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德:無私無悔,一個鄉醫的人生獨白

無私無悔,一個鄉醫的人生獨白

——記三原縣渠岸鎮衛生院退休中醫張宏德

  “我就是閒不住,歇不下,工作有退休,但行醫無止境。老百姓能來找我,說明我還有用。”雖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卻充滿了朝氣,說話做事依舊嘎嘣脆。

張宏德:無私無悔,一個鄉醫的人生獨白

鄉醫張宏德

  師承他人堅持自學當村醫

  在九峰的16年,他常常奔走在鄉間小路上,為病人送醫送藥,漫漫行醫路上,有他的執著和追求,也有他的淚水與汗水。

張宏德:無私無悔,一個鄉醫的人生獨白

張宏德接受本報採訪

  仁心仁術惠百姓

  張宏德很健談,說起行醫看病他有說不完的話,“以前農村經濟落後,老百姓掙個錢不容易。一個藥方幾角錢就能藥到病除,省去了檢查化驗等費用。很多老百姓病好後,送來錦旗表達謝意,我認為完全不必要。”治病是本分,如何讓群眾少花錢看好病,是一個醫者應有操守,特別是鄉村醫生,面對的是農村和農民,更應以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

  在渠岸鎮衛生院工作的那些年,張宏德接待過無數的病人,他明白當鄉醫的苦,更明白農村病人的苦。當時農村窮人多,病號多,條件差,風險大,要幹好鄉醫,就必須有一副熱心腸。有的病人經濟條件不好,他就上門為患者看病,自己掏腰包為病人抓病。他曾連續幾天為一位孤寡老人看病送藥,他也曾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推著板車把一位傷重的病患送到衛生院,使病人保住雙腿。這些都深存他的記憶,也更讓他不斷激勵自我,提高醫術造福更多人。

  “工作、學習、鍛練”是他的座右銘,從醫五十年來,他堅持認真工作,嚴謹醫術,為渠岸老百姓看病問醫,贏得了人心。

張宏德:無私無悔,一個鄉醫的人生獨白

張宏德在家中

  退休不退色義舉顯德高

  退休不退色,他說,只要生命在,就有餘熱發揮。凡是農村或者經濟困難者來看病,張宏德把脈開藥以及針炙,從來都是分文不收。

  他說:“從醫40多年了,很多藥方就跟電腦內存一樣諸存在腦海,都是經過我不斷的實踐,在前人的基出上調整,再實踐,得出來的。效果很顯著,我願把我的藥方無償奉獻出來,讓更多的人看到,希望更多的人從中受益。”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彰顯了一個平凡的鄉村醫者高尚的醫德和人格,大義與擔當,是真男兒。

  退休至今,幾乎天天都有找上門來的病患,有三原當地的群眾,也有省外的患者,對於上門的求醫者,他來者不拒,免費診治,盡心盡力。

  家訓家風要傳承

  由於他的嚴格教育他的三個兒子都受過高等教育,如今都有了自己的天地。張宏德的“大學專戶”夢想實現了,他的三兒子張健強,還傳承了他的衣缽,繼續堅守在渠岸,為貧困老百姓免費看病,多次組織義診活動,助力當地醫療扶貧。這讓張宏德很欣慰。

  從醫也需與時俱進,60歲時他開始學習電腦,用電腦學習和閱讀,整理工作筆記。如今75歲的他,身體健康,對中醫學和把脈看病依然熱情如初,談起病人病情,談起醫學,他激情高揚。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張宏德,用仁心仁術詮釋醫者使命,用他的執著與追求演繹了一段無悔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