌握作者的性格、思維取向,這樣才可能知道範本作者為什麼這樣寫。這是指中國字帖範本而言,國畫亦如此。現在一般專注於技法的學習。臨,當今稱為“山寨”。如吃透範本,山寨的並不差。例子多,不舉。某位人說過,一切學習都由複製前人開始。這就是山寨!也是學習者的基礎建立。素描、國畫同樣。至於少兒直接以顏色塗鴉,名為創造力。經歷史證明,傷仲永爾!說到臨摹的最初,當是我們臨摹了第一個直立行走的人(僅作跳躍思維例子用)。反之,臨千遍蘭亭,也成不了王羲之。這又是創新、個性的源思想。太想創新,與西方構圖結合,就“創出並摸索出”“構圖書法”。如前所述,“中國書法”是以筆法為表現手段,以文字為符號,以傳統的思維認識(包括道釋儒及百家)來呈現的作品。要學習書法,你當然要去分析、研究並承襲以上要素(技法、符號及認知)。摹,屬於細節及結構的實踐認知。看上去很小的字,卻感到“大”、精氣瀰漫;這就需要“臨摹”來分析研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視覺效果。回到“書法”這一論題,“不要求每個人都成為書家”,我記得是《中學生字帖》序言中葉聖陶的話(八幾年版?)。專業學“書法”的也可能成為“匠”。我注重大眾素質的全民提高,相對的陽春白雪就反對些。在小學生課堂裡,對生字的學習實用,同樣用的是“臨摹”。只不過說的不一樣罷了,當然,層次也不同。 隨答。文字未分段落,閱讀上稍顯麻煩;但確信意思表達清晰,論證稍單薄,大家可自行腦補!這問題是實踐思辨的,即便是“生而知之”者,他也要學習如何拿筷子!


他化自在天17

你知道嗎?古往今來,許多有成就、獨樹一幟的大書法家,沒有不重視臨帖的。

就拿王羲之來說,他的作品歷代臨摹者不計其數,至今尚有許多名家的臨本流傳,而王羲之本人,也是出入百家才最後形成自己的風格的。

《蘭亭集序》馮承素 摩本


學習書法,臨摹是必經之路。

怎麼說呢,一般來說任何一種藝術,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法則和規律,都有表現其藝術效果的技巧和方法,書法藝術也是這樣。


我們在學習書法時,自然要先弄明白你要學習的書體,無論是結構也好、用筆也好,都有自身的規律和法則的,包括章法,已經形成的一套完整的體系。

但是我們不是說一定要照著範本去臨的一模一樣,當然,初次臨摹的時候總要求相似,但是不是要讓你一直臨摹,在學會了範本中各方面的方法後再運用到自己要寫的字句上來,就才是臨帖真正的目的所在啊。

初學者無法自我創作一套書法體系,這時候臨摹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在熟練掌握基本方法後,你才有自己的輪廓,才有創新的機會。


這種情況就跟寶寶剛出生一樣,從牙牙學語,到學習大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從模仿而來的,正式有了前人的開拓,留下的都是精髓,吸取他人的成功之處才是學習的必經之路啊。




東家APP

不臨摹掌握不了書寫規則,各種體有各種體的筆劃,筆形是根據筆劃在運行,運行好了,自然字體也好看了,不臨摹就會出現醜書,什麼叫醜書,實際就是不好看,難看的字形,。所以,學習書法要臨摹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步驟,也是學書法的必須過程和環節。


薛河明書法

學習書法必須要臨摹嗎?這個問題不禁讓我聯想到"學習唱歌必須要練聲嗎"、"學習游泳必須要下水嗎"。據說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名男子通過教材學習揣摩之後,第一次下水便游泳成功。顯然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任何事都會存在特例。但對於一般的大多數而言最好不要心存僥倖,學什麼東西都要遵守常規來的穩妥些。

回到問題本身,學習書法必須要臨摹嗎?回答是肯定的,必須臨摹。值得注意的是,臨摹也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分。

狹義的臨摹指的是"照帖臨寫"這一練習行為。廣義的臨摹則包括"讀帖"、"背帖"、"照臨"、"背臨"等一系列"眼摹手追"的學習過程。通過"眼得"和"手得"的綜合提升,最終實現"心得"。

有些學書法的人在日常臨摹時,友人遇見往往會感慨"你都臨摹多少年了,怎麼回回見到你還是在臨摹,什麼時候是個頭呀!?"言下之意認為臨摹不過是照著樣子寫,沒有技術含量,有什麼好練的。被問者往往被問的脊背冒汗,久之甚至會以過多的臨摹為恥。這顯然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和心態。

臨摹對於學書法的人來講到底有多重要?

這麼說吧,真正的書法家一生中乾的最多的事就是臨摹!堅持臨摹不一定會成為書法家,不堅持臨摹肯定成不了書法家。


文心書舍

學習書法臨摹是一定不能少的。臨和摹是兩個概念,但是都是基礎。

我們學習書法的臨摹用個現象來說:有點像小鴨子學走路一樣。

臨摹就是學習書法的基礎,如何簡單的用筆,什麼字體什麼字形結構,等一些簡單技法類的東西。

現在很多人不在意臨摹或太在意臨摹,照成了會拿毛筆寫字的人 和 看字帖會寫 不看字帖不會的人。這些都是對臨摹理解不足照成的。


墨海書童

作為一個練書法多年的教師,我很有體會,而且越來越深刻。臨帖,讀帖是必須的。相關文章也很多,我就談一下我練書的心得。一、選好帖,要讀得精細,臨得用心。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要有耐心。不可急於求成。三、要多看相關視頻或大書家書寫實況,觀察用筆的方向、輕重、頓挫。四、請專業老師指導。五、一般建議先專後博,不要貪多。


走刀口66225262


臨摹是書法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學習任何一種書體所必須使用的基本方法。臨摹重在技術訓練,掌握古人書法作品中的技法規律。學書法離不開碑帖,離不開臨摹,只有對古代優秀碑帖心追手摹,才能掌握各種書體的基本技法,如用筆、結字、章法、韻味等,才能體會古人書法中的精妙所在。不但初學書法要臨摹,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礎後還需要臨摹,書法家的一生都是在臨摹中度過的!



任性

通過多年學習研究書法,我的體會臨摹法帖是必須的,而且要長期堅持不懈。初學者首先要選好喜歡的帖子,比如學習楷書要選唐楷,行書學二王,隸書學張遷,這是基礎。只有長期堅持,才能瞭解古人書法之奧妙。



魏殿松

要想真正登入中國書法的殿堂,必須認真從選帖,臨摹開始學習,去了解,學習字體結構,形態和佈局,筆的起勢和收勢,點劃,撇捺的起落,重輕這都和寫好字有關,也均可從字帖中感悟學習,如只想練字玩玩,那另當別論,可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